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由中國台灣,女性早已脫下了昔日躲在閨閣、足不出戶的舊形象,而成為積極受教育、與男性公平競爭、並且參與各種社會服務工作的新女性。她們紛紛投入女警行列就是一項明證。愈來愈多的優秀女青年投考警察或警官學校,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接受完整的專業訓練,成為文武雙全的時代女青年。她們結業之後,都堅定地守在崗位上,與男警們並駕齊驅,共同擔負起保護善良大眾、維持社會治安的使命。
為女性報國打出一條新路
「我認為女性做起事來比男人能幹……但女性要成功,卻要比男人下更多的苦功,費更多的力量。」中華民國女警創始人陳湄泉這麼認為。
話說民國四十年,當時陳湄泉已是國大代表,她和另一位同學聯名呈請內政部分發警務處任用。當時警察工作可以說全是男人的天下,婦女的能力被低估,再加上沒有適當的工作可以分派,那位同學也不願屈就,於是只有陳湄泉不計較職位與待遇,被委任為台北市女警隊長。
離開丈夫,揮別了台中的家,陳湄泉被安頓在台北市警察局大樓的樓上。在那小房間內,只有一床、一桌、一燈。種種實際上遭遇的困難,都不曾絲毫打擊她的信心。陳湄泉一直抱持著一個信念:不做官、不要錢,只要為國家作事。
在既無人、又無事做的情況下,陳湄泉決定自己找人找事。她要以工作的成績,作為自己的理想的證實。她開始設法組訓社會上有志於此的婦女,並逐步展開社會服務工作。她真是在拚命地工作,絕不讓人有任何非議。陳湄泉說,當時她堅決相信,一個人不要錢,又不要權,哪有做不好的事?她決心把女警隊弄出個規模來。
有系統的招訓女警
民國四十一年,台北市警察局正式設立女警隊。雖列有編制,但沒有正式女警充任。陳湄泉就進一步呼籲有系統的招訓女警,台灣省警察學校遂於民國四十四年招訓警員班二十六期共六十五位女生,由陳湄泉任女生隊長。該期畢業的同學,除了少數的四、五位外,其他同學至今都還堅守於警察崗位。
陳湄泉將自己的想法灌輸在這批新血輪身上。她要求她們日後在任何情況下一定要全力以赴,工作成績也一定要比男性強。現任台灣省警察學校女生隊長郄湘華就是當年那六十五位同學之一,她也是陳湄泉的得意門生。郄湘華在民國六十年又參加了中央警官學校舉辦的巡官班,總成績名列五個班的第一。頒獎典禮時,她身旁站了五個男生,而由她代表喊敬禮的口令。
陳湄泉為什麼堅持要闖進男人的圈子呢?她說,國家興亡,不應該光只是「匹夫有責」,婦女也有一份責任。因此她挺身而出,要為「匹婦」開闢一條報國的光明大道。
她認為警察是社會的醫生,社會上無論那一個角落發生病態,都需要矯正和救助,因此警察的工作應該是非常重要的,而擔任警察工作,也就是直接服務社會的一條捷徑。
畢業於內政部警官高等學校的陳湄泉,是該校第一屆十八位畢業的女學員之一。在校期間,因感於女舍監的勗勉,無論生活、唸書都循規蹈矩。當時社會風氣保守,她不太敢和男同學講話,害怕惹人閒話,使人對女學員留下不好的印象。現在每當碰到當時的男同學,他們就會開玩笑地說:「你當時簡直不敢講話,現在怎麼有勇氣到處講演了?」陳湄泉說,因為她有捨我其誰的抱負,她要為女性打江山。

種籽已經發芽、成長
「婦女的事,必須婦女自己呼籲、奔走、奮鬥,才能博得社會的重視與支持。」陳湄泉自謂願作一顆麥子,落在土裡,等待將來開花結果。
台北市女警隊的逐漸茁壯,就是陳湄泉理想的次第完成。回想初創時期,手下僅有一位工友伴隨著陳湄泉,現在已成為有六十一位女警,配備現代化交通設備,擁有巡邏車及摩托車隊的一支受人注目的團體了。而其他縣市的女警隊伍,也已一一建立。
現在女警隊的工作已經走上制度化。目前一般的勤務項目包括有:(一)照顧流浪與迷失的兒童。(二)保護離家出走、家庭破裂或者企圖自殺的婦女。(三)協助偵察犯罪及犯罪預防。(四)執行交通整理、取締違規及指揮疏導。(五)其他臨時勤務派遣。
女警隊勤務分配是這樣的。值班:採二十四小時制,零時至七時為值宿。每天上午八時半起至五時半擔任門衛勤務,值班人員受理報案及會客登記。備勤人員絕對不得擅離職守,每天二十四小時待命,負責照顧流浪、迷失的兒童,受保護中的婦女及接受其他臨時勤務的派遣。巡邏:分汽車巡邏及徒步巡邏。汽車巡邏因應實際需要,每天由早晨八時起至下午六時止分成兩班,在各巡邏線巡邏。徒步巡邏以易發生事故的鬧區及徒步區為範圍,人員都是雙巡,任務除維護沿線治安外,並應注意多做為民服務工作,整理沿途交通,取締違規行人與車輛。節日或周末、星期日,協助影劇院等公共場所的秩序維持、公共衛生的維護及戲票黃牛的取締。

迷童的守護天使
由於女性天性較溫柔且有愛心,因此一般人對女警處理迷童一事大都印象深刻。女警王月桃說,在女警隊保護和照顧下的迷童,為了不讓他們哭鬧,每位女警都會使出渾身解數,不是抱起呵哄,就是自掏腰包買糖果餅乾。一些年紀較長的女警,她們更會習慣性地伸手摸摸迷童的褲子,如果褲子濕了,就會趕快替他們處理。
照顧迷童一直是工作的重點,其中還有過一段小插曲:去年四月台北市女警隊曾受理了一個三歲迷童的看管代理,這個小女孩是羅斯福路派出所在街上遇到的,在一時找不到人認領的情況下,送交女警隊暫時保護。當時正值女警潘素寬值班,這個只會講客家話的小女孩似乎和潘警員很有緣,立刻和她寸步不離,只要一轉眼看不到潘素寬,就大哭大叫喊「阿姨」,直到潘素寬來哄她才停止。那幾天當中隊長只好暫調潘警員的職務為內勤,以便就近照顧小女孩。潘警員為了這個「緣份」,真是累得連氣都喘不過來,當然她並不抱怨,她說:「誰叫我是人民的保母呢?」
女警工作也有危險與刺激的一面,遇到這種場面,女警們收斂了平時的溫柔,露出她們似「盤空的老鷹」般剛性機警的另一面。

有眼不識泰山
民國五十一年一個夜晚,有位標緻的單身女郎在新公園閒盪;忽然,一個黑影竄上來向她搭訕,她瞟了那傢伙一眼,轉身走開。
那個綽號叫「黃鬍子」的歹徒卻不死心,他伸出手,想拉住女郎,說時遲、那時快,那個女郎使出了「老鷹剔翅」的擒拿術把對方摔倒在地,痛得他直叫「拜託拜託,放了我吧……」就在她動手抓黃鬍子之際,潛伏在附近的男警一擁而上把黃鬍子逮捕。這次行動是為了肅清新公園內窩藏的不良份子。而這位身手靈活的女郎並非等閒,她是王者勤——一位女警。
女警為了辦案,有時還得偽裝成各種身份,甚或「身陷囹圄」。那是在民國五十五年三月間,一位罪犯劉番×及她的媳婦被警方逮捕,但始終證據不足,案呈膠著狀態。口齒伶俐的女警員吳美玉被上級命令扮作犯人進了「籠子」。吳美玉表演技巧很高明,她和這婆媳兩人愈談愈投機,婆媳兩人不知不覺間吐露了實情,甚而邀請她入夥。警方遂從吳美玉所發現的線索追下去,終於把這個案件破獲。
許多人以「霹靂嬌娃」、「紅粉金剛」來稱呼女警,都是因為她們工作時識高膽大、勇猛奮力,簡直不讓鬚眉。她們的表現,使得一般人視女性為閨中弱質的觀念,開始有了改變。

身懷絕技、不讓鬚眉
由於工作的需要,女警必須身懷「絕技」。在正式服勤前,她們的職前訓練一定包括了:射擊、柔道、擒拿等課程,並且一直不斷的演練。雖然女性先天上體能較弱,但她們拚命苦練,所以表現絕不後人。第二任台北市女警隊隊長胡道馨回憶說,在她任內,警局大廈曾舉行過四次手槍射擊比賽,其中有兩次都是由女警奪魁。台北市女警隊最近也訓練出三名女子神槍手:鮑靜宜、康幫子及周美宜。她們三人在去年台北市第一屆手槍射擊錦標賽中,分別獲得個人組前三名。
比起一般職業婦女,女警工作真是繁重、辛苦而且危險,工作時得全力工作,絕對無暇分心想到其他的事,並且往往得更早出而更晚歸。女警隊的一位隊員結婚二十年來,沒有一次能在大年夜與家人共進團圓飯的。
一般說來,女警的工作對結婚只二、三年的警員可能會負擔過重,因為家中幼小的孩子需要照顧。遇到這種情形,在勤務的分配上,自然也得顧慮到,儘量予以內勤工作。據估計,女警多半與男警結為終身伴侶,這樣雙方都在警界服務,自然較能彼此體會工作的甘苦,而步調諧和一致。

專業化的訓練
在台灣,培育警察的搖籃有二:一是台灣省警察學校,一是中央警官學校。
台灣省警察學校成立宗旨是為訓練基層警察人員。男女學員皆受訓一年後就被分發至警察單位服務。自民國三十六年起兼收少數名額的女生,以後陸陸續續地招生,迄今總數有三百餘位。
在一年訓練期間,警察學校的課程採學術並重制。術科包括出操、射擊、柔道、擒拿、汽車駕駛等項目。警察學校自設靶場及柔道場供同學練習,學生必須打靶在七十分以上,柔道四級以上才可畢業。女生也是一樣的。
中央警官學校的前身為內政部警官高等學校。自遷台後,有二十年未招收女生,直至五年前才又招訓女生。五年來招訓的女生共計一百零七位。
四年的警官教育類似大學的教育,但除了灌輸知識、變化氣質外,對同學的生活管理尤其重視。所有同學規定住校,過著早上六時起床,晚上十時就寢的規律生活。除了周六、日外,每晚都不得外出,必須在校內參加晚自習。在這種嚴格的鍛鍊之下,使得許多原本弱不禁風的女孩都變得堅強起來。

課程豐富,面面俱到
警官學校的男生不必服兵役,但在開學一個學期後,必須至鳳山陸軍官校受訓三個月。在這段期間,女同學也不得閒著。三個月中的一個半月,學校為女同學安排了軍訓講習課程、出操及家事輔導。此外還有精神講話,邀請社會上的傑出女性蒞校演講,給予她們各方面的指導。其餘的時間女同學必須選擇參加射擊或籃球密集訓練。這個集訓很有成果,今年在台北市舉行的全國射擊比賽中,央警女生射擊隊獲得B組的冠軍,並名列團體組的亞軍。
就女生而言,將射擊、柔道、擒拿等術科列為必修課程,是和一般大學迥異之處。同學們在新奇之餘,莫不抱著認真的態度去學習。
央警在台復校後招收的第一批三十三位女生之一的黃麗卿,在校期間曾代表我國參加在美國舉行的柔道大賽,獲得「柔形之格式」表演賽的第五名。她認為學柔道對她不只是技能的培養,而且是在訓練期間的磨練與掙扎中、在重重的自我突破中,慢慢建立自信。她認為這對她日後待人處事都有極大的助益。

按實際需要招募新生
無論是台灣省警察學校或中央警官學校,都是公費學校。對於招收學生的數目,每年於發出簡章前都要開一個會,預測此期同學畢業時警界將有多少缺額,再決定招收人數。這可說是「考、教、用」合一的制度。
同學畢業後將依成績及志願分派至各個單位服務。台灣省警察學校畢業者為一線二星的警員。中央警官學校畢業者則為一線三星的警官。
報考這兩所學校的同學,必須具有高中畢業的資格。而依照規定,報考警察學校的女生更必須是年齡自十八至二十三歲的未婚女性。受訓一年結業後,女同學在服勤三年內不得結婚。
警察學校女生隊長郄湘華曾對這個規定加以解釋。她說,這是因為過去女警人數少,感於女警培植不易,為了讓她們專注於女警工作,才有這項規定。但現在情況已不似當年,投入了女警工作的人愈來愈多,因此很多人都正向警政署建議,籲請將限制結婚的年限縮短或取消,以免耽誤她們終身大事。

很不容易擠進門
到底社會上對女性從事警察工作的感想如何?這可以從一些小現象,來推測全貌。台灣省警察學校對於報考女生身高的規定,從原來的一百六十公分,升至一百六十二公分。而中央警官學校報考女生競爭之激烈,計算起來錄取率甚至比大專聯考還低。
每當快屆臨考季的時候,在中央警官學校的交通車上就頻頻有人詢問當年簡章出售的日期。一位行政人員說:「每年發售簡章時,我就要破費了,因為有好多親戚朋友都找我要。」
更令人驚奇的是,央警在台復校後招收的第一屆三十三位女生,全都是考取大學的。考上政大公行系而放棄未讀的黃麗卿說,她對警務工作甚為嚮往,一直希望能親自投入,如今總算如願以償。北一女中畢業,曾考取乙組第一志願台大外文系的楊東珠說,她期望自己做一個文武全才的新女性,而擔任警務工作,正合所求。她認為自己的抉擇是正確的,至今從未感到後悔過。

女警工作有實際的需要
社會對女警的需求日益增加,這是不爭的事實。在社會發展日趨開放、複雜的過程中,女性的作奸犯科開始有增加的趨勢,在這方面,男警處理諸多不便,就需要由女警來補此不足。而對於女警生活的督導,必須由女警官負責,這也是央警招收女生的理由之一。
前台北市女警隊長胡道馨說,她投考警官學校不只是因為這是一個「新興的婦女職業」,而且這個工作,開闊了婦女的視界,豐富了婦女的生活經驗,更提供了婦女一條直接報國的途徑。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美國與中共「建交」,每個中國人都義憤填膺,入夜時分,洶湧的群眾由四面八方湧向美國大使館抗議示威。在女警隊待命的十餘名警員立刻動員,在隊長林金枝率領下,趕赴北門,支援男警維持秩序。
二十三歲的侯鳳碧與她同事一樣,每個人都強忍著己身激動的情緒執勤。她說:「看到這種感人的愛國場面,大家都感動得不禁泫然淚下。」

發揮柔、韌的力量
她們擦乾眼淚,更認真地執行任務。在人潮中,她們也曾挨罵,並被推被擠。但她們娓娓道來的勸告話語,蘊含著女性特有的柔情,可能更有力量,更能發揮效果。她們的加入,使得混亂的場面,終於平靜下來。事後她們說:「我們更感覺到自己是與男警完全一樣的警察,而不是嬌弱的、被人哄著的小姐了。」
在國家面臨橫逆之際,女警們更是發揮了她們愛國盡職的情操,她們擔負著與男警同樣困難的勤務,化解了不少可能形成的混亂與危機。她們一致堅定地說:「我們有信心與決心,來迎接任何考驗!任何男警所能做的事,我們都能做!而且我們要發揮女性特有的耐力與韌性,把一切做得更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