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新地景:人與自然的對話
有些單車族繞湖,習慣順時鐘方向走,但這樣的路線比較是「先苦後甘」,因為從水社,經文武廟,往伊達邵碼頭的方向,仍以公路為主,必須人車爭道,對單車族來說,路況較危險。
雖然日月潭管理處也希望能以「二輪四輪」分道為目標,打造一條完整、優質的繞湖自行車道,但由於公路腹地狹窄,恐有困難。今年將先完成松柏崙步道至大竹湖步道間3.5公里的自行車道,其中也有一段是水下施工,算是單車族的好消息。
若想悠閒慢遊日月潭,由北旦段的水社停車場開始,應是最佳起點。一旁的水社遊客中心就設有「捷安特單車休閒服務站」,單車族可在此租借配備有衛星定位系統、甚至造價高達15萬元的小折;依照車種不同,遊客須先以信用卡預刷台幣1萬8,000元~15萬元間不等的租金,還車即退刷(每小時租金約200元),由此即可一路往南暢騎至向山段。
向山自行車道,位於水社壩與明潭出水口之間,視野開闊,景色優美,閑靜宜人。
單車族到此可以稍作休息,順道參觀2010年完工的日月潭新地景──向山遊客中心。此處含戶外開放空間,占地3.3公頃,由兩棟彎曲的建築物(一棟即是日月潭風景區管理處)組成,低矮開闊,屋頂一端延伸至地面,遊客可輕鬆「登頂」,鳥瞰周遭景色,造價台幣3億7,000萬元。
向山遊客中心由日本建築師團紀彥設計,建築風格自然簡約,富有禪味,很能表現出日月潭靜謐而帶有神話般的特質。整體造型很像兩根「迴力鏢」平放在地面,建築周圍也以帶狀水池環繞,將後方的日月潭景色,直接映入遊客眼中,創造出人與自然對話的舞台。
特別的是,建築物表面沒有貼上色彩鮮豔的瓷磚或者洗石子,而是採木紋立面施工法,直接以木板壓製出紋路,深具時尚感,雖是建築物,亦是藝術品,值得細細品味;獲得國內《建築師雜誌》評選為2011年的台灣建築首獎。

碧波萬頃,一彎曲徑通幽的環湖自行車道旅程,仿若在人間仙境一般。圖為北旦段的自行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