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金鐘獎活動,在主辦單位竭力求好、求變的用心下,呈現了多項特色:強調幕後與幕前並重;評分注重一整年來的「常態」表現;入圍節目的水準提高,並且舉辦「入圍即得獎」酒會;頒獎晚會時間控制準確,節目緊湊且精彩……等。
設立十九年來,金鐘獎不但發揮了提昇國內廣電事業的功能,活動本身也是愈辦愈好。
三月十五日下午,臺視攝影棚裏「星光閃閃」,一百多位廣播電視金鐘獎的入圍者齊聚一堂。平日競爭激烈、壁壘分明的三家電視臺與各廣播電臺,之所以打破界限、共襄盛舉,是為了參加廣電界的一個盛會——金鐘禮讚酒會。
酒會氣氛真是喜氣洋洋。舞臺上安排有表演節目,臺下與會者則忙著相互寒暄。新聞局長宋楚瑜、輔大校長羅光主教、丁松筠神父、美國電視紅星蘇珊霍華,及應邀頒獎的港星黃杏秀等,也都到場,成為一次難得的聚會。
酒會的高潮是頒獎。所有今年金鐘獎入圍者都獲新聞局頒發獎狀,實況並經電視錄影播出。入圍就是得獎,為本屆金鐘獎的特色之一。

圖2:國立藝專舞蹈科學生表演舞蹈「真善美的金鐘」。(楊永山/鄭元慶/鐘永和)
入圍就是得獎
金鐘獎是行政院新聞局為表揚傑出廣播電視從業人員所設立的,希望透過獎勵方式,提昇國內廣電節目水準及從業人員素質。創立十九年來,它除已樹立了權威性,廣電界都視獲獎為最高榮譽外;對提昇廣電事業的水準,亦已發揮實質的效果。
「過去金鐘獎入圍者也曾獲頒獎狀,只是未透過公開儀式進行。」新聞局廣電處處長劉建順說:「今年所有入圍節目都做得相當好,我們認為很值得表揚,因此擴大舉行頒發入圍獎狀儀式,有意建立『入圍就是得獎,決選獲獎是再一次得獎』的觀念。」
今年入圍節目的水準高且相當整齊,一方面是廣電界的進步,另一原因則是評審「把關」把得較嚴。
金鐘獎每項獎目原則上入圍三名,過去也都據此執行,但在決選時,卻發生評審認為沒有一個夠資格得獎,而宣佈「從缺」的情形,十分傷感情。故今年改採「入圍從嚴」,未到一定標準,絕不降格以求;所以有些獎目,如電視美術指導、燈光、音效及廣播綜藝節目等,提名均不足額。因此,入圍者的水準皆已獲得肯定。

圖3:輔大校長羅光(左)頒發電視教育文化節目獎給得獎節目「大地之頌」,由台視總經理石永貴代表領獎。(楊永山/鄭元慶/鐘永和)
幕後幕前並重,著重「常態」表現
廣播、電視都是綜合藝術,要製作出好節目,除了幕前工作者——演員、歌星、主持人等的能力與努力外,還須有許多幕後人員——製作、導播、音效、剪輯、燈光等的配合。但觀眾往往把功勞、榮譽歸給可見的幕前人物,而忽略了更多的幕後英雄。
因此,今年金鐘獎特別強調「幕後幕前並重」,除維持已有的幕後人員獎目外,並在金鐘禮讚酒會,及由電視臺製播的「金鐘周」節目中,特別介紹入圍的幕後工作者。
此外,今年金鐘獎還有個特色——注重「常態」表現。參與角逐的節目,除與往年一樣,選送最具代表性的一集參選外,還要將全年節目錄影帶送交評審,由評審抽樣選看,其中前者分數佔60%,後者佔40%。
如此可避免競爭者為了獲勝,把全部精力、財力投注於某一集,而忽略了整體水準的維持與提昇。更重要的,是可以杜絕投機取巧之風,鼓勵廣電界一年當中時時惕勵,兢兢業業地做好每一個節目。

沈琬因主持廣播兒童節目「星辰夜曲——星河漫步」而得獎。(楊永山/鄭元慶/鐘永和)
事前作業周全,主持人配合無間
從今年初接受報名開始,到二月中宣佈入圍名單,三月初電視臺播出「金鐘周」特別節目,訪問、介紹入圍者,並選播各國電視節目精華,以收觀摩之效,接下來又舉辦金鐘禮讚酒會,……這一連串的活動,都得到廣泛的重視及廣大的迴響。在萬方矚目、期待下,「壓軸好戲」——頒獎晚會在三月十八日晚間隆重舉行。
晚會仍按往例,由電視臺錄影轉播,讓社會大眾都能觀賞進行實況。負責今年晚會籌畫及製播的臺視公司,從去年十一月就進入「備戰」狀態。四個月的努力,完成了非常周密的紙上作業,無論表演節目、舞臺、音效、攝影等,均做了妥善的規劃,並預先拍攝所有入圍者的工作情形,當晚得獎人一宣佈,螢幕上立刻播出他工作時的錄影。
晚會由田文仲與張小燕聯合主持,二人幽默的對話,及隨機應變為頒獎人、得獎者的言語行為下註腳,均為晚會營造了輕鬆愉快的氣氛。
頒獎活動由本屆評審召集人、輔仁大學校長羅光頒發教育文化節目獎揭開序幕。他表示,廣播電視具有廣大的傳播效力,教育文化節目應妥為利用這種效力,為社會大眾增加知識、充實見聞。
得獎者一一揭曉,現場氣氛轉向緊張,田文仲與張小燕的幽默對話是很好的調劑。待頒發綜藝節目獎時,因他倆所主持的節目均入圍,張小燕雖笑稱此為「考驗風度」,但他們仍都承認心中相當在乎,更期盼得獎。

圖5:蘭陽舞蹈團在會中表演舞蹈「鼓舞慶太平」。(楊永山/鄭元慶/鐘永和)
「星星知我心」鋒頭健
結果得獎的是張小燕的「綜藝一百」,張小燕自然非常開心,田文仲也衷心向她致賀。張小燕很謙虛地說,「綜藝一百」已四度獲獎,其實並不是這個節目有多好,而是他們一群工作夥伴始終有堅持下來的熱情與毅力;在遭遇困難和挫折時,不灰心也不逃避,以無比的信心和毅力去面對,因此能贏得觀眾的支持。她並表示,這個節目今後還要無止境地努力下去。
「電視連續劇獎」得獎的為「星星知我心」。該劇由於故事感人,幾個童星尤其演得動人,逼真地演出劇中人不幸的遭遇,賺人熱淚,老少觀眾均被其深深吸引,播出時收視率極高。此回參與金鐘獎角逐,亦受到評審的青睞,獲六項提名,其中四項奪魁,除最佳連續劇外,還得到編劇、導播及女演員獎。
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由郎雄與熊旅揚頒發;「郎先生」與「熊小姐」相互調侃會被認為是由動物園來的。
陳月卿以主持「天涯若比鄰」而得到電視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這是一個實地採訪、介紹各國風土與現況的節目,陳月卿在領獎時說:「我要透露一個秘密,我常在節目中說的『天涯若比鄰』製作小組,其實只有我和攝影師兩個人!而且我們在海外採訪的行程非常趕,有時在一個國家僅能停留一天,人生地不熟,加上言語不通,採訪工作備極艱辛。幸賴我國各駐外單位及當地熱心華僑協助,才能勉力完成任務。如今這個節目受到肯定,我除了衷心感到欣慰外,也要藉此向所有對我們採訪工作提供過幫助的人致謝。」
政大教授王洪鈞應邀頒發新聞節目主持人及採訪獎,他特別勉勵新聞從業人員:「新聞報導不單是被動地『有聞必錄』,而是要抱持對社會的關愛,主動探求大眾的需要,在這多元化、專業化的社會中,提供正確的知識與輿論,作為大眾的忠友與益友。」

圖1:電視男演員獎三位入圍者,由左至右為——常楓、韓甦、寇世勳。(楊永山/鄭元慶/鐘永和)
新聞性節目追求睿智
新聞節目主持人獎得主為「華視新聞雜誌」的陳月卿與高信譚。
陳月卿連中二元,自是欣喜異常。高信譚上臺領獎時致的謝詞有他一貫的風格:「我要恭喜各位聰明的評審,因為只有聰明人,才會欣賞聰明人的智慧與用心。」最後還不忘為節目宣傳一番:「下週三晚上九點半『華視新聞雜誌』再見。」
兒童節目主持人獎,大會別出心裁地安排了彎彎、安安、小飛、彬彬四位童星頒獎。除彎彎外,其他三人都帶著小凳子上臺,站在小板凳上才能構得到麥克風的高度。四位可愛的小朋友一上臺,立刻引來一陣笑聲;三歲的小彬彬還拿著棒棒糖,因為「我不要來頒獎,媽媽說頒獎可以吃棒棒糖我才來」,全場又是一陣哄笑。
電視兒童節目主持人獎由「快樂小天使」的沈春華「衛冕」。她說:「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在歡樂中成長,更祝福所有的大人,因為唯有樂觀積極的大人,才有快樂的小天使。」
廣播配音獎由關聰與素珠頒發。關聰的「廣東國語」加上素珠的「臺灣國語」,「的確需要配音!」主持人田文仲對為什麼邀請他們頒配音獎下了註腳。

圖2:「華視新聞雜誌」主持人高信譚與陳月卿得到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獎。(楊永山/鄭元慶/鐘永和)
資深藝人被肯定
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獎,又是田文仲、張小燕雙雙入圍的局面。結果得獎的是「我愛紅娘」的田文仲與沈春華。
沈春華今年二次敲響金鐘,成為當晚的風雲人物。她說此獎頒給她和田文仲,可以同時達到金鐘獎的兩個目的:獎勵新人(她自己)、肯定老人(田文仲)。
田文仲笑稱自己是「走老運」,及「得獎是因為這年頭想結婚的人比較多!」在隨後接受訪問時,他則收起開玩笑的態度,嚴肅地說:「資深藝人被肯定,說明觀眾已愈來愈注重藝人的內涵,對成熟、穩健多了份欣賞,不再是年輕漂亮就受歡迎了。」
得到電視男演員獎的常楓也是「老人」。他說:「從國內第一部電視劇我就參加演出,我等這個獎已經等得太久了。」他還認為,在安和樂利的社會中,個人才能充分發揮表演才藝,所以得獎不僅是他的榮譽,也象徵社會的進步。
吳靜嫻以處女作「星星知我心」奪得最佳電視女演員獎。在演戲之前,她已唱了十七年歌,未料不曾得過歌星獎,竟與演員獎結緣。她稱此為「遲來的春天」,並且表示,未來她仍會以唱歌為主,有好的劇本時也會再接戲。

圖3:電視採訪獎得主劉奇偉(左)與李濤,右為頒獎人新聞學者王洪鈞。(楊永山/鄭元慶/鐘永和)
費玉清實至名歸,蕭孋珠欣喜至極
對電視男歌星獎得主費玉清來說,這也是「遲來的春天」,他已入圍三次,今年終於得獎。費玉清的歌聲高亢、清越,技巧純熟,而且一直維持溫文儒雅的形象,各界對他的得獎,都認為是「實至名歸」。
電視女歌星獎則由蕭孋珠奪得。她的對手是鳳飛飛與黃鶯鶯,這兩人亦是資深歌星,不僅實力堅強,而且擁護者極眾,蕭孋珠沒料到自己能得獎,一時激動地語音哽咽,直說:「這是個很大的鼓勵,以後我會繼續努力。」
本屆金鐘獎還有一項創舉,就是電視歌星獎得主要當場演唱卅秒成名曲的片斷。今年二位得獎者都是實力派的「唱將」,雖然在興奮、激動中,歌聲仍顯示出十足的功力。
為舒解頒獎過程中的緊張氣氛,晚會也安排了多項表演節目,除國立藝專舞蹈科、漢聲舞集、蘭陽舞蹈團等表演舞蹈外,還邀請鳳飛飛、黃鶯鶯、劉文正、歐陽菲菲四位巨星現場演唱,演出內容非常精彩。

圖4:應邀來華觀禮的美國電視紅星蘇珊霍華,在「金鐘禮讚」酒會中,送給蔣總統經國先生一頂牛仔帽,由新聞局長宋楚瑜代表接受。(楊永山/鄭元慶/鐘永和)
成功藝人的特質——用功及有毅力
歐陽菲菲除表演外,並接受主持人張小燕訪問。她最近的一首「逝去的愛」,高居日本最受歡迎歌曲的首位,這是她在日本歌壇沉寂一段時期後,再創的高潮。
談到如何做一個成功的藝人,歐陽菲菲說:「第一要用功,不斷提昇自己的表演品質;第二要有耐性,因為每個藝人都會有高潮與低潮,低潮時要能沉得住氣,繼續充實自己,再圖衝刺,不能很快就氣餒。」這番話對新進藝人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綜觀本次金鐘獎晚會,節奏明快,氣氛亦莊亦諧;且因每位得獎人限制發言卅秒,故時間控制得宜,是次很成功的盛會。

「入圍即得獎」是這次金鐘獎活動的特色,電視女演員三位入圍者——吳靜嫻(左)、陳莎莉(中)與歸亞蕾,在酒會中各獲頒獎狀一面。(楊永山/鄭元慶/鐘永和)
用心經營,必能叫好又叫座
每回金鐘獎頒發後,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新聞局長宋楚瑜因此勉勵廣電從業人員:「得獎不能求僥倖,惟有奉獻一己,不斷追求進步,才可穩操勝券。希望未得獎的,繼續為敲響金鐘努力;已得獎的,則本著『金鐘在握,精益求精』的精神,百尺竿頭,再求更進一步。」
在金鐘餘響中,聯廣公司整理了去年該公司所做的收視率調查,結果發現,所有得獎節目都擁有相當高的收視率。可見「曲高」不一定「和寡」,只要用心經營,也可以叫好又叫座。

圖6:蘇珊霍華與夫婿在頒獎晚會中起身向觀眾致意。(楊永山/鄭元慶/鐘永和)

圖7:漢聲舞集表演舞蹈「梅花朵朵開」。(楊永山/鄭元慶/鐘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