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醜小鴨
除了較常見的小水鴨、琵嘴鴨、尖尾鴨……照慣例年年來訪外,一些平常只能在圖片上見到的稀有鴨種,如瀆鳧、花鳧、巴鴨、鈴鴨等,也紛紛在「鳥友」的望遠鏡中出現。尤其難得的是,以往不曾露面的青頭潛鴨,今年也趕上這場盛會,帶給「鳥友」們一陣驚喜,聞訊後紛紛相邀趕到華江橋畔的龍山河濱公園,一睹他們心儀已久的「鴨朋友」。
因為水鴨的繁殖期將至,一隻隻雄鴨都已換好一身鮮豔的繁殖羽;每個鴨種長相不同,鴨頭上像是戴著一張張國劇臉譜,白眉鴨頭上的兩道濃厚白眉,尤其醒目。
除了在水上嬉戲、空中翱翔外,水鴨在台灣停留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填飽肚子、養足精神,然後飛回故鄉,準備繁殖。不同鴨種的覓食方式也各異,有的歪著脖子,在沙洲上找水藻吃;有的將頭伸到水裏面找小魚、小蝦,有的甚至直接將半個身子栽進水裡,只露出了尖尖的尾巴,在水面上搖晃,構成一幅幅極有趣的畫面。
對於一些喜愛自然生態的人來說,不需要跋山涉水,就能夠在都市裡觀賞鳥類活動情形,無疑是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