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9月底,巴黎街頭依然秋風瑟瑟。26位身形、膚色各異的模特兒,身穿Sophie Hong各式湘雲紗農夫褲、長短外套、一片裙、禮服、背心…,腳踩來自台灣的木屐,在灰濛的晨光中,或撐傘,或手持咖啡、雜誌,隨性地在皇家宮殿科來特花園廣場前漫步、遛狗,時而交錯,時而駐足,時而擁吻。
模特兒身上挺立又飄逸的服飾,透露出屬於2013年春夏美麗的訊息,木屐在石板地上踩踏得嘎嘎作響,又像是回到過去的歷史跫音…,新舊融合,既傳統又創新的洪麗芬美學,深深吸引著往來過客的目光。
「日常生活就是舞台,」平均每2個月跑一趟巴黎的洪麗芬表示,這場看似不經意的演出,事先經過法國舞台劇導演茱麗葉‧德尚縝密的規劃,經過3天的選角與排練,正式走秀時,現場但聞香濃咖啡伴隨大提琴優雅樂聲,模特兒出其不意地從街上各個角落滑出,整場展秀既解構、創新,又無比的融合,生活化地彷彿巴黎街頭一景。

洪麗芬之所以這樣大費周章、別出心裁地做服裝秀,一來要為自己的品牌服飾打響名號,二來也為一年一度的巴黎時裝設計週增景添色。「在這裡有了基地後,作秀才有意思,」洪麗芬說。
為什麼要遠赴巴黎開店?又為什麼選擇在皇家宮殿區插旗?
「要讓全世界都看到!」洪麗芬表示,雖然店面只有小小11平方米,但能躋身於此,卻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尊貴殊榮。
座落於羅浮宮北翼的法國皇家宮殿,是17世紀法國紅衣主教黎希留耗時10年打造的,宏偉壯麗不在話下。數百年來一直是達官貴族、藝術家、社交名媛往來聚集的場所,如今成為法國國務院與文化部的辦公所在地。殿前的希留大街,人文薈萃,已然是當今法國時尚街道之一。由於是重要的歷史文化古蹟,要在此設店必須經過法國文化部嚴格審核。
Sophie Hong兩年多前在此開店後,為此地生色不少,就連名牌LV印製的城市旅遊指南,都把Sophie Hong收錄在推薦名單之中。「我穿著木屐在迴廊走來走去,坐在店裡喝咖啡,就是一個風景,」洪麗芬笑著說。

戰鬥力、創作力源源不絕的洪麗芬,經常為各種藝文表演作嫁。台北藝術大學副教授張曉雄編舞的《離騷》,服裝即出自洪麗芬之手。
洪麗芬,1956年生於新竹,自幼就是漂亮的美人胚子,加上後天專業的薰陶,讓她更為「有型」。155公分高的身影,招牌前齊眉、後推高的娃娃頭,凸顯細緻的五官,再搭配自己設計的高領服飾,活脫脫就是張愛玲小說裡的人物躍然眼前,特色鮮明,一如她所設計的服飾。
母親在國3時病逝,養成洪麗芬獨立的個性,生於七夕的她,自稱生來注定要當「織女」。
但與其說洪麗芬是服裝設計師,不如說她是藝術家來得貼切。舉凡繪畫、雕塑、手飾金工、服裝設計樣樣拿手。位於永康商圈的工作室兼店面內,角落擺放著數十幅洪麗芬以不同布料創作的畫作;鐵條拗成的座椅、衣帽架,厚重的門把則是彎繞的鋼筋,傳遞另一種剛性之美。
洪麗芬藉由不同創作來轉換心境。她說:「當我對創作服飾感到倦怠時,就改畫素描,當對素描感到倦怠時,就去旅遊。」
1977年實踐家專(現為實踐大學)服裝科畢業後,洪麗芬就成立「牛耳時裝有限公司」,朝服裝設計之路邁進。
她說,設計服裝起源於「需要」,「我要穿衣服,家人、朋友也要穿衣服,我很清楚身材不好要如何修飾,只是學以致用罷了。」洪麗芬表示,台灣人穿著缺乏特色,全都是外來的,先是仿效鄰國日本,再來是接手歐洲過季服飾,始終沒有適合自己的衣服。因此,洪麗芬在生活中尋找素材,舉凡原住民的編織,閩南、客家文化,經過她的消化、融合、提升,展現在設計的服飾上。
就連洪麗芬和模特兒走秀時腳下的木屐,都來自生活。
對洪麗芬來說,木屐是她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早期台灣魚市場怕濕滑,都穿木屐。」洪麗芬選擇穿木屐的原因也不複雜,純粹只是穿高跟鞋很累,木屐具有高跟鞋「撐起來」的效果,不意卻別有一番風情,成為她另類的「註冊商標」。

洪麗芬的座右銘是:「做對的衣給對的人;在對的時間,穿對的衣服。」
「很多人喜歡問我現在流行什麼?」洪麗芬說,自己總是回答:「什麼都流行!」
「現在講文化創意、微設計,我三十年前就開始做了,」洪麗芬說,服裝設計不需要年年改弦更張,就像法國名牌香奈兒,永遠都是菱格紋和4個口袋;消費者也不需要一味追逐流行,而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服裝。
即便是「微設計」,洪麗芬的服飾仍有很高的辨識度,一來是她將開發的湘雲紗材質發揮得淋漓盡致,二來是寬鬆簡單,線條挺拔優美的樣式,特色鮮明。
在法國友人唐桑所著《我,洪麗芬》一書中,闡述洪麗芬的自我期許:「我對於服裝設計師的概念是:原創力、觀察力、親和力、戰鬥力,尤其是將不同要素整合在一起的綜合力。」
「在我的創作理念裡,簡單是個不變的原則,」洪麗芬說,服裝是一種實用的藝術品,既要美觀,還必須舒適,容易清洗。
洪麗芬偏好高領設計,「因為領子立起來,臉就會被凸顯出來,」她解釋,立體剪裁方式可讓女性的肩、背、腰、臀呈現出優雅的曲線。
有人說,洪麗芬的衣服具有建築特性;創造出流動、無限延伸的空間。
作家林清玄也為文指出,東方藝術強調線條,西方藝術強調立體和空間。「洪麗芬最特殊之處在於使用西方的藝術來表現東方的傳統。」
即便是不懂線條、空間的「素人」,也能感受洪麗芬服飾的精細做工,件件可以兩面穿,例如外套,可以黑襯青綠,也可以反過來青綠襯黑;也能依個人喜好,背心加外套,或外套外面再搭背心,層層疊疊隨意穿搭,變化無窮。

在洪麗芬位於永康商圈的店裡,除了招牌湘雲紗服飾外,木偶、繪畫、雕塑、馬賽克壁畫…,藝術與創作無所不在。
1990年,是洪麗芬人生與設計的新紀元,這一年,她認識在台大教授法文的施蘭芳教授(信鴿法國書店創辦人),開啟了洪麗芬與法國的連結。也在這一年,洪麗芬開始研究湘雲紗的古法製程,幾經改良、創新,打造出不同色澤、不易變形、觸感好,又不容易起縐折的「蘇菲紗」。
湘雲紗是明朝流傳於中國東南沿海的一種傳統製布古法,其特色是質堅如皮,柔似薄翼。但因做工繁複,幾近失傳。此法必須先將白絲胚布鋪在地上,澆上植物根部的汁液染色,再經太陽一次次曝曬、固色,最後再敷上採自河底的泥,才算大功告成。
洪麗芬在古籍上看見古人穿著湘雲紗裁製的衣服,閃亮筆挺,讓她好奇這是什麼樣的布料,四處尋找考據,才發現了湘雲紗。她進而想盡方法軟化傳統湘雲紗的僵硬度,還賦予它更多顏色,如咖啡、酒紅、寶藍、翡翠等。經過改良創新後的湘雲紗因而有「蘇菲紗」之稱。
洪麗芬強調,每一道工序都得要手工製作,「用機器上色、上泥,布料會缺乏立體感。」而為了製作出自己想要的花色,洪麗芬會手提水桶裝顏料,在五十米長的白胚布上奔跑創作,再拿馬尾巴製成的掃把,彷彿寫大字般在布面上泥。
湘雲紗並非洪麗芬所創,但賦予此古法新生命者,非洪麗芬莫屬。至此,湘雲紗成了洪麗芬最愛的素材,這素材也幾乎與洪麗芬的創作劃上等號。

接手已故好友施蘭芳教授的信鴿書店,又獲頒法國國家功勳騎士勳章,洪麗芬將繼續扮演台法溝通與交流的橋樑。
洪麗芬的服裝純手工打造,用料好,做工精細,因而價格不菲,一件衣服至少一千美金起跳。其作品不但獲法國巴黎服裝博物館永久典藏,還有許多忠實粉絲。
曾2度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女主角的法國演員伊沙貝‧雨蓓說:「穿上洪麗芬品牌的衣服時,我覺得自己像是位明朝宮殿裡的公主。」
洪麗芬口中熱愛台灣文化的法國在台協會學術合作暨文化處處長金默言,對洪麗芬服飾的推崇讚賞,更是美得像一首詩,他為文指出:「蘇菲的服裝,是一道沒有正反的柔性議題,每一吋布料,隨同穿戴者心情翻轉,隨意在灰色哲思中翻轉。她的服裝也像一條剪裁而出的絲路,讓人在滿溢著質感的布料上,邂逅每一條摺邊,享受著意外邂逅袋口的驚喜。」
在許多重要場合,名人身上都可以看到Sophie Hong的身影。
2000年,大陸女星章子怡穿著洪麗芬設計的服裝赴日本宣傳李安的電影《臥虎藏龍》;鞏俐在威尼斯影展穿的也是Sophie Hong;巡演8年、200場的青春版《牡丹亭》,製作人白先勇在終場謝幕時,也隆重地穿上洪麗芬為他設計的湘雲紗外套登場。
除了名人服飾外,洪麗芬源源不絕的創造力和戰鬥力,也展現在故宮、歷史博物館、北投春天酒店等團體制服,以及舞台劇《馬克白》、偶戲《秋夜梧桐雨》、羅曼菲舞展《春衣》…等服裝設計上,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副教授張曉雄編舞、4月中在北藝大演出的《離騷》,服裝設計也出自洪麗芬之手。

去年9月,洪麗芬為法國巴黎時裝週設計一場別出心裁的街頭情境時裝秀,在古意盎然的科來特廣場上,悠揚樂音與香濃咖啡的陪襯下,展示2013年春夏新裝。
「我的衣服不求人穿,」不像其他設計師與服裝品牌選擇在百貨公司設櫃,洪麗芬以手做「藝術品」的等級來看待自己設計的服飾,不急於展店,也總是避居巷弄中,兀自美麗。
開發創作可以憑一己之力,通路卻是難以掌控的難題。
「對外通路在哪裡?」這是洪麗芬不斷尋找,也是所有台灣設計師遇到的問題。
1994年,為慶祝位於巴黎奧塞博物館旁的「台灣文化中心」開幕,紡拓會策劃「台北魅力」巴黎服裝秀,由台灣11位服裝設計師聯手在巴黎豪華飯店舉行服裝秀,洪麗芬是其中之一。
隨後洪麗芬獲得「中法技術交流」獎學金(1994~1996年),到法國進修,學習鐘錶結構、設計,珠寶搭配、時裝設計與製作,讓她有更深入瞭解法國文化藝術的機會。
1996年,洪麗芬首次參加巴黎服裝創作展出,自許要成為巴黎與台灣之間的「時尚文化橋樑」。
以巴黎為跳板,意在全球市場。從1999年起,洪麗芬接連兩年參加紐約春夏服裝展,逐漸在美國打開知名度;2000年參加東京國際時裝博覽會,作品也受到日本顧客的青睞。
2010年在巴黎設立的專賣店,更是洪麗芬躍上世界舞台的灘頭堡。「要透過交流讓大家認識你。」洪麗芬說,過去台灣人喜歡打群體戰,她認為必須推出一、二位強打,否則面目模糊,難以辨識。
從台灣出發,走過東京、紐約、巴黎,洪麗芬卻始終沒有離開過台灣。
座落永康商圈的服飾店,彷彿遺世獨立般鬧中取靜,一開二十幾年;好友施蘭芳過世之後,洪麗芬接手她留下的信鴿法國書店。一手時尚,一手出版,看似跨界,其實也是一種內在的整合。洪麗芬透露,正著手籌劃到台中展店,未來台中店將是時尚與書店結合的模式,因為溝通與交流是洪麗芬正在走、也是未來要一直走下去的路。

接手已故好友施蘭芳教授的信鴿書店,又獲頒法國國家功勳騎士勳章,洪麗芬將繼續扮演台法溝通與交流的橋樑。

在洪麗芬位於永康商圈的店裡,除了招牌湘雲紗服飾外,木偶、繪畫、雕塑、馬賽克壁畫…,藝術與創作無所不在。

在洪麗芬位於永康商圈的店裡,除了招牌湘雲紗服飾外,木偶、繪畫、雕塑、馬賽克壁畫…,藝術與創作無所不在。

去年9月,洪麗芬為法國巴黎時裝週設計一場別出心裁的街頭情境時裝秀,在古意盎然的科來特廣場上,悠揚樂音與香濃咖啡的陪襯下,展示2013年春夏新裝。

去年9月,洪麗芬為法國巴黎時裝週設計一場別出心裁的街頭情境時裝秀,在古意盎然的科來特廣場上,悠揚樂音與香濃咖啡的陪襯下,展示2013年春夏新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