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櫥窗談不上什麼「設計」,多半賣啥擺啥,以「應有盡有」的態勢招徠顧客。
隨著經濟的繁榮,設計觀念的建立,以及零售業間激烈的競爭,今天的商店櫥窗,無不講究以搶眼的構圖、出色的燈光、精緻的美工技巧和豐富的精神內涵,來展現商店和貨品特色,吸引消費者駐足。
其中尤以大型百貨公司的櫥窗最為精采,有些甚至可當藝術品來觀賞。
入夏以來,臺北市的商店、百貨公司,紛紛忙著打扮櫥窗。在一日熱似一日的炎夏,他們不約而同地,都以清涼的主題吸引路人與消費者。
西區一家老資格的百貨公司,別出心裁地在櫥窗內設置了泳池,池中注滿清水。著上新式泳裝的模特兒,則斜倚在波光粼粼的池水邊;在豔陽照射下,玻璃上還映著水光,讓人看得真想立刻買件泳裝,也下水活動一番。
一家新潮禮品店,索性除去模特兒的衣衫,滿身漆上紅白二色,戴頂大草帽,也別成一劑清涼。
還有的百貨公司,佈置出滿是風帆的海岸風光,上有男女模特兒,或著泳衣,或披海灘裝,狀似悠閒。
然而,夏天穿衣服的人,畢竟還是比穿泳裝的人多。
東區一家大型百貨公司的櫥窗,展現的是今夏輕鬆、浪漫、瀟灑的服飾,模特兒的裙擺經過特殊處理,還輕揚翻飛,積極傳達著今夏流行的訊息。
另有兩家百貨公司,則以今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為主題。其中一家讓模特兒穿著泳裝,作張弓射箭狀,背後並射出紅、藍二道燈光,恍如希臘劇場的氣氛。
簡單、清爽的夏日女裝櫥窗。(鐘永和)
早期櫥窗以「百貨雜陳」招徠顧客
櫥窗興起的詳細年代雖已不可考,但它成為零售業有利的市場競爭要件,顯然由來已久。
曾經有人打趣道——
莎士比亞說:「窗啊!請你帶進陽光,送出黑暗。」
買賣商人說:「窗呵!請你帶進顧客,送出百貨。」
此話雖屬逗趣,卻點出了櫥窗的傳統功能——介紹商品,以達促銷目的。
早期的櫥窗,談不上什麼「設計」,大多是有什麼、擺什麼:賣鞋的橫七豎八擺上成排的鞋;鐘錶、眼鏡也無非百式雜陳,金光閃閃;服飾店則將流行時裝一套套穿戴在模特兒身上,花紅柳綠好不熱鬧……。
在過去,消費者對於這種意味著「應有盡有」的櫥窗,似乎也就滿意了。它也曾稱職地扮演著「帶進顧客,送出貨色」的職責。
但在經濟繁榮、社會富足,零售服務業競爭激烈,消費者的購買力提高、品味亦隨之提昇後,老式櫥窗於是黯然失色。
圖1:結婚禮服櫥窗,華美而富夢幻氣息。(鐘永和)
反映社會的經濟能力與審美眼光
現代櫥窗講求融合商家的智慧與經營理念,並在迎合顧客對消費的種種需求下,經專業人才精心「設計」出有主題、有意念的櫥窗。這些新式櫥窗設計,藉著色彩、燈光,烘托出層次、氣氛;並以搶眼的構圖、出色的道具、精緻的美工技巧和豐富的精神內涵,來展現商店特色;以吸引消費者駐足。
促銷功能之外,由於近年來國際「企業形象」觀念的導入,櫥窗又適時肩負起展現企業(商店)形象的重責大任。
臺北東區一家百貨公司的總經理說:「櫥窗就像一個人的臉,或是臉上的靈魂之窗——眼睛;櫥窗的語言,就是業者的形象和經營理念。」
「櫥窗豈僅是商家買賣的利器」,名設計家凌明聲進一步指出:「它的精美或拙劣,能直接反映出這個社會的經濟能力和審美眼光。」
在設計家眼中,櫥窗猶如社會審美的「溫度計」。
圖2:夏日櫥窗多半以泳裝為訴求。(鐘永和)
大型百貨公司開風氣之先
在國內,這支溫度計隨著消費水準提高,設計觀念愈來愈受重視,自是指數日高。
尤其從六、七年前開始,一些有魄力、有眼光的經營者,相繼加入大型百貨公司的營運,他們觀念新、重視櫥窗表現、肯列高額預算,並聘請專業人才負責設計與執行,不但推出頗具創意的櫥窗,增加店方聲勢,同時也刺激同業及其他零售業跟進。
如今,「逛櫥窗」幾成一種充滿購物樂趣的視覺之旅。
百貨公司的大型櫥窗之外,我們可看到麵包房或蛋糕店,以卡通人物、動物玩具,佈置成童話櫥窗,柔和的燈光打在油滋滋的麵包或五彩繽紛的奶油蛋糕上,恍若進入童話中的糕餅屋,不知吸引多少孩子們好奇的眼光。
茶葉莊亦喜以造型玲瓏精緻的老人茶具,及味道相若的蒲扇、國畫、麥穗、斗笠、瓦甕,妝點出充滿中國風味的櫥窗。
攝影禮服公司配合美麗的白紗禮服,打上氣氛朦朧、浪漫的燈光,惹得多少滿心是夢的女孩駐足流連。
…………
圖3:黑色合板鏤出中空雙錢圖案,以示「招財進寶」,極富創意。(鐘永和)
爭奇鬥豔,各領風騷
最精采的還是大型百貨公司。他們的櫥窗先天條件較優:面積大、預算高、人才多,容易發揮,且能經常更換內容。但其間也有高下之分。
一般說來,百貨公司對櫥窗的管理大致可分三種方式:一種是完全由公司自行管理、運用;另一種由公司統一籌畫、設計,再主動為每個櫥窗選擇出資出貨的廠商;還有少數百貨公司,將每個櫥窗分別租給各專櫃廠商來處理和運用。
包租方式的櫥窗內容,往往以商品訴求為主,不同廠商之間,難有協調的主題;其餘二種,則多有大手筆的設計可看,能表現出整體美和獨特的創意,也因此大公司間的競爭頗為激烈,企劃人員總是絞盡腦汁、爭奇鬥豔。
大型百貨公司的櫥窗製作,通常在年度計畫之下,由公司內的美工人員,配合季候、節慶、時事話題,或促銷活動,依次更換、推陳出新,俾能在每個商圈中各領風騷。
圖1:陳列男士用品的小櫥窗。(鐘永和)
季節性櫥窗最為常見
季節性的主題,是最常見的表現方式。春夏秋冬四季本是服飾類變化的主要區隔,設計者往往依季節特性、流行色彩、代表的花木,來構想主題,並配合流行服飾,組合成美麗的櫥窗。
最近各百貨公司相繼推出以泳池、海濱風光為背景,穿插風帆、遊艇、椰子樹等道具,而以泳裝為主要訴求的夏日櫥窗,即是一例。
節慶也是櫥窗大顯身手的好題材。節慶時多半放假,中國人又有「送禮」的習慣,這種櫥窗旨在提醒消費者「年節到啦!」——正是促銷的最佳時機。
春節、元宵、端午、中秋、國慶、聖誕,都是節慶櫥窗的重頭戲。但由於這些節日的形象過於固定,設計所採用的主題、道具極易雷同,像春節的獅頭、砲竹、繡幅;耶誕節的聖誕樹、聖誕老人、雪橇,都已成「票房毒藥」。
「設計這種櫥窗,正是考驗企劃者是否有創意的最好機會!」芝麻百貨的陳宏奇很喜歡這種挑戰,他表示;「大家各顯神通,刺激得很。」
圖2:化妝品的夏日櫥窗,以遮陽帽、沙灘為背景,強調出季節性。(鐘永和)
節慶櫥窗考驗創意
去年聖誕,陳宏奇策畫了一個以「森林晚宴」為主題的耶誕櫥窗,他捨棄了一般常用的耶誕樹,改用一排排疏密有致的相思樹枝,漆上白漆,再噴灑保麗龍碎末,整個櫥窗於是瀰漫著雪地風味。模特兒在其間著上銀光閃閃的晚禮服,再以小鹿點出耶誕主題,這個創意果然脫穎而出。
今年春節最搶眼的節慶櫥窗,則出自環亞百貨企劃部副理藍國賓之手。他也沒有採用任何春節常用的傳統道具。
藍國賓大膽以黑色合板鏤刻出巨型如意、雙錢、方勝……等吉祥圖案,再把這些中空圖案,襯在背景漆成鮮紅的櫥窗玻璃上,於是著流行冬裝的模特兒,遂在紅黑之間,展現出一個充滿立體感的空間,相當搶眼。
這個春節櫥窗,不但明顯點出當時流行的紅黑對比配色;並且加上「衣錦還鄉,萬事如意」、「禮尚往來,財源滾滾」……等吉祥主題,模特兒在其中衣履光鮮,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也提醒在外鄉的遊子:打扮妥當,帶份禮物回家孝敬長輩。
圖3:海報和招貼畫櫥窗。(鐘永和)
熱門話題需伺機於先
掌握時機,運用具新聞性的時事、熱門話題,甚至賣座的電影故事作櫥窗主題,也是極為討好的方式。目前芝麻、來來的奧運櫥窗,及去年E.T.、超人櫥窗,皆屬此類。
如能伺機於先、切中要旨,這類櫥窗常能給人會心的親切感。百貨界設計高手藍國賓最擅此道,也曾留下一段輝煌的紀錄。
幾年前的一個颱風季節,他靈機一動,為東區一家百貨公司設計了一組「颱風之夜」系列櫥窗。他在窗外煞有介事地釘上層層防風板,但中間卻挖空一塊,為要引起人們窺視其中的好奇心。
停電了——第一個櫥窗中的模特兒斜躺著,床邊堆滿了閒書,他正就著手電筒讀小說;第二個櫥窗,四個模特兒圍成一桌,在燭光下打起衛生麻將;第三窗中的二個人顯然窮極無聊,互相拿著手電筒鬧著玩;第四個櫥窗卻是個屋漏偏逢連夜雨的可憐蟲,正狼狽不堪地接漏水;壓軸的櫥窗中沒有蠟燭,也無手電筒——赫然是臥房中一對穿著睡衣的夫妻……。
至此,觀看者從好寄轉為會心一笑,自然順著走進公司,想看看這葫蘆裏還賣些什麼藥?
這個櫥窗推出後,在颱風淡季,竟為該公司創下五千多萬元的月績,也在同業間傳為佳話。
圖4:展示新潮復古男裝的櫥窗,以黑白海報烘托出古典風情。(鐘永和)
配合促銷,櫥窗設計令人為之驚豔
此外,配合公司整體促銷活動、特賣,或新商品的推廣,自然也是櫥窗義不容辭的職責。
幾年前,一家百貨公司夏季特賣以「夏一跳」為主題,櫥窗中滿是躍躍欲跳的大青蛙,想法極新。
前年芝麻百貨「夏天裏過海洋」促銷活動,櫥窗也配合得有聲有色。
「夏天裏過海洋」是芝麻百貨一系列攝影比賽、兒童繪畫、夏令營……等當季重要活動。企劃部異想天開,要把芝麻「沉到海底去」!
計畫敲定,先在門口蜷臥一條含情脈脈的美人魚,接著中庭設一潛水艇般的泳裝秀舞臺,然後是天花板上幾千條銀白色的鋁片小魚,隨著賣場動線,在「夏天裏過海洋」歌聲中,遊遍整個百貨公司的屋頂。
櫥窗裏的模特兒則穿上各色潛水衣,氧氣筒、水鏡、魚槍也一應俱全。輕柔的絲綢,是飄搖的海帶、水草;其間並有美麗的珊瑚、貝殼、海星……。暗夾在燈光下的鋁片,經角落上的電風扇一吹,光影折過玻璃,亮光閃閃;透過玻璃上淡藍色膠膜看來,確有水底景觀之感。入夜後,不但吸引了購物人潮,連路過的機車騎士、計程車司機都停下車來一探究竟。效果之佳,不在話下。
圖1:火鍋店在櫥窗中席開一桌,以吸引過路饕餮客。(鐘永和)
第一眼就要引人駐足
「好的櫥窗,必須第一眼就吸引人」,凌明聲表示:「至於吸引人的條件,是:創意、美感、內涵,三者缺一不可。」
凌明聲認為,企劃者如何發揮聯想力、掌握材質、別出心裁地「言人所未言」,予人新鮮和驚喜感,是櫥窗引人駐足的第一要件。他曾看過一個綢布莊,在櫥窗中做出兩個水龍頭,讓對比色的絲綢從中流瀉而下,交融相映,看後至今難忘。
當然,所謂的「創意」,需是第一手的創作才可貴。像臺北西區一家新潮服飾店的櫥窗,雖噱頭百出、引人矚目,可惜由於和日本接觸過密,頗有效顰之嫌。
被視作百貨櫥窗設計一等好手的藍國賓,就是個很能發揮創意的人,他常有出人意表的點子,留下不少百貨櫥窗的經典之作。
藍國賓認為:「和任何一種創作一樣,櫥窗設計者也要對主題有深入的思考、充分的感受,甚至讓自己沉溺在這種感情中,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消費者,引起共鳴。」
但他強調,櫥窗設計中所謂的「感覺」、「感情」,可不是個人曲高和寡、超然特立的冥想,而必須設身處地瞭解多數消費者的心態。
圖2:這家禮品公司的櫥窗沒有背景板,直接可看到內部陳列。(鐘永和)
櫥窗要能領導流行、指引消費
創意之外,櫥窗的美感,則有賴色彩、燈光和構圖相輔而成。
凌明聲指出,搶眼的色彩是攪人目光的利器;燈光能加強景深和層次感,並突出主題;而構圖最好以單純取勝,懂得慷慨留白,意境自高。
至於美麗的櫥窗是否有豐富的內涵,就要看它在吸引消費者駐足之後,是否還能耐人尋味。
芝麻百貨總經理徐莉玲十分注重櫥窗的內涵。她以為,百貨公司是現代人在追求時尚、享受消費的心態下,達成希望、實現美夢的地方。
「櫥窗所要展示的,就是公司為消費者提示的夢和希望。」她說。
芝麻提供的夢和希望,原來是他們的經營理念「領導流行,指引消費」——人們可在此看到流行預告,完成時尚的夢。
蛋糕店以布偶玩具妝扮出俏皮的櫥窗。(鐘永和)
吸收豐富的資訊,才能激發靈感
「芝麻櫥窗中所展示的模特兒,無論服飾、髮型、化妝,一定都是當季流行且高雅的整體搭配。」企劃部副理陳宏奇也強調。
為了達成「流行預言」的任務,使櫥窗「言之有物」、充分表達企業形象,徐莉玲要求企劃部人人都能充分掌握資訊,以對市場需求作深入、準確的分析。企劃部人員除須研讀來自世界各地的最新資料外,還要筆試,同時必須參加全公司每週一的讀書會,研讀各種販售、管理方面的專業書籍。
徐莉玲希望這種扎根的工作,能提供企劃者豐富的知識以啟發靈感,設計出真正「領導流行、指引消費」的櫥窗,達到她所強調的內涵。
圖1:大吉大利的春節櫥窗,多半採大紅色系。(鐘永和)
開放式櫥窗親切、生活化
始終標榜「讓購物成為享受」的永琦百貨,今年在一項「個性主張」的前提下,進行全面改裝。他們很有「個性」地撤去了舊有櫥窗,而將重點投入內部的展示點上,並提出「開放式櫥窗」的做法,在同業中別樹一格。
所謂開放式櫥窗,相對於傳統密閉式櫥窗而言;它的玻璃面或呈斜三角形、或不規則圖形,沒有背景板;雖有櫥窗之貌,但消費者能親手摸到其中陳列物。
「我們希望顧客購物能像回家一樣親切,不但能看得到每樣東西,也摸得到它。」永琦美工陳列課的趙金順表示,櫥窗的表現方式有二種,一種是意念式的,用大片玻璃密閉起來,像看電影,中間隔著一層;另一種是生活化的,玻璃只是分隔範圍的裝飾物,不會排拒觀眾。
「我們不尚抽象的表現,而喜歡在夏天把海灘的沙,秋天把水邊的蘆葦都帶進屋來,近在眼前,像親切的小舞臺,可直接和觀眾作情緒和實質的溝通。」他說。
以耶誕樹為主角的耶誕櫥窗。(鐘永和)
誰知窗中景,在在皆辛苦
無論那一種表現方式,多彩多姿的櫥窗背後,總有企劃人員絞盡腦汁的辛苦。一般百貨公司多半一至一個半月,就更換一次櫥窗設計;這段期間,企劃人員從蒐集資料、刺探軍情、研擬方案……,到找道具、著手製作,每一環節都必須兢兢業業,才可能出奇制勝。
除了不服輸的衝勁,他們還必須「文武雙全」——能坐在會議桌上想點子、畫設計圖,也要能為了道具,半夜上山砍樹、臨時權充油漆匠;最後還得窩在櫥窗裏敲打、黏貼、畫背景;為模特兒穿衣、化妝、……;耍盡百般雜藝。
為了配合公司營運時間,櫥窗製作總在半夜。是時,只見行人稀落的騎樓下,企劃人員三三兩兩,或在窗外口沫橫飛、指手劃腳;或在窗裏灰頭土臉、動手動腳;……往往忙到雞鳴月落,方告就緒。當其他工作人員神采奕奕地來上班,才見企劃人員一個個滿眼血絲回家去。
除了企劃美工人員,臺北市的百貨櫥窗還有一個幕後功臣不可不提。那就是百貨企劃人員中無人不知、無人不誇的「阿波仔」。
圖3:喜氣洋洋的婚禮服務公司櫥窗。(鐘永和)
幕後功臣「阿波仔」
一般說來,百貨櫥窗的製作,多由企劃美工親自動手,但遇上忒過繁雜的木工、金屬工,或電動櫥窗的電路工程,就委託廣告工程行代勞。
「阿波仔」本名陳得庶,雖只小學畢業,但他腦筋靈活,敬業精神高,性情純厚,包攪了臺北市十幾家百貨公司的櫥窗工程。
百貨界還流傳一句話:「只要藍國賓想得出來,阿波仔就做得出來。」藍國賓點子多,常出奇招;但阿波仔極有耐心,很肯花笨功夫,總能做出細緻的成品。他還經常憑著他的電工經驗,「私自」在作品中動些小手腳,例如有回為客戶做電動小鼓手,他忽然靈機一動,在鼓中接盞小燈,小燈隨著鼓棒起落,一閃一滅,真是神來之筆。
阿波仔極鍾愛自己的作品,完工之後,總要再去看看效果。有次他為百貨公司做了三個「心」型櫥窗,其中兩個展示模特兒,一個則通往中庭伸展臺,預備以真人做服裝表演。
阿波仔來到騎樓下張望,也許是當初設計不夠明顯,眼看表演的時間到了,道上卻行人匆匆——還沒有人發現中間那個櫥窗的玄虛。
情急之下,他立刻在櫥窗前指手劃腳,作出驚異狀,還拉住一個路人說:「看,真人表演吶!」路人經他這麼招攬,都探上來看個究竟,櫥窗前一會就擠滿了人,一場服裝秀就這麼精采熱鬧地演出了。
圖4:這個皮鞋店的櫥窗構圖單純、色彩對比強烈,十分搶眼。(鐘永和)
百貨公司外的各類商店仍大有可為
從製作道具的阿波仔、百貨公司企劃部的「拚命三郎」,到觀念新、肯投資的經營者,乃至品味日高的消費者……,環環相扣的刺激下,國內櫥窗美感、創意的「溫度指數」,才能節節高漲。
但就整個經濟環境來說,眼前景況仍嫌不足,尤其是百貨公司以外零售店的櫥窗設計,其實還大有可為。
師大美術系畢業、目前也從事櫥窗設計的劉慶輝表示,經營者對櫥窗正確觀念的養成,與人才的培育,是突破現狀的關鍵。
凌明聲則認為,零售業的競爭,應已由折扣、削價,提昇到講究品質與服務的高水準形象,「很多銀樓、傢具行、食品店……,都可多花些心思,其實也不必花費太大,就可設計出賞心悅目的櫥窗來。」他說。
圖5:讓鞋子走在牆上,這個櫥窗的設計也很別緻。(鐘永和)
確立觀念,培養人才
至於人才的培育,凌明聲表示:「目前國內雖不像國外設有專門科系訓練櫥窗人才,但美工科系多半開有相關課程」,因此他建議,不妨採取「建教合作」方式,一方面解決公司櫥窗人手不足的問題,一方面也可藉此增加學生的實習機會。
凌明聲並期待能提供系列服務的「櫥窗服務公司」出現,集合設計、美工、工程等眾多人才,為一般規模較小的店面作櫥窗設計的整體服務。「畢竟目前對小型商店而言,並無能力、也無必要自聘櫥窗專業人才。」他說。
無論如何,在商業活動頻繁的今天,櫥窗既是代表商店形象的「臉龐」,也是商家與顧客進行「第一類接觸」的媒體,怎樣使人「看上它,就愛上它」,實有賴設計者的巧思與創意。
當然,櫥窗之外,賣場動線的設計、展示重點的陳列,以及售貨員的商品知識、服務態度,也須一併配合。否則引「人」入室之後,卻讓顧客受一肚子閒氣,徒呼「知人知面不知心」,那才是大大的敗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