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發生在紀元六世紀唐代的一件奇事。
李義,淮陰人。父親早死,他侍母親極孝,幾乎可以比美廿四孝臥冰求鯉的王祥。等到母親也死了,李義痛哭哀號,幾至於死;過了一個多月,才將母親安葬。
喪事既畢,李義黯然返家,卻看到方才安葬的母親,居然好端端地坐在家裡。她見李義回來了,趕忙從椅子上站起來,抓著李義的手,哭著說:「兒啊,你埋葬我以後,我又偷偷跑回來了,實在想多陪你幾年啊!」
李義既驚且喜,於是奉養母親,依然如前。母親則叮囑說:「我死而復活,得來不易,如今我既在陽世,你千萬不可以再去祭拜我的棺木,不然我又會死的。」李義當然聽從她的話。
如此過了兩年。一天夜裡,李義忽然夢見母親哭哭啼啼地在大門口說:「我是你的母親,辛辛苦苦將你拉拔長大,何況你父親死得早,我守寡育你成人。而你居然在我死後,從不來祭拜我;還派一隻老狗守著大門,不讓我回到屋裡。你良心何在?如果你再不來祭拜我,老天會懲罰你的。」說完又大哭著走了。
李義大驚,想追回母親,已經來不及了。
天一亮,李義驚醒,滿心狐疑,想著夢中母親的痛心,不禁悲傷從中來。他所奉養的母親見他傷心,問道:「兒啊,今天怎麼神色憂慮,如此不快樂?是不是因為我活得太長,讓你奉養得不耐煩了呢?」
李義哭著說:「母親千萬不要多疑,實在是因為我昨晚作了一個惡夢,也不好對母親說,請您不要見怪。」但是,李義仍然連著好幾天憂心忡忡,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過了不久,李義又夢見母親了。這回在大門口大哭大叫,捶著胸脯說:「李義!你到底是不是人?為什麼這麼不孝?從你葬了我以後,就再也不顧念我,卻在奉養一隻狗,我一定要看看老天怎麼罰你這個不孝子!」說完又拂袖而去;李義仍然追不到她。
天亮以後,李義實在忍不住了,於是偷偷跑到從前埋葬母親的墳前祈禱,說:「我李義那媟|忘記母親的恩惠,那裏會不肯盡人子的孝道?母親在世的時候,兒晨昏定省,奉養母親,未敢怠慢;母親不幸逝世,我悲慟逾恆,幾乎隨您而去。可是埋葬母親當天,您又活著回到家裡,還囑我莫再祭拜。於是我至今侍奉膝前,盡力娛親。可是,為什麼又幾次夢見您大哭著責備我?我如果信了夢中母親的話,恐怕傷害了在家的母親;如果聽從在家母親的話,又擔心夢中母親的話才是實情。老天啊,您明察秋毫,我究竟該怎麼辦呢?」李義說完大哭一場,又誠心祭拜一番才回家。
李義方進家門,卻看到母親神色倉皇,既怒且怨地說:「我是你的母親,因見你孝順,想同你再生活幾年,那裏知道你突然糊塗起來,居然跑到墳上去祭拜我呢?」一語未畢,她倒在地上,又一命嗚呼。
李義真是被弄糊塗了,他延醫無效,像上回一樣,又痛哭了好幾天,才打算再埋葬母親。
他於是前往墳地,挖出原來的棺木,卻看到母親的屍體好好地躺在其中。李義嚇得立刻跑回家,見新死的母親卻變成一隻老黑狗,逃出家門,一溜煙不見了。
孝道,是中國人千年來最被重視的美好特質之一。老黑犬眼見人類享用這般福澤,忍不住也要化身成人,試試頤養天年的滋味。這是唐代的傳奇故事,而孝子李義不以死生易心的做法,現在看來,竟也是一種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