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婚姻的頭號殺手──外遇,已成為已婚女性的心頭夢魘,不管是偷腥者、第三者,還是受創最重的元配,都是這場「三輸」戲碼中的犧牲品。到底,外遇為何發生?誰是高危險群?要如何防止?
今年七月,一項由台北市觀音協會委託TVBS民調中心所做的、針對全國婚姻外遇現況的調查報告出爐,推估國內陷入外遇風暴的家庭,高達四十六萬戶,平均每四位已婚婦女中,就有一位擔心先生會發生外遇。
調查還指出,結婚八至十六年的中年男士是外遇高危險群,約佔外遇比例的二成四;緊追其後的是結婚二到四年內的新婚族;另有一成六的外遇是在婚後第一年內發生的,幾乎可以斷言,這些人還沒度完蜜月就準備打起婚姻退堂鼓!
女人當家的新型外遇
追溯起來,外遇絕不是什麼新時代的新玩意,打從有婚姻制度開始,外遇就一直存在。只是以前中國男人可以名正言順地納妾,西方男人可以為情婦一決生死,如今少了這些便宜行事的制度,在一夫一妻、「妻妾不兩立」的情況下,本來應該受到法律保障的妻子,反倒常常敗給第三者,被迫黯然退出婚姻戰場。
近年來,外遇形成一種「社會風暴」,和女性大量就業有關。常為外遇夫妻做諮商的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彭懷真指出,以前男人要找女人,通常只有在「有粉味」的聲色場所才找得到;而今不管職場、應酬、購物,甚至去咖啡廳小坐,到處晃動著異性的身影,「可觸及性」如此高,難怪定性不夠的人容易出軌。
男人外遇不稀奇,稀奇的是越來越多女性也開始追求婚外情。
東海大學社工系教授簡春安早年曾做過研究,發現約百分之十五的外遇是所謂的「紅杏出牆」;隨著女性意識的持續高漲,這個數字還會進一步攀高。前一陣子,某位老牌武俠影帝帶著警察破門抓姦、堂堂空軍上將之妻也因迷戀年輕勤務兵不惜下堂求去,都成為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
除了女性外遇增加的趨勢逐漸成形外,以往楚楚可憐、被多金成功男人「豢養」的第三者形象,如今也已大幅逆轉。
「現代女性有錢有辦法,她們的外遇不是金屋藏嬌,反倒是嬌屋藏漢,」筆名李海的婚姻專欄作家、中時晚報副總主筆彭蕙仙觀察,許多高學歷、高收入、社交活動力強的女人,什麼都不缺,就缺一個能為她趕走寂寞的伴侶,她們有意無意成為第三者的可能性的確存在。
「大家認為男人是性的奴隸、女人重感情,其實許多女人對肉體的依戀並不亞於男人,」彭蕙仙透露。
為什麼會有外遇?
禮教鬆動的現代社會,不分男女,只要有錢、有閒、有機會,都有著偷嘗婚外禁果的蠢動。然而,為什麼有些人會輕易陷入桃色風暴?有人卻可以抗拒誘惑,不為所動?
「外遇不是婚姻破裂的原因,而是結果,」看過太多怨偶的台北市晚晴婦女協會總幹事羅瓊玉一語道破。她指出,外遇者的共同特徵,是早在發生外遇前,婚姻就已出現裂痕,外遇只是偶爾漂過的一根浮木,成為擺脫婚姻苦海的一個助力罷了。
兩年半前離婚的陳美月(化名)十分認同這種說法。早在結婚前,陳美月就察覺自己個性嚴謹安靜,和喜歡熱鬧、定不下來的先生並不相配。不過當時她沒信心也沒勇氣主動提出分手。之後結婚六年,她和先生分別在高雄及屏東工作,一週相聚一次,倒也相安無事。直到先生調回高雄後,婚姻危機才浮現出來。
「我先生愛喝酒,每喝必醉,每醉必夜不歸營,」夜靜更深,陳美月根本不知道老公窩在高雄的哪一個角落?和誰?做什麼?她只能無助地哭泣。「我不在乎先生還愛不愛我,我哭的是為什麼要讓自己陷落到這種人生困境裡!」
為了尋求寄託,陳美月選擇生下兩個兒子。老二出世後,夫妻開始長期冷戰,先生除了喝酒,又開始沈迷賭場,最後在那裡發生外遇。
誰是外遇「共犯」?
「從頭到尾,我沒有怪過我的外遇對手,」陳美月說,第三者的先生是無業遊民,要靠老婆在賭場工作養家;而陳美月的先生雖然好酒好賭,卻是個脾氣溫和、願意做家事的男人。
「我先生睡在賭場,醒了就幫忙跑腿做事;那個女人不會趕他,還會替他還賭債,」陳美月瞭解他們相互需要的感覺。何況,她心知肚明,是她刻意用冷戰和白眼將先生「推」到別的女人身邊的。
「我先生表面上看起來是個新好男人,大部分的朋友完全不知道他有這些惡習;如果我提出離婚,被譴責的將會是我,不是他!」如今想來好笑,要不是這次外遇「所遇非人」,加上第三者的先生一直要求她介入調停,否則她真會高興地將先生雙手「奉送」給別人的!
陳美月的例子不是特例。外遇說穿了就是家裡的「推力」和外面的「拉力」間的對決。許多人自覺或不自覺地用嘮叨、冷戰、貶損、「性罷工」等各種方式「虐待」自己的配偶,無須外遇,婚姻破裂只是遲早問題。
無怪乎部分女權論者認為大老婆和第三者一樣扮演著「終結婚姻」的謀殺者角色;甚至認為有些第三者具有「婚姻潤滑劑」的功效,提供外遇者短暫放鬆的機會,從而保全了一樁不幸福的婚姻。
既然如此,第三者有罪嗎?
「有!」本身也因先生外遇而離異的彭蕙仙認為,第三者罪在「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彭蕙仙強調,夫妻關係縱有裂痕,但如果「你眼中只有我,我眼中只有你」,心無旁騖下,雙方會比較有意願、有心力去修補彼此的關係。第三者的出現,不管表面上「我又沒要求你離婚」的說詞講得多動聽,然而時日一長,外遇存在所引發的擾動與衝突,還是足以摧毀婚姻。
多走夜路必遇「鬼」
外遇免疫力,可以反映出每個人對婚姻的滿意度;與這個因素同等重要的,則是要小心避開某些「險境」,畢竟歷史上只有一個柳下惠,以聖賢的標準去要求另一半是不切實際的。
最近令台商太太聞之色變的大陸「包二奶」問題,就是特定時空下的產物。太多的例子顯示,如果先生單身赴任前沒有經過一番懇談溝通,要想全身而返是很難的。
如今定居上海的林先生,七年前就是因為外遇而離婚。他回憶自己陷入外遇的過程時頗有感慨:「那時候剛來大陸,人生地不熟,白天管理上百人的工廠,一點差錯都不能有,壓力大的不得了,回到宿舍又面對滿室虛空,那種寂寞的感覺,真會把人逼瘋!」
林先生說,要被派到大陸時,太太無心的一句「人不在沒關係,錢一定要拿回來!」讓他心冷了半截;之後孩子寒暑假寧可去日本、去美國,卻不肯到「落後」的大陸探望他,更讓他覺得自己只是賺錢的動物,沒有人在乎他的感受和需要。於是當公司裡的秘書對他噓寒問暖時,他幾乎是立刻「融化」了。
「我不是為自己辯解,只希望台灣的太太能多體貼男人在外打拚的苦處,不要讓她們的先生犯下和我同樣的錯誤!」離婚後在大陸又結過兩次婚的林先生表示。
「征服」與「奉獻」
同樣在大陸經商長達八年的丁耀宗,面對太座「到底有沒有出軌過?」的追問,則會擺出一副無辜表情,宣稱自己得了「暫時失憶症」。不過,看過太多商場友人從逢場作戲到難以自拔,最後搞得家庭、事業和身體都受到重創,他的心頭其實是雪亮的。
「明明知道是懸崖,偏偏要湊上去看美麗風景;看過風景還不夠,又想順手摘一朵小花,」丁耀宗比喻。的確,許多男人太過自信──以為自己技術高人一等,以為自己碰到的是溫柔小花,以為自己「絕不會那麼倒楣、那麼傻」……,結果摔得粉身碎骨後,才發現偷腥的代價竟如此慘痛!
對於男人外遇,台大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則以「權力結構」的角度冷靜批判:台商有錢有地位,自然被大陸女人吹捧著,這和立委與助理、社會名流與仰慕者發生外遇的情形如出一轍,都是「征服」與「奉獻」的情結在作祟。
薛承泰甚至提出預警,如果兩岸經濟此消彼長的情況再延續下去,未來十年二十年,大陸男人來台灣包二奶的現象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
男性氣概不足!
如果說,大陸是容易發生外遇的高危險區,那心理上的誘惑則是無所不在的。
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幸福家庭研究推廣中心主任武自珍以媒體和商業廣告為例,透過女體的展露與色情報導,人們的情慾、肉欲、物欲都被恣意挑動著,產生了一種「原來人生可以這樣有趣!」的錯誤期盼。
在診所擔任護士的李小姐就發現,平日對性事興趣缺缺的先生,在璩美鳳偷拍事件發生後,居然不惜耗資八千元去買一台影碟機,反反覆覆地觀賞。她才驚覺自己多久沒有減肥、打扮,也才對傳媒中的情色感染力有了深刻的體會。
由於「性」的確是部分男人偷腥時的重點,因此晚晴婦女協會開設的婚姻輔導課程中,還特別提醒會員,在閨房內不妨卸下「賢妻良母」的包袱,不必排拒口交或情趣商品,適時地為婚姻注入一點新鮮感和情趣,也可以增加男性的外遇免疫力。
外遇的原因各有不同,然而進一步探究,會發現「外遇性格」其實是一種不健全人格,是一種叛逆和逃避心態。這種觀點,顯然打破了長久以來「外遇是成功男人的象徵」的迷思。
「沒錯,」東吳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指出,根據國外研究,「事業不順、性無能、面臨家庭或人際衝突卻無力解決者,最容易外遇。」換言之,外遇是「男性氣概不足」的病徵之一!
婚姻逃兵
廖清碧推估,台灣外遇如此嚴重,和長期的文化背景顯然脫不了關係。
「漢人社會一向重男輕女,男性從小在媽媽的過度保護下,變得責任感不足,勇氣和意志力薄弱,」廖清碧指出,人際相處不可能沒有摩擦,何況是最親密、最無所遁形的夫妻關係?婚姻磨合所需要的操作技巧和人格成熟度是很高的。
「外遇者就是少了這種成熟度,少了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廖清碧指出,如果男人真的對外遇一無愧疚倒也罷了,如果明知是火坑還要往裡面跳,心裡糾結著自責、迷亂、悔恨、自暴自棄,那就需要當心了。
對這種觀點,彭蕙仙相當認同。彭蕙仙的前夫也是有了挫折就想逃避、放棄的人。當前夫拋妻棄女、與外遇對象結婚,之後又因「二度外遇」再次離婚時,她毫不遮掩地表示對他的失望:「我本來以為你是尋覓到了『真愛』才離開我們的。早知你的愛這麼不值錢,當初又何必多此一舉,害人害己?」
江先生的例子更絕。他的公司在台中、家在彰化,多年「週末婚」的結果,江先生認識了一個歡場女子美蓉,開始「雙人枕頭」的外遇生涯。由於兩個孩子年紀小,太太身體又不好,很少來台中查勤,因此這樁外遇始終遮掩得很好。直到美蓉也生了兒子,不甘心再作地下夫人,竟然半夜打電話去彰化要求「攤牌」後,太太才如夢初醒。
事情曝光後,江先生面臨抉擇。對他來說,太太是大學同學,是帶得出去的體面女人,而美蓉究竟風塵味重,何況他早已厭煩了美蓉的啼哭吵鬧,對多出來的兒子更是無心撫養。
為了報復美蓉打電話給老婆,破壞了他的婚姻,江先生竟然想出一條「妙計」:他和老婆說好,兩人先辦理離婚手續,離婚後再向美蓉表明,自己就是單身也不會娶她,讓美蓉徹底死了這條心。
同時江先生出面認養私生子,再轉手將私生子送人領養,希望一舉切斷他、美蓉,以及私生子間的糾纏關係,最後和太太重修舊好,假裝什麼事也沒發生過!
離與不離千萬難
根據簡春安早年的研究,六成以上的男人在外遇初期,都希望能「腳踏兩條船」。最後會離婚,往往是因為被第三者的眼淚攻勢弄得心煩意亂、露出馬腳;接著被老婆發現後,老婆那種「得理不饒人」的怨怒蠻橫,更令他反感,才會一走了之。到了離婚時,許多男人的心裡只有一個「煩」字可以形容──「當初真是鬼迷心竅,才會愛上這兩個女人!」
當然,外遇風暴襲來時,也有少數夫妻不會責怪對方,反倒會把它當成婚姻的求救呼喊,然後靜下心來,好好將彼此的關係作一番整理,展開美好的「婚內第二春」。可惜這需要雙方(甚至加上第三者)的人格都非常正向、理性而成熟才行,一般人是很難做到的。
再說,儘管研究顯示,有高達八成的外遇夫妻在考量孩子利益的前提下,會傾向選擇繼續維持婚姻,但婚姻專家都知道,「外遇結束後,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本來為了爭一口氣而用盡心力挽回外遇者的配偶,在情敵撤離後,反倒可能將潛藏多時的怒氣一股腦發洩到配偶身上,最後依舊難逃離婚的命運。
至於第三者呢?曾有研究顯示,大約只有五分之一的第三者最後能被「扶正」,由此可知這條不歸路何其遙遠。
同樣的,「外遇扶正後,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外遇進退兩難、左右碰壁的荒謬性,大概是人生其他困境少能比擬的。
拒絕誘惑,活出自我
「第三者的下場往往不幸福,」彭懷真指出。最近大陸上還有一項數據顯示,和外遇者結合的婚姻,離婚風險是一般婚姻的八十一倍!
「這不是道德上的詛咒,而是因為第三者一開始就是別人不幸福婚姻、甚至是不健全人格下的犧牲品,」廖清碧表示。
第三者扶正、正式進入外遇者的生活領域後,無可避免地要開始面對親族同事的指指點點、面對前任配偶所留下的無所不在的影響,同時還要和自己及配偶的愧疚感和羞恥感掙扎。如果前任配偶留有子女,情況將加倍複雜。
廖清碧還點出一個反諷現象。不少外遇男人在離婚前和太太吵得不可開交,不僅不回家、不付錢,甚且暴力相向,為的是把「眼中釘」逼走;然而真正離婚後卻又悵然若失,反倒回頭補償前妻和小孩。
「有人是發現『新人不如故』,還有人是為了保住小孩,不要讓孩子叫別的男人『爸爸』!」廖清碧搖頭大嘆人的自私與無知。
或許,正如彭蕙仙所說,「當激情褪去,會發現和誰結婚都差不多。既然如此,與其摧毀舊居、另起爐灶,何不把精力放在為現有的爐灶加溫加火上?」
拒絕外遇的誘惑,不是為了道德、不是為了配偶,而是為了錘鍊真正成功的自我!
p.020
「三個人的婚姻,實在太擠了,」前英國王妃黛安娜的一句輕喟,令天下多少外遇受害者心有戚戚。
p.022
(李淑玲繪圖)
p.024
私訂終身、私通款曲,外遇是老問題,只是今天更形嚴重。(翻拍自《金瓶梅》,李躬恆提供)
p.027
(李淑玲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