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這麼一位老人——唐朝選,他曾經是馳聘沙場的老兵,晚年卻不願待在由國家供吃供住的榮民之家,而在外租間小屋獨居,每天要為他的生活到處為人作畫,自顧尚且不暇,卻省吃儉用地把辛苦賺來的錢購買圖書,分門別類擺滿了一屋子,免費招待附近的小朋友來看書、借書。這位孩子們口中的唐伯伯,自立了一套借書制度,還主動教給孩子們勞作、畫畫和演話劇,假日時並帶他們外出郊遊。他要孩子們在這些活動中,學習自愛、自尊與自信,他希望能幫助他們都長成堂堂正正的好國民。

芝麻門兒開,歡迎你進來,心愛的小乖乖:自愛學園。
抹去生命中的灰色
這位六十七歲的老人,原該是個灰色調的人——灰白的頭髮,清癯的臉龐,天冷時上身穿了件灰白夾克,夾克的拉鍊直拉到脖子上,下身則穿著一條鬆垮垮的灰藍長褲。走起路來還一拐一拐地,原來當年抗戰時,他的右腿曾遭炸傷,再加上二十載的軍旅生涯,常常汗流夾背,濕衣上陣,身子感染到濕氣,老來雙腳便不太靈光了。他的耳朵也不大好,長年累月耳鳴個不停。滿口全是假牙。右手臂的神經也曾遭炸傷,殘留一道五公分的疤痕,導致右手手指僵硬內彎,不能伸展自如。背脊、肚子也是傷痕累累。更遭的是老來無伴,不能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一個人住在一間小屋子裡,生活中所有大大小小的事,全都得自己來。
然而,唐朝選並不因此而怨天尤人,他以濃重的四川口音說:「我是個宿命論者,我認為生死有命,好幾次我在戰場上,幾遭炸死或戰死,如今一條命卻還留著,所以我並不在乎我現在的病痛與不便,我認為只要心理健康就好。」
於是,在民國六十五年他成立「自愛學園」,提供附近小朋友一個免費看書的地方。而就從那個時候開始,他晚年的生命中點綴著兒童的歡聲笑語,於是他生命中的灰色調被拂去了,就此換上一層生意盎然的新綠。

芝麻門兒開,歡迎你進來,心愛的小乖乖:自愛學園。
小陋屋裡有豐富的書本寶藏
自愛學園位於台北市合江街的一條巷子裡,雖名為「園」,其實只是一間矮房子,屋子裏頭,連白天也得開著日光燈。
唐朝選在屋外的牆壁上,釘了一個佈告欄,上頭貼了許多張他親筆撰寫、叮嚀前來借書小朋友的語句。譬如說母親節快到了,唐朝選會寫些有關母親節意義的短文給小朋友看,也公佈為慶祝母親節所舉辦的書法、勞作、猜謎比賽的辦法,及話劇表演等慶祝活動的內容。
粗黑的木板門上,也張貼著壁報,內容是他教給孩子們四維、八德的道理與實踐方法,並且說明做到這些標準的好孩子,唐伯伯會給予甚麼樣的獎勵。還有一排重要的大字:「芝麻門兒開,歡迎你進來,我心愛的小乖乖!」
屋裏四面牆壁全擺滿了書,還有一張書桌、兩把椅子、兩張長板櫈,以及電鍋、小爐子、鍋子各一個,還有一台小型黑白電視機,就把自愛學園塞得滿滿了。
為附近的小朋友們做一點事吧
「民國六十四年,我住在圓山火車站後面的大違建區,那邊原是一塊公園預定地,雜草叢生,一部分成為附近人家的菜圃和晾衣棚。我整理出一小塊來,搭起涼棚,種點花木和竹子,還養了些金魚,吸引不少附近小朋友來玩耍。他們都是附近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我注意到這些孩子非常缺乏課外讀物,偶然在我這兒發現一兩本故事書,都如饑如渴的搶來搶去,讀得津津有味。我就想,何不利用這個現成的地方,辦一個小小的圖書館,好讓小朋友們有書可看呢?於是我立刻就去買來幾十本兒童讀物和長板櫈,讓小朋友們免費來看書。」
「小花園埵閉G事書!」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地就在附近傳開。每天下午放學後,背著書包的小朋友開始川流不息「造訪」唐朝選的小花園,看書、或聽唐伯伯說故事。而他們帶來純稚的笑聲與言語,也溫暖了這位孤獨的老人。
連圓山動物園園長王光平也風聞這件事,特地約唐朝選談話。幾經晤談之後,便把停辦兩年的兒童圖書館的八百多本圖書,轉贈給他;加上陸陸續續添購的書籍,「自愛學園」就在六十五年冬成立了。
「民國六十七年初,台北市政府要收回那塊公園預定地,學園只得遷移。我因所有的藏書,都是與孩子們共有的,不好走遠,就在附近的酒泉街租屋暫棲;但幾經波折,自愛學園終於不得不搬離圓山一帶,遷到了合江街的現址。」
他總選擇在平民住宅區居住和設園,一方面是他只能負擔得起這一帶的房租標準,另一方面是這一帶的孩子比較起來更需要他一些。
定期巡迴供書
小朋友聽說唐伯伯要搬走了,趕忙結夥成群地來到學園,不給唐伯伯搬家,他們那裡知道,這位老人除非實在不得已,何嘗願意離開他們?最後唐朝選只有安慰他們說:「每隔十天,唐伯伯就來一趟,會帶一批書來,給你們交換著看。」後來,唐伯伯也果真實現諾言,每隔十天,就騎著腳踏車,載著一箱書,到酒泉街一帶去探望「老友」。
訪談進行中,走進了一個梳著兩根小辮子的小女孩,她對唐朝選說:「唐伯伯好,我來繳勞作比賽的花。」小女孩邊說邊拿出一朵紅花瓣、綠梗的「平面花」。
「這是甚麼花呢?」唐朝選問。
「就是花嘛!」小女孩回答。
「妳要參加比賽,可得在花梗上綁張名牌,寫上姓名、學校和年級。」
「好。」
「你這朵花做得像葉子了,以後跟唐伯伯學學各種花的做法好嗎?」唐朝選接著便把花掛在懸在天花板下的一條繩子上,那上頭已有好幾朵人造花了,有康乃馨、玫瑰、蘭花等,這些都是為慶祝母親節特別舉辦的勞作比賽的作品。
接著女孩又拿出一張上頭寫著「艱苦懷胎,夜獲寶寶,日教乖乖,培龍育鳳。」的毛筆字交給唐朝選。同樣的,這也是為參加慶祝母親節所舉辦的書法比賽的作品,上頭的字句是唐朝選所擬的。
接著這個小女孩又拿出一張學校頒發的獎狀,說:「唐伯伯,我得了一張獎狀,我要換一張金卡。」
激勵孩子們的榮譽心
原來唐伯伯自訂了一套獎勵辦法,不但藉著圖書充實小朋友知識的領域,還苦心設計出種種榮譽制度,為小朋友指出一條讀書、做人的正確道路。
自愛學園注重培養小朋友自尊、自愛之心,小朋友在申請借書卡時,要經過家長的同意,還要宣誓借書、還書要誠實。另外唐朝選將借書卡分為白卡、紅卡、金卡、智慧卡、梅花卡,依小朋友在校內外的表現及借書成績,來決定他們能否將借書卡「升級」。
唐朝選認為小朋友都有求知慾、表現慾及爭強好勝的榮譽心,所以他要善加導引,常在重要節目,舉行寫作、書法、勞作、繪畫比賽,讓小朋友們彼此競爭與觀摩,以求取進步。
唐朝選也本著「寓教於樂」的原則,常於大節日來臨前一個月,就開始籌備話劇表演。在這段期間,他常常一天只睡四個小時,為小朋友撰寫適合他們演出的劇本。他希望經由戲劇表演,把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無形中灌輸到兒童的腦海中。
知情者紛紛給予支持
自愛學園最豐富的,還是各種圖書,為便利兒童找書與取書,所有圖書採開架式陳列。書的種類,是以青少年和兒童讀物為主,包括有:中外文學、童話、傳記、藝術、史地、科學、勵志文選等多種。五年來,自愛學園已擁有萬冊以上的圖書,書的來源有三分之一是唐朝選以生活節餘,到處去搜購來的,三分之一是公私機構及熱心人士捐贈的,另三分之一則是小朋友和他們的家長捐獻的。唐朝選說:「因為這些書是大家的財產,所以我在處理上,儘量要做得輕鬆和親切,讓小朋友就像在自己家的書房裡一般,可以隨心所欲地找書與看書,就是借書登記、還書銷號,在我忙不過來時,也由小朋友自己動手。」。
目前小小自愛學園的借書人數高達一千四百人左右,這些借書人除了附近幼稚園和國小的孩童居多外,國中、高中、大專、社會青年也有,有時小朋友的家長也會來借書。同時這兒藏書頗豐、免費借閱的消息愈傳愈廣,連遠住在新莊、三重、永和、板橋等地的,也有人不遠千里跑來借書。唐朝選為借書人做了一項統計,以程度來說,學生最多,佔百分之九十二,其中男生百分之六十五,女生百分之三十五;年齡方面,最小的讀者只有五歲,最大的四十五歲,其中以十二歲左右者最多。
自愛學園借書時間,為配合唐朝選本人的謀生工作,以及借書人的上班上學,開放時間是每天下午四點到九點,星期日與例假日,是上午九點到晚上九點。同時他要求家長合作「三不借」:一是功課沒做好的別來借,二是在校成績不好的別來借,三是考前一周別來借。
撙節開支,為小朋友買書
唐朝選本人每月的固定收入,是台北第二榮民之家發給的養老金新台幣一千四百元。若他肯住在榮家之內,就一切免費供應,還有零用金可領,但唐朝選不願意待在榮家養老。這點收入,對付他一人的食、住尚且不足,更遑論買書了,其他就要靠他為各學校畫壁報、教育掛圖、廣告招牌等不固定的收入,來補足他的生活與維持自愛學園的所需。
唐朝選一再表示,他以曾經身為國家軍人為榮,身上的傷痕,從不曾令他感傷,反而是引以為榮的標記。這位戰場老兵是四川隆昌縣人,民國三年生,是家中的獨子,下有一個妹妹,父親是公務員。他幼時求知慾很高,卻常苦於沒有足夠的書可看,高中沒有畢業,即在家鄉任小學教師五年。
抗戰軍興,他投筆從戎,民國廿五年考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步兵科十四期,廿八年畢業,分發到第九十九軍,從此英勇作戰,曾參加數次重要戰役。來台後,又任政治教官、排、連、營、團長、參謀教官。四十八年時以上校退役,曾以退休金前往屏東養雞,不幸失敗。後又轉來台北,先後開了三家美術廣告社,不幸因不善經營,也未成功,生活步入困境,乃申請入台北市立第二榮民之家。在那兒,生活完全無憂,但成天無所事事,未免也是一種生命的浪費,於是住了二個月便決定離開。六十四年時他重新回到社會,不久即成立自愛學園,從此他活得生氣蓬勃,自覺有意義得多,他說:「我奉獻渺小的自己給社會,卻得到了更多。」
晚上總有小朋友陪伴
天色入晚後,陸陸續續有一些已吃飽飯、洗好澡的小朋友來到小屋,有的坐在長板櫈上看書,有的向唐伯伯要謎題紙猜謎,有的來還書。
一位小朋友鼓著腮幫子,來到唐朝選面前:
「唐伯伯,我要抗議,為甚麼李華章每次演話劇都演好人,你每次都讓我演壞人?」
「乖寶寶,演戲是假的,每部戲裡頭都得有人來演壞人呀,只要你真實生活裡是好孩子就好了嘛。」
有對兄弟來報名參加自愛學園,唐朝選看了看他們填好的報名單,指出弟弟的一個錯字,弟弟說:「本來我寫對的,是他要我改成這樣的。」他指了指身旁的胖哥哥。「你自己要有把握才行,沒有信心的人,將來不會成功的。」唐朝選立刻藉機教育他們。
孩子們溫暖了一個孤寂老人的心
小朋友一個個來了,又走了,直至夜深,小朋友都回家睡覺了,留下滿室的靜寂。這時,唐朝選還得整理一番,有些圖書還有修補,這些他都不以為累。把一切整理完畢,弄了簡單的晚飯,隨便填飽肚子,把兩張長板櫈合併起來當床床舖,熄掉燈,唐朝選的一天就此結束。偶爾在午夜夢迴時,難免想起結婚一年就因戰亂離散、現留在大陸的妻子,也深深遺憾唐家到他這一代斷了香煙……,「唉,不想了,想多了又有何用!明兒個一大早還要去龍山國小畫壁畫呢。」明天,小朋友的言語、歡笑,以及他們純摯的情懷,仍將幫助唐朝選渡過豐富、紮實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