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人眼裡,文主任是位細心、和藹的好大夫,他問診詳盡、解說有耐心,因此病人特別多。許多人甚至願意在一個月前早早掛號,排隊苦候一月,就為了讓文主任親自診療。在同袍、學生心目中,文主任是個飽學、風趣的好長官,不但醫術精湛,且素來都是傾囊相授,毫不保留。
文主任一天工作十二小時以上,他的門診和開刀,從周一到周六排得滿滿的,他卻一向能應付裕如。
文主任出身醫生世家,父親文忠傑曾任三總外科部主任,現已退休;母親樊長松也是眼科名醫,現任中華民國女醫師協會會長。儘管雙親都是名醫,但文主任的醫生之路,並不是他們安排的。他說:「我的父母一方面工作十分忙碌,二方面思想十分開通,任孩子自由發展,從沒有要求我們繼承衣缽。因此我的兩個弟弟念的是理工,而我從小興趣廣泛,並沒有特定的目標和願望。」
高中畢業後,文良彥同時考上淡江數學系與國防醫學院醫學系。他選擇了後者。「因為我對『人』太好奇了。」「但頭四年繁重枯燥的基礎功課,使我這個向來事事都關心、又坐不住的人,幾乎想放棄。好在第五年開始可以到醫院實習,讓我大大透了口氣,好比如魚得水,這才知道前四年扎根的功課確有必要。」文主任接著說:「我們那時駐院實習並不分科,非常辛苦,完全沒有休假。但醫院媦佷邟l引我,每一科我都有興趣,都想好好研究一下。」
在外科,他崇拜外科醫師開刀時膽大心細,且氣不喘、手不抖,能化腐朽為神奇。到了內科,更是樂趣無窮,文大夫眼中的內科醫師是偵探——病人像被害人,醫師用各種方法找線索(檢驗、分析),然後動腦筋研判,找出賊凶,再開處方殲滅賊窟。
「後來選擇眼科,是因為看到一本叫做『視野』的書。我一向很喜歡攝影,而在這本書裡,我發現『眼睛』才是一部最奧妙、精確的攝影機。」於是文大夫便時而「英雄」、時而「偵探」地沉浸在眼科的領域裡。
優秀的實習成績,使他在實習期滿後被保送到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深造。學成歸國後,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更具熱情與信心。「剛開始時,看見病人經由我的雙手診療,而脫離痛苦、重見光明,好有成就感,覺得自己簡直與造人的神不相上下。但這種感覺一年年減弱,經過十幾年天天面對新挑戰的經驗,不得不承認世上不能治的病,絕對比能治的多。面對一些先天障礙,即使你曾經日以繼夜地埋首研究,即使採用了實驗有成的臨床妙方,可能仍是徒勞無功,甚至束手無策。這才憬悟——人是無法與『天』抗衡的!」文主任認真地說:「我覺得自己愈來愈渺小了!」
從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大夫到上校醫官眼科主任,文大夫一直領著軍人薪俸,辛勤地埋首工作,十年如一日。許多人認為,以文主任的背景和醫術,退役自行開業的收入,必不止十倍於此,還可自己控制時間,想來可以愜意不少。
文主任思忖片刻,接著說:「我想能夠支持醫生日以繼夜為病人服務的理由,應該是熱忱與興趣。至於名利之心,我不敢說我沒有,但不會看得很重。」「說來也許有人不相信,我真正喜歡自己所擔任的工作,我喜歡知道自己可以幫助人,我喜歡那種有能力與信心去應付某些複雜、棘手病症的感覺,我更喜歡感覺病人對我的信賴,與看到他們病癒後的輕鬆愉快。這些都是金錢買不到的。而且我喜歡教學醫院的研究環境,這兒全是我的老師、同學和學生,我們時常可以在一起切磋、琢磨,一起求進步。這樣的工作很好嘛!為什麼一定要自己開業?」
做為一個「名醫」,難免會有社交和應酬,但文主任能不去就不去,他的生活極單純,所有時間不是給病人,就是給家人。一般人難以想像過去那個事事好奇、興趣廣泛的人,怎能耐得住侷限在固定的小範圍裏?
「我一點兒不覺得被侷限,眼睛的奧秘也絕不是小範圍。我對世界仍然充滿了好奇心,至於年輕時候的一些興趣,還是不減當年。」文主任說:「我很愛照相,而眼科檢驗中血管攝影、眼底攝影技術的研究,可以滿足我的興趣;我的暗房技巧不錯,可以不必倚賴別人而親自動手沖片。小時候愛做模型、做木工的基礎,使我在開刀時能心細、手巧,使手術進行順利。而集郵、集飛機照片的愛好也一直維持至今。還有,我有一屋子的空軍戰史資料呢!」
文主任常把手術排在早上,通常是八點就開始。由於眼科手術精密、複雜,需數小時才能完成。文主任有時還一天動幾個手術。但當手術完成,他往往立刻到門診看病人,一看就是一長串。但直至看到最後一個病人,他都是那樣耐心、和氣,對病人提出的問題,一一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給予解答。無論病人提出的問題有多瑣碎、多荒唐,他都不會露出不豫之色。有人問他那來那麼大的耐心?每天回答些同樣的問題,怎麼能不煩?
「因為病人都不一樣啊!而且,病人都這樣信賴我,渴望在我這裏得到幫助,我既身為醫生,自然應該幫助他們。」
我們可以想像,當一個人將自己的職業技能操作得十分純熟時,那種舉重若輕、應付裕如的信心與滿足。文主任經常沉浸在一切能操之在己的把握中,他的學識、能力、經驗與聲望,已使得他成為國內的名醫。難得的是,他始終保持謙沖、熱心的服務態度,絲毫沒有名醫的架子。
他的學生受了他的感染和薰陶,不僅努力追求醫學上的知識與技術,也學習了文主任做人和做事的精神。十幾、廿年後,相信醫界會出現好多、好多的文主任。

三總是教學醫院,對教學活動很注重,這是胸腔內科教學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