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的北京「柯江會談」再度使台灣問題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雖然會談結果顯示,美國對台政策並未改變,但三怳擛_林頓訪上海時,首度公開申明美對台的「三不」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不支持台灣參與加入以國家資格為限的國際組織,引起我方高度關注。
美國總統柯林頓於六月底率團到中國大陸訪問,並且與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進行高峰會談,針對貿易、禁止核武擴散、台灣問題、西藏問題、國際安全、人權等多項議題交換意見。其中,美國與中共對「台灣問題」的態度,是台灣當局關心的焦點,一般咸認,柯江會談對於台灣問題的討論,將影響台灣前途至深且鉅。
台灣問題一直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美國對台灣問題的態度也影響了台灣海峽兩岸的互動。長久以來,美國對於台灣問題的處理原則,主要是依據「台灣關係法」與「中」美間的「三個聯合公報」,然而面對中共不斷的施壓,加上美國也希望與中共發展新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去年華府柯江高峰會之際,美國對於台灣問題將有「三不支持」的新表述之傳聞便甚囂塵上,因而,此次在中共壓力下,美國是否將公開陳述對台「三不」便成為各方矚目焦點。
在台海問題或是有關「中國統一」的議題上,我國政府一直希望能扮演較主動的角色。外交部長胡志強表示,對台灣有利的做法是,走出以往的三角形互動,化兩岸與美國間的交往為兩條獨立平行線的關係。
中共方面,除了其一貫對台灣進行直接的統戰策略「一國兩制」 之外,亦積極向美國推銷其「限制軍售」、「和平談判」、「一國兩制」的三部曲。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鄭端耀認為,中共「三部曲」的實際做法,主要是希望以限制軍售瓦解台灣心防與外在依恃,並創造中共的絕對優勢,同時經由外交和平姿態,以及美方關切台海穩定的考量,透過美方「鼓勵」與「敦促」台灣和中共展開政治議題的談判,另外,再藉由香港順利回歸的經驗,向美國推銷台灣版的一國兩制,以逐步解決台灣問題。
柯江會談的結果顯示,美國對台灣問題的態度並無基本改變。會談後的記者會中,柯林頓只表明美國將遵循一個中國原則及促進兩岸會談,並透過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柏格的記者會發布新聞稿表示:「對台灣問題,總統再次陳述一個中國的基本原則,即基於三個聯合公報的政治核心,我們不支持台獨、一中一台及台灣加入以國家為參加單位的國際組織。然而,對美國最為重要的是台海問題要和平解決,這是總統特別強調的。」這份聲明卻於稍後柯林頓的上海行座談會中,由其親自提出,這也是首度美國元首在公開場合中說到「三不」。
中共方面,江澤民則只重申中共的立場表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的、最敏感的核心問題,中共希望美方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中」美聯合聲明的原則及有關承諾。
對於柯江會談的結果,我國行政院長蕭萬長呼籲:台灣希望美國能依「台灣關係法」,對台灣保持一貫的態度和立場。他也向國人表示:不能天真地以為台灣的安全與未來可以靠美國,美國與台灣及中共的關係有其國家利益的考量,而台灣的利益只有某些地方與美國相同,我們必須在相同的基礎上加強與美國的互動,讓美國人知道,犧牲台灣利益等於犧牲美國利益。至於,柯林頓後來在上海的「三不」談話,蕭揆則表示「沒有必要」,美國關心中華民國的政策,應該直接與我方會談。外交部長胡志強也說,美國實在不必在此刻重申「三不」政策,這難免對我們的心理產生衝擊,不過衝擊大小應該看我們自己,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民進黨主席許信良亦指出:柯林頓選擇在座談會而非正式外交場合說出三不政策,顯示美國無意加重三不政策政治上的重要性,而只是美國長期一個政策的延伸。不過,「三不」一方面維持美國一個中國的原則,一方面更強硬地緊縮台灣參與國際社會與強化主權獨立的空間。台灣顯然應該以更謹慎、穩健的態度面對台、「中」、美三邊關係。
台大政治系教授高朗則表示,台灣方面必須要注意的是美國如何執行「三不」的問題,這項政策執行的嚴謹與否,將嚴重影響台灣的外交空間。我國政府更應密切注意中共很可能以美國的承諾為口實,任意延伸「三不」的意涵,甚至繼而要求其他國家確認這項原則,藉以打壓台灣的外交空間。未來五到十年,台灣應該與美國及中共維持何種關係才符合台灣利益,應該仔細思考。

試著「走」訪陽明山,大自然沈靜的力量正在等你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