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事情,未經過比較,還真說不出它改變的程度。
我們在臺灣卅年的建設,不僅經濟、政治、教育、文化、軍事各方面都有可觀的成就,人民生活尤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天天在這裏過日子的人,對點點滴滴、日積月累的發展與進步,接受得十分自然,恐怕不會有什麼特殊的感受。驀然回首,把過去的生活情況與現在做一個比較,必能辨明其間的改變。於是,欣慰、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對未來也因此產生更多的信心與希望。
距今二、三十年前,中央政府遷台未久,百廢待舉,社會不似今日繁榮,國家不似今日興盛,人民的生活也不像今天這樣豐饒、富裕。在這經濟條件普遍不理想的情況下,軍人的生活可能為更清苦些。
中國人不知從何時開始,有了「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說法。民國締造以後,這種說法仍然存在,當時軍閥割據,地方政府坐大,各人、各地所屬的軍隊時而發生爭戰,許多戰事都是起因於維護小我的利益。這種情況下某些軍人的獻身沙場,並沒有崇高的奮戰目標,自然難以產生價值感。在有些地方,家無恆產、又無一技之長的男子就跑去當兵,軍隊裏有吃、有喝、有穿,比在家鄉過的苦日子可強多了,他們多半不會再計較什麼。
入門處的大廳。(曉陽)
好男要當兵,好鐵要打釘
自從黃埔軍校成立,北伐成功,接著抗日戰爭爆發,青年人響應「十萬青年、十萬軍」運動,志願從軍者對於促進國家統一與保國衛民的神聖使命,有較高一層的體認;從軍的意義和價值,提昇到另一境界,且漸為國人所接受。
而後中共作亂,大陸失守,中央政府播遷來台,國軍亦跟隨撤退。當時來台的各路部隊經過整編,縱不免仍有素質不齊的現象,但大家都明白,至此已無退路,勢得協力展開反共復國大業的艱苦奮鬥,否則無以圖存,亦無法對歷史交代。
對國家、對歷史的責任扛在肩上,不容推諉,不容輕忽,國軍也因此產生了堅定、一統的國家民族意識。而百姓對軍人所擔當的保國衛民的艱險任務,自亦給予更多的認同與更高的評價。
軍人所擔當的任務是如此之重,進一步提高素質乃當務之急。政府當局除鼓勵青年子弟投考軍校外,對於軍中補習教育、思想教育、武器配備的更新、日常操演、槍械使用的練習、國防科技的發展……都不斷在加強之中,軍中官兵的素質因此也不斷提高。
在提高軍人素質的同時,政府亦有心調高軍人的待遇。但是當年國家經濟不似如今寬裕,要大幅調整實非易事,只有從加強福利措施先著手。
大型會議廳。(曉陽)
誰說軍人註定要過苦日子的?
現任總統蔣經國先生擔任國防部總政戰部主任和國防部長時,就常和袍澤、僚屬討論這個問題,他說過:我們對軍中弟兄的要求不斷提高,大家在待遇和生活上也有權要求。……誰說軍人就註定非得過苦日子的?擔任的工作這麼重要,常得冒生命的危險,如果不能給大家過好一點,眷屬的生活不得安定,大家又怎麼能安心工作?工作很重要,生活苦哈哈,要建立尊嚴也難!
這種開放、公允的觀念普遍為大家所接受,下一步就是如何把想法化為行動了。
眷村的興建、翻修、福利品的供應、軍人及其眷屬普遍享有醫療保健服務,還有子女教育費、婚喪補助費的發放……等等,都屬福利措施的內容。
接著,國家建設日益發展,經濟漸漸步上坦途,在普遍提高軍公教人員待遇的前提下,軍人待遇開始與公教人員拉平。待遇雖僅係拉平,由於享有的福利較好,軍人及其眷屬的生活已相當安定,甚至比公教人員還要好一些。由於軍人的工作性質特殊,大家都以為這種安排十分合理。
有了合理的待遇,家屬能過安定的生活,當兵不再是件苦事,大家對從軍的意義又能認同,自然容易吸引更多的優秀青年加入軍中。軍中不斷能注入新血,素質自然不斷提高。
每層樓都有像這樣的公共交誼室,可在裏頭看電視、讀報、下棋及聊天。(曉陽)
從供應差旅膳宿,看福利的改善
本文要報導一個例子,這只是軍人福利改善過程中的一個事例而已,但從這個小「點」中,您或可對這些年來我們國家全力謀求進步發展、軍人生活的大幅度改善,由「點」而揣得一個屬「面」的印象。
距今廿多年前,劉中士奉部隊之命,由臺南到臺北出差。軍中給他的出差費一天約舊台幣十七元五角。而當時在臺北最差的旅館住宿,如七、八人一間的榻榻米大通鋪,一個晚上也得要十二元左右,再加上吃飯的花費,這麼少的盤纏實在令人捉襟見肘。幸好他有一位堂兄住在臺北,可以去他家打個地鋪。但即使堂兄再好客,也不能老是叨嚘人家。因此他出差時,偶爾也會去住後火車站一帶的小旅館。小旅館裏的棉被又髒又短,蓋住頭就蓋不了腳,跳蚤、蚊子、蟑螂又多,整夜難得好睡。同時又得提心吊膽地將公文壓在枕頭底下,以防旅館進進出出的閒雜人等。那時候對許多像劉中士一樣的軍人來講,到臺北出差真是項苦差事。
現在奉派出差臺北的軍中官兵就沒有這些煩惱了,臺北的國軍英雄館可提供最佳的膳宿,而且收費極其低廉。
閱覽室中備有各種書報雜誌。(曉陽)
觀光飯店的設備,極其廉宜的收費
國軍英雄館位於中華路、長沙街與延平南路的交口處,在臺北市中心,交通很方便。
走進這幢堂皇的建築,一樓自動玻璃門應步而開,呈現在眼前的,是金碧輝煌、高闊寬敞的大廳。放眼望去,進進出出的旅客均是身著戎裝、氣宇軒昂的國軍官兵。耳畔猶傳來柔和優美的音樂,總櫃台的服務小姐對每位來登記住宿的國軍官兵展開親切的笑靨,令人有賓至如歸之感。向左邊看去,可看到供國軍官兵會客的中正廳,櫃台後方則是常備戰士服務處,來住宿的官兵有任何問題,或是在臺北的眷屬有問題,均可來這裏請求協助。這個服務處也會定期主動拜訪臺北市各軍眷家庭,看看可有需要幫忙之處。
步上二樓,可看到陳列有三萬多冊圖書的閱覽室,住宿的國軍官兵可來此處自修或閱讀書報雜誌。另外還有可以打撞球的康樂室,四間小型集會廳及一間小餐廳。
三樓至七樓為客房部,總計有二百十二個房間,可供官兵六四四人住宿。其中招待上將及貴賓的貴賓室二間,內有臥房、小型餐廳、廚房、書房、浴廁各一間,一天收費才二百元。中少將級單人套房十二間,內有臥室、盥洗室、接待室,收費一百元。上校級單人套房二十四間,收費八十元。中、少校級二人套房卅八間,收費六十元。尉級三人套房六十間,收費四十元。餘均為士官兵五人套房,士官收費三十元,士兵二十元。已退役的官兵也可來此住宿,但需加收費用百分之五十。外島官兵則可享受半價優待。尉級以上的房間都裝有彩色電視及音響設備。每個房間都有單獨使用的浴廁設備及電話。室內色彩以綠色為主,米色或原木顏色為輔,給人清爽宜人、生氣蓬勃的感覺。
國軍英雄館的貴賓室,專門接待軍中邀訪的貴賓及上將級的軍官。裏面寬敞舒適,有臥室、客廳、餐廳及書房。(曉陽)
文康設備齊全,住宿者可從事交誼、娛樂活動
另外三至六層樓都備有公用交誼廳,內有電視、桌椅、書報、棋盤,供官兵休閒聯誼之用。每層樓都設有櫃台,住宿官兵都須佩戴住宿證,櫃台服務人員除隨時提供服務之外,並代為監督往來之人,防止閒雜人等進入,以維護官兵安全。
地下室設有江浙菜餐廳,提供國軍官兵營養價廉的餐宴。
國軍英雄館的服務態度,也是有口皆碑的。該館十分重視服務人員的素質,每位服務員都必須高中畢業,儀態端莊,品行良好,經過筆試、面試,才能進入該館工作。
目前臺北國軍英雄館即是臺北市的軍人服務站。軍人之友社每年都撥款給該站,作為協助戶籍設在臺北市的戰士家屬之用。而該館本身的水電、清潔及人事費用等一切支出,據站長楊中傑少將表示,採自給自足的原則。除每年市府補助新台幣一百萬元外,該館儘量以場地出租、餐廳營業收入來彌補服務性質的客房部的支出。
民國四十年全國工、商及其他民間各界代表組成軍人之友社。意謂著在後方的軍人之友出錢出力,全力支持前方的國軍官兵。最早該社的工作重點偏重捐款敬軍、勞軍,民國四十八年起便帶有服務性質,陸續在全省各縣市成立軍人服務站,主動代為解決戰士家屬的各項問題,使戰士在前方無後顧之憂。並設立國軍英雄館,欲使國軍官兵差勤、渡假時有一價廉、舒適又安全的住宿場所。
於民國四十八年落成啟用的舊臺北國軍英雄館,經過廿年後,無論規模、設備,均已不符實際的需要,軍人之友社乃於民國六十六年籌款重建。民國七十年九月三日,佔地六五七坪的新國軍英雄館,以現代化的堂皇面貌,提供軍中弟兄更佳的服務。
國軍英雄館的貴賓室,專門接待軍中邀訪的貴賓及上將級的軍官。裏面寬敞舒適,有臥室、客廳、餐廳及書房。(曉陽)
軍愛民,民敬軍
多年來,除國軍英雄館之外,軍人之友社確實發揮了軍人之友的精神,提供軍中官兵極大、極多的支持與服務。軍中官兵在感謝之餘,亦常有回報。
比方說,島內夏季常有颱風,往往挾來大雨,難免發生水災,堤防、橋樑、房屋、鐵道……常遭沖毀。在這類災變發生時,往往都是當地駐在部隊充分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日夜不眠地趕工修護,使交通和民生恢復正常。在洪水濤濤中工作或救災,唯有軍中官兵的勇氣、信心與愛心,方足以奏功。
公路、鐵路亦難免發生車禍,有時車輛翻入谷底或水澗,救災極為不易,往往也是當地部隊迅速趕赴現場,展開艱險的搶救工作。
如今社會型態改變,農村人力大量外流,農事操作常遭人手不足的困難。有些農家子弟外出就學、就業或服役,只剩老人留守田園,遇到稻熟之時,忽逢雨季來臨,老農一面祈求雨停,一面心焦落淚,害怕雨再下下去,稻穗抽芽,一季收成就全報銷了。在這焦慮的當兒,國軍官兵的為民助割隊伍就下鄉來了,一家分配十來名弟兄,自帶便當、水壺,絕不接受招待,完全義務地完成收割工作。稻穀及時搶救,堆積滿倉,老農自是滿心感激。
像這樣軍民相處水乳交融的事例,在我們的社會中層出不窮。「軍愛民、民敬軍」並非口號,而是生活中常見的事實。這可能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少見的,也是我們的民心士氣如此高昂的主因之一。為此我們不免十分自豪。
空軍也有他們自己的活動中心。
國軍英雄館的貴賓室,專門接待軍中邀訪的貴賓及上將級的軍官。裏面寬敞舒適,有臥室、客廳、餐廳及書房。(曉陽)
空軍活動中心明朗亮麗
由於原在八德路的舊空軍新生社設立已有三十年,建築、設備均顯老舊,乃於民國六十八年開始建立新的空軍官兵活動中心。
去年八月十四日空軍節開幕啟用的空軍官兵活動中心,是國軍來臺北差勤、渡假的另一個舒適的休憩中心。它座落於臺北市仁愛路與復興南路口,面臨百米寬的仁愛路林蔭大道。
一進入該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燈火輝煌、富麗氣派的大廳。右側有中、西餐廳,左側是舉辦慶典集會、文康活動及電影欣賞的介壽堂。二樓有空軍婦聯分會辦公室、中心本部及交誼廳。三樓是高級將領宴客的虎賁廳。
四至八樓是官兵住宿部,共有六十個房間,一百六十二個床位。室內的色彩以象徵空軍遨遊青天的淺藍色為主,米黃色為輔。房間分類等級與英雄館類似,收費較英雄館貴約二、三十元。但比起外頭觀光旅館一間套房一千二百元以上的收費要便宜太多了。
直屬空軍總部的空軍官兵活動中心,和國軍英雄館一樣,陸、海、空三軍官兵均可前往投宿,不過仍以空軍住宿最多,大約是更有歸屬感吧。上校級以上軍官並可攜帶眷屬同宿。該中心最大的特色,是利用這個好場地,經常主動為空軍及眷屬舉辦各項休閒活動,如定期舉辦象棋、橋牌比賽、登山、旅遊活動、空軍婦聯會的義賣活動、土風舞及方塊舞研習活動、放映電影及舉辦國劇欣賞、每年春、秋兩季還在中心的花園陽台上舉行自助烤肉交誼活動……等,為官兵生活提供豐富、有趣、有意義的點綴。
國軍英雄館的貴賓室,專門接待軍中邀訪的貴賓及上將級的軍官。裏面寬敞舒適,有臥室、客廳、餐廳及書房。(曉陽)
風景幽美的碧海山莊
海軍總部也因鑑於民國四十一年興建的仁愛路海軍招待所過於陳舊,而於民國五十九年在臺北大直另建碧海山莊。一樓是可供一百多人用餐的中餐廳,二樓是客房部,一次可容國軍官兵五十餘人住宿,三樓是高級將領的小型宴客廳及會議廳。
碧海山莊成立已十一年,與目前的國軍英雄館及空軍官兵活動中心相比,交通比較不便,設備亦顯得差一點,目前前來投宿的官兵寥寥可數。但是它擁有前二者所沒有的游泳池,又背山(劍潭山麓)面水(基隆河),近忠烈祠、圓山等風景區,環境之寧靜幽美,為他處所不及。
無論是近鬧區的國軍英雄館,或是臨林蔭大道的空軍官兵活動中心,或是位於市郊的碧海山莊,前來臺北差勤或渡假的國軍官兵均可各取所好,享受價廉、舒適、周到的膳宿服務。這樣,對他們而言,來臺北出差,即使擔負繁重的任務,亦已不再是苦事,而是一種享受。
這是士官兵的五人套房,內有音響及盥洗設備。(曉陽)
尉級軍官的三人套房。(曉陽)
這是將官級的套房,有臥房及接待室。(曉陽)
這是將官級的套房,有臥房及接待室。(曉陽)
新穎、美觀、現代化的空軍官兵活動中心,。(曉陽)
的舊空軍新生社形成強烈對比。(曉陽)
這是它的入口處,可在此向櫃台登記住宿事宜。(曉陽)
交誼室。(曉陽)
這是上、中尉級的四人套房(少尉級與士官長住六人套房)。(曉陽)
這是少將級的套房,內有冰箱、電視等設備(中、上將級的套房另多間接待室)。(曉陽)
是其中的中餐廳。(曉陽)
這是西餐廳,一般民眾也可以來此處喝咖啡或用餐。(曉陽)
其中有一個寬敞的禮堂,可供空軍官兵舉行活動,也常在此舉辦空軍集團結婚。(曉陽)
碧海山莊設立已達十一年,位於台北大直區,附近風景幽美,內有餐廳、游泳池,提供海軍來台北差勤、渡假的住宿處。但由於地處僻靜,海軍官兵更喜歡利用位於台北市中心的國軍英雄館,目前已有些蕭條。(曉陽)
碧海山莊設立已達十一年,位於台北大直區,附近風景幽美,內有餐廳、游泳池,提供海軍來台北差勤、渡假的住宿處。但由於地處僻靜,海軍官兵更喜歡利用位於台北市中心的國軍英雄館,目前已有些蕭條。(曉陽)
碧海山莊設立已達十一年,位於台北大直區,附近風景幽美,內有餐廳、游泳池,提供海軍來台北差勤、渡假的住宿處。但由於地處僻靜,海軍官兵更喜歡利用位於台北市中心的國軍英雄館,目前已有些蕭條。(曉陽)
碧海山莊設立已達十一年,位於台北大直區,附近風景幽美,內有餐廳、游泳池,提供海軍來台北差勤、渡假的住宿處。但由於地處僻靜,海軍官兵更喜歡利用位於台北市中心的國軍英雄館,目前已有些蕭條。(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