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敏道豐盛彼此生命
隨著聖心的孩子逐漸長大,需要收容的服務對象越來越多,2002年蒲敏道離世前的心願,就是希望能為身心障礙者建立一個終身照護的家園。滿詠萱承繼蒲敏道的遺願,參與了嘉義敏道家園的籌募,並在2009年轉往敏道服務。一些在聖心教養院長大的孩子也跟著轉到敏道由滿詠萱繼續照顧,「有的服務對象從五歲來到聖心,轉眼29年,現在都已經是小姐了餒。」敏道家園活動企劃員柯思嫄笑說。
我們跟著滿詠萱的腳步,看著她俐落地餵身心障礙的孩子吃飯,她總是邊餵邊跟孩子聊天,逗他們開心。也常常很自然地就牽起孩子的手,親吻他們的額頭。總是笑瞇瞇的滿詠萱,所到之處像是為這些孩子帶來了陽光。好幾位本來面無表情的孩子,一見到滿詠萱,瞬間露出笑容,即使不能言語,看到修女也會嗯嗯啊啊的發出聲音,彷彿在跟媽媽撒嬌、話家常。
或許是我們的刻板印象,以為教養院裡多是充滿沉重、病痛的氛圍;但在敏道家園裡,工作人員總是熱情地和服務對象打招呼,隨處可見他們為孩子拍下的一張張照片,並用來妝點孩子居住的空間。就連員工也會將自己的小孩帶到敏道,這些孩子從小就跟身心障礙的服務對象相處,他們不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身心障礙者,還會幫忙餵飯、跑腿,即使只是小學生,仍是大家最棒的小幫手。
用餐時刻工作人員和身心障礙程度比較輕微的大人、孩子們一起在餐廳用餐,互相能叫出名字,彼此聊天分享日常的生活,就像是一個大家庭。如此融洽的氣氛,滿詠萱的確實踐了蒲敏道的心願,為身心障礙者準備了一個可以終身依歸的安定之所。
如今敏道家園已成立逾十年,營運狀況穩定。教區現正籌備安納家園的建置,將賦予滿詠萱一個新任務:轉任到安納家園照顧需要長期照護的老人們。這對滿詠萱來說,是一項挑戰。她展現一貫地樂觀說:「以前是和孩子一起長大,以後要在安納家園和老人一起變老。」滿詠萱將繼續用她的愛,做偉大的小事,不論時光荏苒,那份愛人如己的心,始終如一。

敏道家園像是大家庭,彼此互相照顧,偶爾還會一起外出踏青。

滿詠萱在台灣實踐她對天主的承諾,用愛成就了最偉大的小事。

滿詠萱將繼續用她的愛,做偉大的小事,不論時光荏苒,那份愛人如己的心,始終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