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字同期發展
另外,它出土於「龍山時期」(距今四千年左右)的文化遺址,多年來學者一直在努力尋找龍山時期的文字,山東、河南曾發現過幾個,但數量極少。丁公遺址發現如此多數量的文字,為龍山人的文明,做了有利的證明。
若從漢字體系來看,將丁公陶文,上與更早期發現的大汶口陶文,下與商代晚期發現的甲骨文連起來,中國文字的脈絡約可勾勒出一個大概。
跟世界文字史比來,兩河流域圖畫式的「楔形文字」,約在西元前三千五百到三千一百年間;象形字成形於西元前三千年,出現句子,則在西元前二千年代中期。
假設中國文字也是在丁公才出現句子,從大體上看來,中西文字體系的發展年代似乎是並行的。但與鄰近中國的日、韓、越南相比,這些地方還未曾發現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字,目前看來,中國文字的發源可能早於東亞各國。
各種刻文的發現與釋讀,只是人們解答文字源頭的嘗試,在歷史悠遠的史前文化中,這些刻文都提供了一部分的解答,而丁公陶文,確也打通一些重要的環節。

就是這位姑娘將文字陶片清理出來,旁立的是她的父親「老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