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說執政黨的黨務基金募款不太順利,請問發言人有什麼看法?
——大家要踴躍一點嘛!總不能叫主席向大家伸手要錢吧!現在黨的財務狀況不好,大家「捐款一袋」,就可以「救黨一命」。
什麼時候祝基瀅主任竟然如此誇張地為黨募捐?可別當真,這不過是藝人鄧志鴻又在電視上召開他的政要「記者會」了。輕鬆一下嘛!
或許是誇張,也可能有部分事實。
近來有人觀察到國內政治人物晚上常會儘快結束應酬提早回家,而早進家門的理由倒也非關天倫——他們總要趕在晚上九點半準時打開電視,以免錯過鄧志鴻模仿政治人物的表演。他們都很好奇地期待著——不知道今天「誰」又要召開記者會了?

莊亨岱?陳水扁?許信良?施明德?——不!我是鄧志鴻! (福隆公司提供)(福隆公司提供)
今晚誰開「記者會」?
把政治人物模仿秀正式搬上螢光幕,鄧志鴻算是第一人;節目以記者會的形式進行,他每次扮演一位政治人物,接受台下「記者們」的發問,而問題當然是熱門的時事。
比如說台北縣縣長尤清反對核四廠興建,揚言不惜動用國民兵阻止開工,這時鄧志鴻就會扮成尤清的模樣召開記者會,學尤清的語調說:「我要回去訓練國民兵了!」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訪問韓國時,鄧志鴻又扮成蔣彥士,大談中韓關係;新台幣匯率問題近日又成熱門話題,鄧志鴻當然又成了中央銀行總裁謝森中……。
綜藝節目旨在博君一笑,模仿內容自然趣味橫生,而政黨間敏感的議題、緊張的對立,卻也往往在詼諧笑謔中,讓人暫時放下成見,再作思考。
執政黨中央文化工作會祝基瀅主任談到政界的「鄧志鴻效應」時就說:「最近政界人士聚會,常常相互調侃——小心今天晚上鄧志鴻要模仿你喔!」

王偉忠與鄧志鴻合作無間,每晚在螢光幕上消遣政要。
鄧小平來台?
拜模仿名人之賜,鄧志鴻走在路上,有人喊他「部長」、「主任」,有人叫他「陳水扁」,已然家喻戶曉。有回他在台中美術館前散步,一位「大哥」模樣的人在背後直喊「陳水扁!陳水扁!」鄧志鴻沒搭理他,對方才改口叫「鄧志鴻!」
鄧志鴻本人相當清瘦,但在化妝室裡,他把腰身用衣服撐開,將頭髮梳白,再戴起老花眼鏡,一口江浙國語:「再商量,再商量。」儼然就是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的化身;不一會兒「蔣彥士」脫下西裝,換上一件寫著「耶穌是現代人的希望」的T恤,頭髮整理得看來短些,又不時把「繳稅嘛!大家要繳稅喔!」的口頭禪掛上,咦!他又成了財政部部長王建唌F稍後他又把頭髮後梳加白,兩眼一瞇,加上一口四川國語、一襲列寧裝,鄧小平居然來台開起記者會了?!
尤清在看過鄧模仿他的說話聲調及神情後,也嘆服:「這位鄧先生厲害,我那種高雄鄉下口音,不知道他是怎麼學會的,太像了!太像了!」

如果自己看完錄影會笑出來,就算是次成功的模仿表演。(張良綱)
打破政治神話
其實鄧志鴻並非模仿政治人物的先驅。演員李立群早在七、八年前,就在一些晚會場合中,模仿前總統嚴家淦、司法院長林洋港、前行政院院長孫運璿等多位政要;而近年來政治風氣大為開放,張菲、胡瓜、費玉清等多人都在秀場模仿政要,據說頗受歡迎。
早在三年前,鄧志鴻就已在歌廳等秀場開始他的政治模仿秀。直到三個多月前,在電視綜藝節目製作人王偉忠的邀請下,鄧志鴻才把他的政治模仿秀正式搬上電視。由於王、鄧兩人都有「打破政治人物神話」的想法,於是合作愉快,開始在螢光幕上「修理起政治人物」來了。
一位賣麵的老阿媽看了鄧志鴻模仿民進黨主席許信良談該黨辦理初選的「人頭黨員風波」後,從來不知政治為何物的她,也開始知道,原來在年底大選之前,民進黨還會「自己先選一次喔!」她說。
老阿媽也可以談政治
老阿媽也可以談政治了!這也是王偉忠、鄧志鴻要將政治模仿秀搬上電視螢光幕的原始目的之一。「政治事件、政治人物都是可受公評的」,製作人王偉忠說,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家知道「政治」是什麼?而大家也才會去想自己到底要什麼?
鄧志鴻則從表演的角度來看政治模仿秀。他認為,用輕鬆詼諧的方式「演」一些事件,可讓觀眾多有一次機會,平心靜氣看待一些政治新聞和語彙。
「我的表演一定要有事實為根據」,他透露自己為上電視模仿政治人物,經常要大量閱讀相關報導,以便掌握事件的關鍵。
此外,為求唯妙唯肖,他還會把準備模仿對象的錄影帶反覆觀看,找出他們的特質。「聲音、神態、小動作等若能演到六、七分像,就算可以了」,鄧志鴻表示,如果內容再加上趣味,讓自己演了都想笑,便算是一次成功的表演。而在已模仿過的廿多位政治人物當中,鄧志鴻自己對模仿蔣彥士、陳水扁、祝基瀅、王建唌B謝森中等人最有心得,只要扮這幾位人士,他幾乎是一出場,被模仿的對象就呼之欲出了。
學不來郝院長
儘管已經深得「箇中三昧」,鄧志鴻還是有模仿不來的人。「郝院長那種威嚴的氣勢,我是怎麼也學不會」,鄧志鴻表示,今年五一勞動節時,全國總工會在台北市社教館舉辦一場聯歡晚會,他應邀表演拿手的政治模仿秀,而當時郝院長也在座。晚會開始前,總工會會長謝深山告訴他,郝院長很喜歡他的秀,「不要怕,可以儘量模仿郝院長,全國六百萬勞工是你的靠山」,謝深山為鄧志鴻打氣,不過鄧志鴻最後還是沒有模仿郝院長,「學不來就是學不來」,他說。
除了郝院長之外,也有些人是鄧志鴻「發誓放棄」的,例如被他形容為聲音像「竹子爆裂」的立委林正杰、眉宇中總帶著「悲壯」、「憂鬱」氣質,「一點都讓人笑不出來」的民進黨前秘書長張俊宏、「長得太帥」的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馬英九等人,都因「限於天賦」而無法模仿。
無心插柳柳成蔭
此外也有鄧志鴻自己原本沒信心模仿好,在嘗試後,卻無心插柳卻柳蔭成林的,像仿陳水扁就是一例。「老實說,我原本非常不喜歡阿扁,他實在太兇了」,鄧志鴻說。然而為了模仿陳水扁,他找了一些陳委員的問政錄影帶來看,結果發現陳委員問政內容十分紮實,又具有話題性,細心揣摩後,模仿陳水扁便成了鄧志鴻的招牌好戲之一。
一般而言,這幾年國內政治風氣開放許多,政治人物也多有接受調侃的雅量,祝基瀅就說:「這代表國內政治風氣在進步中。」
祝基瀅說當年自己在美國求學時,經常看到有些藝人在電視上模仿美國總統,當時他就想:「如果有一天國內有人能在電視上模仿中華民國總統,那就代表國內政治環境成熟了。」因此儘管成為鄧志鴻政治模仿秀經常調侃的對象,他仍對此現象相當高興。
陳水扁則認為政治模仿秀,雖未必能反映出真正的政治現實,然而在嘻笑的諷喻背後,卻也提供了政治人物的反思空間,「節目中對我的批判,我是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他說。
能「熱」多久?
政治模仿秀的熱潮正熾,但它是不是會歷久不衰,卻沒有人能知道。
早年也曾在秀場進行政治模仿表演的李立群指出,政治模仿秀只是表演的方式之一,不見得因為與政治有關,就有特別深刻的意義。「其實消遣政治人物的表演,不只是在現代的電視、秀場可見到,民初路邊雜耍也有消遣大帥的內容,時間一久,也就不新鮮了」,他說。
而在「開放」的表象背後,政治人物模仿秀是否就完全沒有負面的作用呢?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講師郭力昕認為,目前很難推測會有什麼正面、負面價值,不過如果觀眾只滿足於這種渲洩的方式,而捨棄正常的政治參與管道,如降低了投票意願等,「這可能對政治參與本身不是個好現象」,他提出另一個可能性。
兩人秀,一人演
今年已四十三歲在演藝圈沈浮十六年的鄧志鴻因政要模仿秀一炮而紅,但它能否就此成為綜藝節目的常勝軍?
不只李立群質疑,就連王偉忠和鄧志鴻本人也不敢驟下結論。「政治秀的題材太花腦筋了,要費很多時間去開發和組合」,鄧志鴻說,如果他在電視上的表演可以撐過半年就算相當成功了。
為突破現有一人「自說自話」的表演形態,鄧志鴻有意開發兩人對話的題材,對立的角色由他一人同時扮演,「等我準備好,那天大家就可以看到我同時扮演陳水扁和陳履安,『兩個人』對國防問題便槓了起來;甚至章孝嚴、謝長廷也可以你一句、我一句地,重演世紀大辯論」,他信心十足地笑道。
請聽大家說
十一年前,在金鐘獎頒獎晚會上,頒獎人高凌風調侃當時的新聞局長宋楚瑜,引起台下宋楚瑜哈哈大笑。這段輕鬆的插曲,電視觀眾卻無緣得見,只因為當時負責轉播的電視公司主管,認為「太敏感」了。
十一年之後,政要們的模仿秀每晚在電視上逗得觀眾開懷大笑。國內政治環境一直在開放中,鄧志鴻的記者會,算是一個相當令人欣慰的指標。王偉忠表示,製作這樣的節目,常有人關心製作群是否遭受任何壓力?「到目前為止,真的沒有過」,他說。
「調侃政要是要告訴大家,政治人物是可以讓大家討論的,在電視節目裡,讓『官員』和大家面對面,聽聽大家說些什麼,而不只是大家聽他們說什麼」,鄧「長官」如是說。
〔圖片說明〕
P.36
透過模仿,將政治人物的言行在攝影棚內重現,常令人會心一笑。
P.38
莊亨岱?陳水扁?許信良?施明德?——不!我是鄧志鴻!
(福隆公司提供)
P.40
王偉忠與鄧志鴻合作無間,每晚在螢光幕上消遣政要。
P.41
如果自己看完錄影會笑出來,就算是次成功的模仿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