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銀行玩真的
希望與真實生活連結,賴皓韋心目中的文林銀行,不只要能印鈔票,還要能提供存款服務。文林國小全校1,600多名的學生,光是點鈔票就足以讓計畫失敗。
點鈔機有仿偽機制,面對磅數、大小、材質都跟真鈔完全不同的文林幣,市面上的點鈔機根本派不上用場。賴皓韋遍尋台灣的廠商,終於找到一間位於樹林的工廠,打造文林幣專屬的點鈔機。印表機列印的文林幣,隨著每次點鈔時的摩擦,鈔票上的碳粉便會掉落,卡進輪軸造成機器故障。幾乎每周都要請工程師來處理,不斷地改進調整,前後試了一年,直到改到第五代的機器才宣告成功。
文林銀行的存款服務採班進班出,偶爾接受零星的臨櫃存款,讓低年級學生可以體驗自己拿存摺填存款單的真實感。各班彙整欲存款的存摺,並夾進紙鈔,以班為單位送至文林銀行。由行員逐一點鈔查核,在電腦裡輸入帳號、存款金額,然後補摺,最後還要蓋上每位小行員的專屬職章,存款的手續才算完成。利用早自習或午休,處理全校的存款,這群學生行員的執行效率,跟大人相比毫不遜色。
宛如真實職場,要成為文林柑仔店店員或是文林銀行行員,必需過關斬將。先填寫報名表說明希望加入的原因,參加過的社團、幹部經驗等,如同求職履歷表。經過第一階段甄選,再進行面試,模擬情境的考題,考的是孩子的應變能力,因為無法預測考題,很多孩子都說,面試比考試還要困難。
通過面試後,還須經過一個月的試用期,才能正式錄用,「這一個月,我觀察你,你也觀察這份工作適不適合你。」賴皓韋都這樣和孩子提醒。目前在文林銀行計畫下各有10位店員和行員,賴皓韋表示,因為工作得來不易,努力爭取過後,獲選的孩子都是工作動機強烈,因此流動率非常的低。「期望從文林出去的孩子,都能成為熱愛自己工作、認真負責的人。」朱玉環說。

以文林幣運行的經濟體,有紙鈔、存摺,還有專責的學生擔任銀行行員,讓理財教育變得真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