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訂戲台
今年四月,台灣大學幾個喜歡看戲的教授,包括數學系的陳金次、楊維哲、法律系的李鴻禧等,發起了一個以保存古典布袋戲藝為宗旨的社團——西田社。
西田社主要工作有三:蒐集古代彩樓(戲台)及木偶、整理配樂與劇本、灌製老藝人演出錄影帶等。建造戲台,便是他們「開社」以來的第一件大事。
根據統計,光復初期,全台約有四百多個古典布袋戲班,留傳至今的,雖僅有五家,但既有戲班,必有戲台,為什麼要大張旗鼓地雕製?
「戲班的台子因為時常搬運及使用,雕刻不會太細,戲班也多不願花大錢建造,因此,一代比一代粗糙,已漸失古戲台精雕細琢的風韻」,陳金次指出。
古代戲台造型,大致符合中國南方廟宇的建築特色:金碧輝煌的藻樑飛簷、富有意義的細緻雕刻,以及蟠龍石柱,鳥獸蟲魚、傳奇精怪、歷史演義,都被廣泛的應用在戲台上。
戲台的結構,一般可大分為上蓋,底座、柱子、屏等,雕刻則在彩樓、門柱、門楣、窗櫺等地方發揮。匠人們將自己的想像化成刻刀,雕在鍾愛的戲台上,形成千變萬化的奇景,後世很容易就可分辨出年代的不同和藝匠的風格。
雕好許久的菊花,周遭已有蜘蛛結網。這是阿雄師最得意的作品,花苞共有三層,每層都用細如繡針的刻刀雕成。(張良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