民國三十九年
勞保實施
民國四十七年
台灣人口數超過一千萬人
民國四十八年
發生「八七水災」,六百多人喪生,數十萬人無家可歸
民國五十五年
證嚴法師創立慈濟功德會
民國五十七年
開始實施家庭計畫,降低生育率
民國五十八年
金龍少棒隊首度贏得世界冠軍,舉國振奮
民國六十九年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成立,開社運團體之先河
民國七十四年
實施「勞基法」
民國七十五年
鹿港抗議美商杜邦設廠,開民間環保抗爭之先例
民國七十六年
「大家樂」賭風日熾,愛國獎券被迫停辦
民國七十七年
爆發台灣史上最大農民抗議活動「五二○農運」
民國七十八年
台灣人口超過兩千萬人
抗議房價飆升,無殼蝸牛組織發動萬人夜宿忠孝東路
民國八十三年
「反核四」,貢寮鄉舉行公投
民國八十四年
「全民健保」開辦
六十五歲人口超過總人口百分之七,邁入老年社會
民進黨執政縣市開始發放老人津貼,進入福利競爭時代
民國八十五年
桃園縣長劉邦友官邸命案,及民進黨婦女部主任彭婉如遇害
賀伯颱風侵台,南投山區嚴重土石流
民國八十六年
白曉燕遭撕票,民間發起五二○抗議遊行
溫妮颱風侵台,汐止林肯大郡坍塌,二十八人喪生
民國八十七年
一月,政府單位實施隔週休二日,台灣進入休閒時代
民國八十八年
九月,發生規模達七•三級之「九二一集集大地震」,造成百年來最慘重之災害,罹難人數達二千餘人

民國四、五十年代,顛沛流離的外省遷台人士常成單親家庭,也有些家庭因家計困頓,而把心肝寶貝送進育幼院。圖為台北義光育幼院一景。(黃伯驥攝)(黃伯驥攝)

還記得花蓮的紅葉少棒隊嗎?小小孩子以樹枝為球棒、以土塊為球,開啟了國內整整二十年的「三冠王」狂熱。(中國時報資料照片)(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這麼多「不良少年」乖乖伏地趴著,可見當年警察的權威。本圖攝於民國五十年代。(中央社提供)(中央社提供)

民國六十八年,全球第一對三肢坐骨連體男嬰的分割手術,是台灣民眾集體記憶中極為深刻的一章。如今這對連體嬰忠仁、忠義已安度二十二歲生日,並均已找到工作。(中國時報資料照片)(中國時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