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成立不過五年、員工不滿十人的小型網路公司──精靈製作公司,竟然擊敗宏廣、春水堂及台灣夢工廠等中大型動畫公司,在二○○二年「國際級動畫產品雛形獎」的十一件獲獎作品中獨得兩項,不僅引起各方矚目,連多家好萊塢與日本動畫公司也表示了高度的興趣。這究竟是個怎樣的團隊?他們擁有怎樣的夢想?又要如何才能實現?
正如許多小而美的SOHO族一樣,精靈公司「寄生」在一間資訊科技公司裡,不到十坪、中間還隔著走道的空間中,從董事長、總監、經理、動畫設計師到企畫等等齊聚一堂,一個月包水包電三萬元房租,對這些常要熬夜到天明的網路工作者來說,倒是滿划算的選擇。

年輕、敢拚,大膽揮灑創意,小小團隊,也可以挑戰大企業。圖中坐者為精靈製作董事長唐智超。下圖即為《魔豆傳奇》中造型逗趣的熊貓七勇士。
去年十月,精靈製作在由經濟部工業局「網路多媒體辦公室」主辦的數位內容系列競賽中脫穎而出後,來此探路的訪客多了起來,目前已有三家創投公司加入贊助行列,而精靈元老、最近剛從美國探親歸來的國際事業部總監吳采薇,更帶回了好萊塢動畫界有意合作的喜訊。
帶領這個小團隊的,是三十來歲的「唐董」唐智超,溫文白淨的臉龐上稚氣未脫,講起話來也不見一般網路怪傑的傲氣和自信。然而,當長度分別僅有三分鐘和一分鐘的得獎雛形作品《魔豆傳奇》與《永恆的凝視》開始播放時,唐智超目不轉瞬,眼睛也發出炯炯亮光。
《永恆的凝視》講的是瑞士雕塑家阿爾貝多•傑克梅帝的故事,螢幕上只見行事怪異的藝術家,終日浸淫在自己的異想天地裡,和想像中的作品進行著無言而激烈的對話和角力。抽離來看,《永恆的凝視》中的每個畫面都是一幅幅洋溢著馬諦斯風格的現代畫,又形成幕後製作者與片中藝術家的對話與角力;多重觀點穿插互動,鋪陳出極端詭異而富張力的趣味。
《永恆的凝視》走的是藝術教育路線,這是個精緻小眾市場,品質要求非常嚴苛,所幸競爭者較少。接著影帶一切換,另一部風格迥異的得獎作品《魔豆傳奇》上場,幾隻小耳小鼻、有著豆形黑眼圈的卡通pipi熊(熊貓)出現在螢幕上,渾圓的身材、討喜的造型和大眾化的冒險題材,一掃前部影片的沈重陰鬱。

年輕、敢拚,大膽揮灑創意,小小團隊,也可以挑戰大企業。圖中坐者為精靈製作董事長唐智超。下圖即為《魔豆傳奇》中造型逗趣的熊貓七勇士。
說起《魔豆傳奇》,就要追溯到精靈製作的發展歷史。
一九九七年唐智超從美國學成回來,先從自己的科班電影開始做起;電影不景氣,唐智超又轉作電視廣告、網頁設計、藝術節企畫等,最近還為台北市長候選人李應元等政治人物做競選網站的製作與經營。
而精靈製作的藝術總監曹智偉,曾以《海上花》奪得第三十五屆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獎,和蔡明亮、侯孝賢及紙風車劇團等藝術團隊有著深厚淵源;長期和各大「名導」合作,也養成精靈團隊眼界極高、每個畫面都精雕細琢的風格。
在精靈林林總總的作品中,以熊貓為造型的網路卡通角色「pipi熊」最為成功,國內著名入口網站蕃薯藤還開闢了一個專門網頁,收錄pipi熊的各式動畫卡片,讓網友免費下載。
「當時韓國的『賤兔』、『炸醬麵小倆口』已經走紅,賤兔沒出書、沒拍電影,就憑那股子賤賤酷酷的造型風靡網路,進而靠文具、衣飾等周邊商品大賣,光是台灣的授權費就高達一億台幣!」唐智超表示,無怪乎網路業者人人以「賤兔」為師,希望自己也能一炮而紅。
只是台灣不是韓國,pipi熊在網路雖然有助於打開知名度,但每月區區數千元的廣告收益實在不敷成本,於是唐智超在前蕃薯藤產品開發暨市場行銷總監許榮宏的良心建議下,將pipi熊作衍生運用,「誤打誤撞」地進入動畫劇情片領域,醞釀出《魔豆傳奇》這齣動畫劇。

年輕、敢拚,大膽揮灑創意,小小團隊,也可以挑戰大企業。圖中坐者為精靈製作董事長唐智超。下圖即為《魔豆傳奇》中造型逗趣的熊貓七勇士。
《魔豆傳奇》的故事,要從開天闢地的聖經講起。話說當上帝囑咐諾亞建造方舟以躲避洪水浩劫時,正巧被一隻pipi熊聽到了。為求自救,熊貓一族也趕忙建造了自己的小方舟,可是風狂雨驟中,小方舟被巨浪甩到了外太空,熊貓們拚命掙扎,希望能鉤住大船,沒想到就此鉤出一段湮滅而不為世人所知的歷史。
原來上帝曾給諾亞一支權杖,只要在洪水退去後插進土壤,就可以大地回春、萬物滋長,想不到權杖卻陰錯陽差地被小熊貓鉤到了外太空,進入了一個像甜甜圈般造型奇異的星球,在此還有六座奇異城堡,包括電視豆島、智慧村、奧林匹克城,以及黑暗魔域等。
為什麼選擇諾亞方舟為背景?唐智超笑說,自己家住汐止,淹水淹怕了,很自然地把洪水帶入故事中。然而《魔豆傳奇》不是個人的奇想,反倒是整個團隊的集體創作。

年輕、敢拚,大膽揮灑創意,小小團隊,也可以挑戰大企業。圖中坐者為精靈製作董事長唐智超。下圖即為《魔豆傳奇》中造型逗趣的熊貓七勇士。
「因為主角的造型早已設定,那這種型的人該有什麼樣子的個性呢?這樣的個性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又會作出怎樣的反應?」《魔豆傳奇》背後的主力推手之一吳采薇回憶兩年前故事剛成形時的過程。
每逢一週兩次的「腦力激盪」時間,團隊六、七個人擠在一起玩「說故事接龍」,有人質疑,為什麼小熊貓最後不能回到地球?有人擔心面對聖經上的歷史,要如何自圓其說?熊貓一族應該有幾隻?彼此間的關係又該是怎樣的?在你一言我一語中,不時傳來哄堂大笑或嘖嘖讚嘆,當然也有人會大聲嘲弄,「這太遜了吧!」「收回去收回去!」而首席美術設計師古建平就會依著大夥兒天馬行空的想像,即時在白板上勾勒出場景和人物動作的草圖。
「在精靈製作中,團隊永遠擺第一,我們深信一組人的力量一定大過一個人,因此精靈不突出個人色彩,也不鼓勵英雄主義,」吳采薇表示,要在團隊中自在地表達創意,還要忍受別人的嘲弄或批評,甚至被迫放棄或妥協,對心高氣傲的新人來說,往往是嚴酷的考驗,不時會有人賭氣「一整天不跟你講話!」但因為團隊幾位老大哥無論在創作功力上或領導統御上都足以服人,因此負氣離去的倒是不多。

年輕、敢拚,大膽揮灑創意,小小團隊,也可以挑戰大企業。圖中坐者為精靈製作董事長唐智超。下圖即為《魔豆傳奇》中造型逗趣的熊貓七勇士。
藝術工作,創意是一切的根本,也是最可遇不可求的珍寶。創意的來源是什麼?吳采薇發現,除了個人的天分與敏感度外,跑越多地方、經驗越豐富、觸角越廣而又習慣沈思的人,最可能會有源源不絕的好點子。古建平則認為,思考模式不落窠臼,才是創意的要件。
古建平舉了自己很喜歡的一張卡片為例:在人類世界中,黑眼圈總是不受歡迎的,然而一隻美麗的熊貓小姐卻因為沒有黑眼圈而悶悶不樂,最後老大pipi熊教她戴上墨鏡,讓她重拾自信。
「不要怕和別人不一樣,只要有心,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贏得別人的認同和友誼!」最近剛當上爸爸的古建平如此詮釋。
當然,在漫長的故事發展過程中,情節可能一直在原點打轉,也可能走進「此路不通」的死胡同,只好退回去重來;甚至故事雛形出來後,還要交由人在香港的編劇葉紀文寫成腳本,作最後的把關和更改。
這種看似永無止盡的磨合過程,「或許可能折損一兩位『天才』,但卻可以保證這個故事會更受歡迎,更有賣點,」古建平不諱言,正由於精靈核心幹部都具有電影背景,這幾年看到一部部個人風格鮮明、藝術氣息濃厚的國片逐漸淪為票房殺手,終至無人問津,更警惕自己不要重蹈覆轍。

年輕、敢拚,大膽揮灑創意,小小團隊,也可以挑戰大企業。圖中坐者為精靈製作董事長唐智超。下圖即為《魔豆傳奇》中造型逗趣的熊貓七勇士。
除了採用集體創作來增加故事的包容性和通俗性外,網路也是良好的測試工具。《魔豆傳奇》的主角pipi熊和歷險隊成員們在網路推出時大受歡迎,少數留言批評的,還會被別的網友「K」。然而一年前精靈製作畫了另一組卡通人物「CoCoPlay」──四個帶著動物頭套的賤小孩,卻立刻招來網友「好冷啊!」、「去死啦,不要再畫了!」之類的負面反應,人物的後續情節發展自然無疾而終。
唐智超不諱言,精靈製作初試啼聲,就能以《魔豆傳奇》脫穎而出,正是因為評審中有業界代表,他們著重的是「這部作品要賣給誰?」、「為什麼你覺得能賣錢?」在這樣的標準下,刻意集合了各種賣點的《魔豆傳奇》才能獲得高度肯定。
再說,精靈雖小,卻是一個十足國際化的團隊,除了吳采薇是在美國長大的小留學生外,編劇葉紀文是香港城市大學的電影多媒體教授,獨立製作《永恆的凝視》、為精靈奪得另一個獎項的設計師陳上文目前在美國拍片,至於藝術總監曹智偉最近則忙著為精靈的案子「法國台灣藝術節」奔走台北和巴黎間,也是一位極富國際視野的全方位藝術人才。
此外,在國內影視公司紛紛強調以「華人色彩」進軍國際時,唐智超卻對賣弄本土情懷、異國情調、或是「當西方遇見東方」之類的題材興趣缺缺。
就以《西遊記》來說,「在外國人眼中,這不過就是一人、一豬、一猴和一個怪物的冒險故事,和日本的《桃太郎》有什麼兩樣?」唐智超指出,對於必須從零開始去了解這部影片的外國人來說,又要淺顯單純化,又要從中看出文化歷史深度,是不可能的任務。這次《魔豆傳奇》獲得青睞,也是因為評審中有一半是外籍專家,對於不帶文化色彩的奇幻故事接受度特別高。

年輕、敢拚,大膽揮灑創意,小小團隊,也可以挑戰大企業。圖中坐者為精靈製作董事長唐智超。下圖即為《魔豆傳奇》中造型逗趣的熊貓七勇士。
目前《魔豆傳奇》十三集、每集二十二分鐘的腳本都已完成,至於分鏡表等具體細節,目前也已完成了第一集。由於精靈團隊的核心能力是企畫和設計──角色造型、故事發展與場景設定等,因此實際動手去畫、去拍的部分還需要外包。
只是一部完整動畫片的製作成本實在太高,以每集二十萬美金計算,全部成本高達數千萬台幣,實在不是精靈這樣一個小本創業的公司所能負擔的。因此唐智超坦承,截至目前,他還在「逃避」真正拍攝的問題,這個「懷胎」已兩年多、雛形越來越鮮明的孩子,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呱呱落地?恐怕還是個未知數。
為了排遣眼前的膠著與焦慮,讓自己不至於「做白工」,因此精靈製作另外成立了「電視豆公司」,專門進行pipi熊系列產品的各種經營與授權,除了國內與日本的手機動畫下載外,上個月也和大陸電信業者簽約授權。同步在進行的,還有滑板車圖案以及一套六冊的童話繪本等。
小小魔豆快長大由於「電視豆」的定位是從創作者角色轉型為商業化機制,整個公司的事業領域也逐步擴大,一方面跨入視覺藝術創作者的經紀業務,一方面更加強後端的拍片攝製能力。
「我們希望在創意與經營間搭起一座橋,協助原創者做再創與衍伸,」來此不到三個月,有著六年級生積極與自信的「電視豆」品牌授權暨經紀事業部經理林秀璐表示,目前網路上頗受歡迎的可樂王、紅膠囊及萬歲少女等藝術創作者,都已和「電視豆」簽有合約,這種模式在國內沒有前例,但其實卻是國外藝術生態中行之有年、早已運作成熟的關鍵環節。
回顧這五年的顛撲歷程,唐智超用迪士尼創辦人華德•迪士尼的一句話作結論:「且讓我們謹記,這偉大王國始於一隻小老鼠(米老鼠)!」小小魔豆,也期待在眾人辛勤灌溉下,茁壯為一株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