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到處有華人」,二、三百年來,中國貧困積弱,逼使華人為謀生而飄洋過海、全球闖蕩,但他們的心始終與故土相連,並屢屢在國家有難時伸出援手,寫下許多感人篇章。其中最受推崇者,首推有「華僑旗幟」之譽的新加坡僑領陳嘉庚。
1994年,本刊曾赴廈門陳嘉庚故居,探訪其一手打造、興學規模堪稱冠絕古今的「集美學村」,並帶回正緩步開放中、百轉千迴的僑鄉心情。此次趁新加坡國家圖書館舉辦陳嘉庚特展,本刊特商請新加坡出生、集美中學及廈門大學畢業,曾主持中國廈門華僑博物院的知名學者陳毅明,就陳嘉庚早年在僑居地的事蹟進行報導,俾能從另一角度,更完整地觀照這一代僑領波瀾壯闊的一生。
「陳嘉庚又回到新加坡了!」
回首當年,新加坡人是如何評價這位以橡膠事業致富,並在贊助革命、捐輸抗日,以及教育興學上均有卓越貢獻的老僑領呢?
1961年9月10日,新加坡各界聯合舉行萬人追悼陳嘉庚大會,中華總商會會長高德根在悼詞中頌揚陳嘉庚是「一代偉人」,祭台兩側的輓聯則寫著「前半生興學,後半生紓難」,「是一代正氣,亦一代完人」。這不是一般應景的溢美之詞,而是當時新加坡僑界對陳嘉庚發自肺腑的讚頌。
無奈其後幾十年,由於陳嘉庚晚年擁護「紅色中國」、長居大陸,並擔任人大常委、政協副主席等要職,在當時濃厚的反共氛圍中,新加坡人總是小心翼翼,避免公開議論陳嘉庚,這位影響力曾如日中天的愛國僑領,似乎也在眾人記憶中逐漸消失。
近幾年,情況有了變化。今年7月18日,新加坡國家圖書館舉辦的《承前啟後,繼往開來:陳嘉庚與李光前》展覽揭幕,李顯龍總理作為開幕式的主賓用華語和英語致詞,褒獎這對翁婿為社會作出貢獻的偉大精神。筆者亦應邀出席開幕式,之後並作了一場題為《新加坡成就陳嘉庚的重要因素》的講演,聽眾對陳嘉庚興趣濃厚。
現在的新加坡人,可以在大庭廣眾用景仰、開放和輕鬆的心情談論陳嘉庚,或在報紙上發表文章頌揚他。人們已經發現,陳嘉庚不只是中國的,而且他理所當然地也屬於新加坡。陳嘉庚在新加坡留下的豐富文化和物質遺產,受益的不只是華族社群,更是整個新加坡社會。
1936年,為了祝賀蔣介石委員長50歲壽誕,全球華僑踴躍捐款購買飛機,以加強當時中國的國防實力,稱為「購機壽蔣」。當時「攤派」給新、馬(時稱馬來亞)的任務是一架,但在陳嘉庚極力鼓吹下,前後共集資購買了11架。圖為當時的「航空救國」文宣品。
成功基地
陳嘉庚生長在西潮席捲東方、中國發生著古今中西新舊之爭、社會動盪的時代。陳嘉庚的祖父過的是「耕漁自給」的生活,而他的父輩3兄弟卻遠渡重洋去闖蕩,成了第一代華僑。
他的父親陳杞柏在新加坡經商成功後,需要子承父業。於是1890年陳嘉庚16歲時,離開家鄉廈門集美遠赴新加坡,至1950年才又返鄉定居,前後60年。他這一生,實際上在新加坡居住了49年,在中國的歲月只有38年。
陳嘉庚的成就,有一定的歷史必然。
其一是閩南與新加坡有著源遠流長的密切關係。1821年元月,該年度第一艘從廈門駛出的帆船到達新加坡,之後百餘年間,閩南移民大批湧入新加坡。
閩南移民大軍主要由兩部份人組成,一是從英國在馬來半島的殖民地馬六甲前來創業的漳、泉商人,英國人佔領新加坡不久他們就來了,經過數年打拚,逐漸形成一個基礎穩固的經濟集團,在新華社會穩居領導地位。二是從閩南原鄉前來謀生的農民、手工業者、無業遊民,及少數知識份子,他們從一無所有,終而在此落地生根。
閩南移民在用血汗與智慧創造新加坡奇蹟的同時,不斷地為祖國和僑居地的交流與合作架橋鋪路,對兩地的繁榮與現代化發展,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其二是新加坡有著連通世界各地的特殊地理位置,也是近代文明傳遞的紐帶。新加坡獨立前是英國「海峽殖民地」重鎮,東南亞最大商埠之一,也是東南亞華僑經濟、文化和愛國救國活動的中心。
華僑5大幫群(閩、粵、潮、瓊、客)中,閩南人經濟實力雄厚,穩居華僑社會的主導地位,陳嘉庚的父親更是閩僑陳姓宗親組織「保赤宮」的領導人之一,擔任會董的時間長達25年。他自營和與人合營的店舖或行號,多以「安」或「成」為名。據陳嘉庚的侄子陳仁傑所知,有「18安」和「24成」,遍布新加坡各處,而以順安米店為總店。少年陳嘉庚到新加坡後,即被安排在順安米店學商,1904年開始獨立創業。
這是二戰前後的各種東南亞「火花」(火柴盒圖樣),有以「918」和「77」為名、莫忘國難的提醒,也有日軍佔領時鼓吹「必勝」的圖案,可見當時華僑處境的複雜艱辛。
如日中天
陳嘉庚在新加坡成長為一個華僑企業家,歷經了數個階段:
一是隨父學商與為父還債(1890-1907),是學商又學做人階段。一開始,他謹守為人子及順安號雇員的本份,不多拿也不私蓄一分錢,只積累屬於自己的營商知識和誠毅品格。之後他返鄉完婚、葬母與讀書時,父親的生意不幸遭人掏空,他又勇敢擔當起「替父還債」的重任。不僅順利結清父債,更因承繼了父親的社會網絡和家族商譽,為其後的創業打下紮實的基石。
二是擇善而行,後來居上階段(1908-1917年)。他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形勢,先租船、後買船經營航運業;將黃梨(即菠蘿、鳳梨)罐頭廠和米廠改作橡膠加工廠,優化了自己創立的謙益公司的事業組合。
三是跋山涉水,登峰造極階段(1918-1928年)。他成立陳嘉庚公司,以謙益作為橡膠總公司以總攬全局,業務包括橡膠園、生膠加工和熟膠製造,產品直銷美國等海外市場。
後來因任命女婿李光前為謙益總經理,引起各組舊經理不滿而另組公司,並在銀行的支持下與他「實打實」展開競爭。他經過3年艱難跋涉,仍登上輝煌的頂峰。雖然1926年受世界經濟危機衝擊,陳嘉庚公司從此一蹶不振,1934年宣告收盤(歇業),但陳嘉庚在這10年間畢竟功成名就,至1925年擁有資產1,200萬元(新加坡幣),謙益橡膠廠成為亞洲最大企業,其成就影響深遠。雖然1923年前後十幾位元老的出走,使陳嘉庚公司元氣大傷,但並沒有違背他「工廠如師校」、培養橡膠產業華僑人才的初衷。
印度民族獨立運動領袖尼赫魯(右)於二戰後訪問新加坡,陳嘉庚代表各界歡迎他的來訪。
南僑領袖
陳嘉庚在獨立創業、「替父還債」之後,以誠實守信的青年僑商角色亮相於新加坡福幫華僑社會。其後10年,他在政治及教育興學上的長才與熱忱也逐漸顯露。1910年,他加入同盟會成為革命組織的一員,並被選為道南學校總理、中華總商會協理(董事),進入了福幫的領導層。1911年以新加坡福建保安會會長的身份初次介入中國政治,支援孫中山。
其後他入籍成為大英籍民(無公民資格),參加了以受英文教育為背景的海峽華人協會組織的活動,被選為天津水災遊藝募捐會主席,成了華僑社會跨幫活動的領導者。1919年成功籌辦了規模宏偉的「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校」並任董事長,成了倡辦跨幫華僑完全中學的第一推手。凡此種種,使他拓展了自己的人脈,搭建了後來擔當更重要角色的舞臺。
陳嘉庚於1923、1929年分別擔任僑社核心機構「怡和軒」俱樂部總理(後改稱主席)和福建會館主席。在福建會館,他成為凝聚閩僑人力、物力、財力,擴大閩幫影響的核心人物。閩僑的中堅分子聚攏在他的周圍,怡和軒則是他從事跨幫社會活動的場所和組織依託。這個歷史悠久的上流華社組織在他領導下,改造成為團結各幫僑領、進行商業資訊交流,並開展文化、社會改革和慈善活動的中心,更進一步成為領導南洋華僑抗日救國和支援反法西斯戰爭的心臟。
身為中山先生的信徒,陳嘉庚不僅為革命大業捐錢募款,還四處發表演說,以行動參與。
華僑旗幟
1937年北京蘆溝橋「七七事變」後,日軍揮兵華北,揭開了中國8年艱苦抗戰的序幕。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決定召開僑民大會,但英殖民當局卻讓陳嘉庚取代原任的總商會會長主持大會,並遵循總督要求,將華僑的抗日救國活動納入當地的法律框架內。
在有法治秩序的新加坡,在中國國民黨和共產黨都不能登記為合法組織的情況下,一向遵紀守法、具有英國國籍、曾任華人參政局局員的陳嘉庚,以無黨派、無官職僑領地位,不僅得到南洋華僑的擁戴,而且得到英國殖民當局的認可與支援。
1938年,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華僑抗日救國團體──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南僑總會)在新加坡成立,陳嘉庚當選為主席。他成為團結動員南洋800-1,000萬名僑胞,支援中國抗日並支持盟軍進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旗幟。他的全球華僑政治領袖地位即在這一時期確立。
集美學村廣達283公頃(2.83平方公里),規模宏偉。圖中於1962年落成的「道南樓」,是集美中學的教學大樓,由陳嘉庚親自設計,「穿西裝,戴斗笠」、中西合璧,被譽為陳嘉庚建築的代表作。樓前學生們正進行緊張的龍舟賽。
師法「文明國」
陳嘉庚年少時在鄉塾讀書,他的思想有傳統的一面,例如直到晚年,他在新加坡一直用中國古老的數字記號(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來記帳。另一方面,他又是勇於突破,敢於挑戰、創新,而且他雖身在彈丸之地新加坡,卻有放眼世界的胸襟,對英殖民地的社會現實和全球大勢都有敏銳的觀察。
他主營橡膠業時,最初用五、六年時間自行探索,生產出合格的膠鞋、雨衣、手套。之後在美國技術保密的情況下,他又費盡周折,用了5年時間,使汽車輪胎的合格率從70%提高到98%。他利用廣告為銷售自家產品開路,打破英國人的對外貿易壟斷。
在商戰中,他看到華僑工商業者、看到中國在激烈的競爭中屢屢處於劣勢,看到祖國處境的艱危,也看到列強文明事業的進步。他認為「文明國」具有世界眼光,善於利用資源,追求產品質量,能佔據國際市場優勢,利於增強國家實力,並促進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形成「強者愈強」的良性循環。
在他的心裡,關於中國與發達國家有許多對比,包括人民識字與不識字的對比,政府重視教育程度的對比,財富觀的對比,人民社會責任感的對比,人民的追求、素質、精神面貌的對比等等。他注意到新加坡居民死亡率的逐步降低,並在1945年印發《住屋與衛生》一書,希望祖國在戰後重建家園時加以關注。
興學救國
他也注意到,當時美國300所大學中,有280多所是由商家私人捐辦的,而中國富有者,或只圖享受,揮金如土,或當守財奴,只為子孫,對公益事業一毛不拔,不知善盡義務。
他的結論是:「教育為立國之本,興學乃國民天職。」
陳嘉庚正是以全球視野的高度有了這種覺察,因此他力行實踐,傾注畢生的財力與心血,踐履著自己的國民職責。他自奉儉樸,日常最大享受是小吃「蚵仔煎」,但卻一擲萬金,在故鄉創立了廈門大學,以及籌設包含了幼稚園、小學、中學、女子學校,乃至師範、水產、航海、商業、農林、國學等各專科的「集美學村」,學村內建築宏偉、設備完善,甚至在軍閥混戰期間,還蒙孫中山先生批准承認為「中國永久和平學村」,並通令閩粵省長予以特別保護。
但陳嘉庚關注的,不僅僅是他的祖國,不僅僅是新加坡,而是整個世界和全人類。在《南僑回憶錄》中,他心心念念的,除了愛鄉愛國外,還希望全球飽受戰火蹂躪後,「各勝利大國領袖」能以公平道義為依據,拔除戰爭禍根,消除不平等與不仁義,也希望各國能廢止苛待和限制華僑的法律、法規,讓華僑能為世界做出更好的貢獻。
陳嘉庚的一生,是近代華僑百年史的縮影,而新加坡則具有成就陳嘉庚偉人事業與品格的天時、地利、人和。回顧這一代完人的事蹟,新加坡人應感到與有榮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