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們開放的社會裡,一個人可以隨時變換工作崗位,只要肯用心、肯努力,必能找著一個最適合自己、最能發展自我的工作;然後安定下來,埋頭苦幹,盡心獻力,終得建立自我,富裕了自己,也造福了別人。像今年中山學術技術發明獎得獎人劉興欽的成功,便是一個例子:他認為自己從鄉下的放牛童子,到小學的美術教師,以至成為漫畫家、發明家,除了受志趣的驅使外,社會各界的支持與愛護,是策勵他不斷向前邁進的動力。

這些都是劉興欽得意的發明專利成品。自學機和書玩具,富有教育性,小朋友可以邊玩邊學。免削鉛筆實用價值高。音樂鞋新奇而有趣。
快樂的發明家
在劉興欽的家中,客廳裡簡樸的擺設,似乎和他名成利就的身份不太相和。但壁上懸掛的各種國內外獎狀以及專利證書,卻說明了——他的成就,已不再需要任何物質上的裝飾來襯托。
劉興欽說自己學的教育,是道地的孔子信徒,言下神色儼然。只是話匣子打開後,笑靨一直在他臉上迴盪,尤其提到童年種種,更是眉飛色舞,猶如一名稚子。
劉興欽在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成長,雖然那是個窮鄉僻壤,但陽光山色,水塘稻田,在他童稚的眼中,處處充滿生機,充滿樂趣。摸蚌、捉魚、抓蝦……,是他放牛時的插曲。「塘邊摸蚌是我的絕活」,劉興欽說:「蚌殼中通常有水,在塘邊有蚌的地方,泥土的表面總是比較濕軟,我看準了,往下一挖,一挖就是好幾個;大家都看傻了,哈!我就是不告訴他們竅門。……還有竹筍裏的筍龜子,你見過嗎?紅色的長鼻子,黑色的肚子,抓來折斷腳,插到竹枝上,就只會團團轉,用來做小馬達拉東西,倒是很好的玩意。當時的玩伴對我的小發明,都看得兩眼發直呢!」
劉興欽小時愛玩,卻也常捧起課本,「那時的小學課本,插圖才真叫精美,連我這不愛念書的小孩都愛看。」他說。但他漫畫世界的開啟,是在撿到盟軍漫畫傳單之後,「傳單上的漫畫好玩極了,日軍的南瓜上尉是一頭豬,而受欺凌的二等兵是一隻兔子;人能化成各種動物,真是奇妙!」劉興欽於是拿起木炭,在家裏和教室的牆壁畫將起來,結果招來不少責打;但他總趁大人不注意,又把牆壁當畫布。

這些都是劉興欽得意的發明專利成品。自學機和書玩具,富有教育性,小朋友可以邊玩邊學。免削鉛筆實用價值高。音樂鞋新奇而有趣。
走上繪畫之路
小學時,中學生在劉興欽的心目中非常神氣,大人說:「只要好好讀書,考上了中學,就可以穿漂亮的制服,不用打赤腳了。」劉興欽著實用功了一陣子,考上芎林中學;當時他一面上學,一面幫人殺豬,賺取學費。初中畢業後,繼續升學,以劉興欽的家境來說,是一個奢望。正好,台北師範學校是公費的,又有美術科,劉興欽這鄉下孩子考上了,來到繁華的台北,很刻苦的學教育、學書畫。導師孫立群先生,對他嚴加管教,必須苦練才能好過;但刻苦用功也得到報償,孫老師曾經買了一盒水彩獎勵他。
畢業之後,劉興欽被分發到台北市長樂國小當美術老師,待遇不高,畫的水彩畫也賣不出去,但他還是不改其樂。清苦的生活是過慣了,何況有這樣多可愛的小朋友圍繞在身旁。
但小朋友也有苦惱,沒有充分的兒童讀物可看;怪力亂神的連環圖畫雖然有趣,教育當局又因它們戕害兒童心靈而明令禁止。劉興欽想:「喜歡看圖畫故事是小朋友的天性,單單禁止也不是辦法,何不自己畫些教育性的連環圖書給小朋友看呢?」靈光一閃,劉興欽畫下平生第一部漫畫作品「尋仙記」。「尋仙記」是教小朋友不要看不良的連環圖畫,主題雖嚴肅,畫得卻十分生動有趣。小朋友看了喜歡得不得了,許多老師和家長們也很高興地推薦給小朋友看。良好的反應,使劉興欽確定了漫畫創作的方向:寓教育於樂。

這些都是劉興欽得意的發明專利成品。自學機和書玩具,富有教育性,小朋友可以邊玩邊學。免削鉛筆實用價值高。音樂鞋新奇而有趣。
漫畫作品風靡一時
劉興欽創作好幾部逗趣的漫畫,曾經轟動一時,憨厚有趣的「阿三哥」和「大嬸婆」是他兩部力作中的主角,當時的小朋友們都耳熟能詳。鄉下人進城,總是到處惹人發噱,土裡土氣的阿三哥和大嬸婆在城窘的樣子,有劉興欽自己初上台北時的影子。劉興欽說:「當年我到台北來讀書,下了火車,從後站出來,心想糟了!怎麼還在鄉下,莫非下錯了站,急得想哭,叫了部三輪車說是要到台北火車站,結果車只轉一圈就到了。原來是當時後站和前站的建築相差太大,看起來和鄉下差不多。」劉興欽反芻自己的經驗,用筆繪出,一方面可以使人開懷,一方面也可使鄉下孩子看過「阿三哥」和「大嬸婆」後,有機會進城時,不致像自己當年那樣手足失措。
劉興欽的漫畫當時風靡國內,為了應付各處相邀畫稿的壓力,他只得放下教鞭,專心執筆畫畫;但他始終忘不了鄉土,忘不了學校。「丁老師」和「桃李春曉」是他成為專業漫畫家後,以鄉間學校為背景的漫畫。他說:「這兩部漫畫不完全是自己教學生涯的寫照,但卻是當時生活在我身邊許多人物的縮影。」他刻意的描繪出那可愛的鄉下學校裡,純樸的學生和家長,對老師敬重有加;而老師也安貧樂道地為作育英才獻身。中國人篤實敦厚的特性,在鄉下人身上表現得多麼鮮明啊!

這些都是劉興欽得意的發明專利成品。自學機和書玩具,富有教育性,小朋友可以邊玩邊學。免削鉛筆實用價值高。音樂鞋新奇而有趣。
教育、漫畫、科學相結合
劉興欽的漫畫和科學結緣,是在民國五十年。那時國內正積極提倡科學,報章編輯紛紛要求劉興欽畫科學漫畫。劉興欽回想當年說:「自己雖好玩、愛動、多奇想,但一提到科學這名詞,頭仍不免發脹。和編輯磋商之後,發現生活小常識也包含在科學領域之內,於是便鼓起勇氣走上了新路。」從此,以科學為主題的漫畫「小聰明」,便在「新生報」上連載了七年。七年中,劉興欽為了尋找題材,看了不少知識性的書,氣象學、生物學、機械學等等,都在他涉獵範圍之內,他把這些知識消化後,再深入淺出,並使其趣味化後介紹給讀者。
這是劉興欽把教育、漫畫與科學結合的開始,也是他邁向發明之道的起步。讀者對「小聰明」的反應非常好,紛紛來信請教畫中科學器具的製法。劉興欽於是想到發明的問題,向舅舅陳金淡先生請教,陳先生告訴他:「只要做出別人沒做過的東西,申請到專利,就是一件發明。」
劉興欽一口氣把自己的五件「發明」,送去申請專利,結果都被駁回,原因不是有缺點、不實用,便是同類的器物別人已取得專利。劉興欽說:「這些挫折並沒有使我氣餒,做不好,就再做嘛。」

劉興欽的發明在許多國家都申請到了專利,這是他所得到的各種外國發明專利證書。
初始時趣事真不少
劉興欽的「鴛鴦刷」終於讓他取得平生第一項發明專利。「雙頭夾」、「通風胸罩」也陸續地得到專利權。談到這幾樣發明,笑容又在劉興欽臉上盪開。他說:「發明像生孩子,總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個動聽的名字。誰知道『鴛鴦刷』這名字取錯了。本來我看到阿巴桑洗刷浴盆,過程挺麻煩的,心想如果能把刷子、肥皂、噴水器安在一塊兒,豈不方便得多。誰知上市後,有位先生打電話來和我做有趣的對答:『劉先生,刷子不好用,這麼粗、硬,洗澡時刷在身上痛死人了。』『老兄,你弄錯了,那是給你刷馬桶、浴盆用的。』『什麼?刷浴缸的?怎麼可能?鴛鴦刷,這麼好聽的名字怎麼會是用來刷浴盆、馬桶的?」心心雙頭夾推出後也不討好,有些女士們打電話來抗議:『你不是說夾子可以上下連接嗎?怎麼我衣服洗好,掛起來時用夾子夾,結果這頭連好,那頭就掉,害我得再洗一遍。』不過雙頭夾的名字倒取對了。小伙子看到『心心夾』的名稱和心形標幟,很多買去送給女朋友,一下子『心心夾』就賣光了。」接著劉興欽又提到了另一項發明:「一般胸罩堶掬赤漪O海棉,既吸汗又不容易乾;我設計的『通風胸罩』採用的是質料柔軟的塑膠,有上下兩層小孔的罩網,洗時一抖就乾,穿起來不吸汗又涼快。可是賣得太便宜了,女顧客都不屑買。倒是有不少小朋友利用罩網透水裝置,在河邊撈魚呢!」說完哈哈大笑。

左邊是劉興欽所獲得的日內瓦世界發明展銅牌獎,右邊是紐約世界發明博覽會優等獎。
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這些發明帶來的收益並沒有使劉興欽快樂,在取得「雙合筆」的專利後,他猛然覺醒,自己學的是教育,最關心的就是小朋友,為什麼放下教鞭與畫筆之後,老是跟在別人後面爭逐名利,而不發明些東西,使小朋友受益呢?劉興欽看到不少小朋友留連街頭,沉迷於電動玩具,覺得現在的小朋友,已和多年前的不同,他們不再以玩泥巴、捉小蟲、打水仗、看漫畫書就滿足;要他們從電動玩具邊走開,恐怕勸導禁止都不是積極的辦法,除非能有好的替代品。劉興欽絞盡腦汁,又做又畫,發明瞭第一件教育玩具:「機器人自學機」。機器人是電動的,配合上生動的圖畫卡片,小朋友在玩的時候,可以同時吸收生活常識和自然概念。
劉興欽最得意的發明則是:「書玩具」。書玩具的材料是一塊塑膠板,再配上小鋼珠和珠算子。把圖畫精美的問題卡固定在板上,用杓子取小鋼珠投進問題的洞口,小鋼珠便會通過槽溝,從正確的答案洞口滾出。如果玩的時候,杓子不在正確的答案洞口承接,鋼珠便掉落。答對加分,答錯扣分,分數可用珠算子記錄。問題卡的問題由易漸難,涉及的範圍很廣。劉興欽說:「所有的問題,都是依據編序教學法理論設計的。」這項發明使劉興欽獲得一九八○年紐約世界發明博覽會優等獎。
另一項發明使劉興欽獲得日內瓦世界發明展銅牌獎的是「音樂鞋」。音樂鞋的邊緣設有發音裝置,小朋友可以一面唱歌,一面跳舞,並側著鞋子奏樂配合。

劉興欽在國內所得的各種獎牌。
一切都以小朋友為著眼點
目前,劉興欽的新發明「讀書遊樂器」剛取得專利,正著手改良中。這套用電磁學原理操作的玩具,是以安全教育為主題。
劉興欽今年四十六歲,尚值盛年,從事發明的歲月仍長。他肯定地表示:日後將傾全力在自學玩具的發明上,讓小朋友在輕鬆的遊戲和玩樂中學習。
劉興飲發明的專利品,最大的有海上發電裝置,最小的有曬衣雙頭夾;大大小小的專利國內有一百二十四件,國外也有四十四件,這種成績在中外都是相當可觀的。
劉興欽說,他用心最多的發明是教育玩具,在這方面他很自豪自己擁有三個條件:第一,他學的是教育,比較能掌握兒童心理。第二,他會畫畫,在發明過程中,圖畫的構思,可以隨時與發明意念配合。第三,則是發明的興趣與能力。能力是要努力爭取來的,一個人不可能樣樣都懂,但不禁止樣樣發問。他自己畫過漫畫,幻想特質是有的,但從幻想落實到實際成品,其間並非都是坦途。遇有難題,他會到各處找書參考,也再三虛心向專家請教。

劉興欽在國內所得的發明專利證書。
深幸處在這個環境中
劉興欽很感謝社會提供他一個良好的發明環境。國內繁榮的經濟,使消費者的購買力增加,發明的成品很容易銷出去,所得的收入可以使他安心地從事下一個發明。教育機構把他的許多發明,列為輔導教具,對他來說,是一個莫大的鼓勵。此外,許多識與不識者不時的關懷與鼓勵,更堅定了他繼續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的決心。
劉興欽日常生活很規律,早上五點半就起床作晨間運動。他極愛作戶外活動。他說他最喜歡親近大自然,也很喜歡和青年朋友在一起。
登山、潛水是劉興欽最常做的活動。他碩健的身材,黝黑的皮膚,和山水並列,倒真是一副諧和的畫面!他常以宏亮的聲音調侃自己:「你知道,我剛出生時,父母準備把我送給人家當養子,結果因為『太醜』給『退票』了」說完又是一陣豪爽、開朗的笑。孔子說:「仁者樂山,知者樂水。」從愛山愛水的劉興欽閃亮的眸子中,我們看到了愛心和智慧的光芒。

劉興欽在從事發明以前是一位成功的漫畫家,這是當年他所繪的風靡一時的漫畫作品。

劉興欽在從事發明以前是一位成功的漫畫家,這是當年他所繪的風靡一時的漫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