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為後代子孫留下美好樂土,常常只在舉手之勞、一念之間。
到風景區、海濱、湖邊等一切屬於「自然」之地,若能稍加憐惜,順手攜走這些不屬於「自然」之物,讓行囊多添一點點負荷,卻可以減少許多後遺症。
在石頭或樹木上「留言」,真的能成為永恆的「紀念」嗎?隨意棄置垃圾真的可以安心嗎?文明人這種「不文明」的行為,雖然只是小動作,但影響卻是既深且遠。
其他如所謂為增進人類文明生活,而破壞自然景觀的行為,也應在事先進行規劃及變更設計,讓大自然不會被人為力量干擾,如此才能留存美景於千古。

在美國加州(下圖)發現啤酒罐、生日快樂和小叉子等這些「異物」。人們在歡樂之餘,只消費吹灰之力就能順手攜回,但是……。(鄭元慶)

台灣的東北角海岸(右圖)發現啤酒罐、生日快樂和小叉子等這些「異物」。人們在歡樂之餘,只消費吹灰之力就能順手攜回,但是……。(鄭元慶)

台灣南投山區,建築長臂吊車與輸電鐵塔顯得格外突兀。(鄭元慶)

人類在追求文明的同時,常忘了要與自然取得協調,在美國加州沙灘和。

原本清澈見底的河流,受到不當設施的影響而變得渾濁不堪,。(鄭元慶)

連右圖中向有「世界公園」之稱的瑞士,也難逃劫運。(鄭元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