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銷界赫赫有名的黃淑慧,目前是永紅集團、紅典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事業含括房地產、紡織、貿易三大領域,產品行銷全球十二個國家,同時也是慈生育幼院的董事。一天工作十六小時以上的黃淑慧,除了努力推廣產品之外,最勤於公益演講,十多年來巡迴演講二千餘場次,以走過二十年行銷路的經驗與社會大眾分享她最重要的行銷心得──也就是「分享」。
黃淑慧說:「銷售就叫做分享,我們不只是在賣東西,我們是在分享一個理念,分享一個有益於朋友的資訊或產品。」她表示,人從一出生開始,就在銷售自己,銷售、分享就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嬰兒哇哇哭,藉此引起大人的注意;情人節,買束鮮花送給情人,也是在「銷售」;成功者都是好的銷售者。
黃淑慧舉美國微軟總裁比爾蓋茲為例,比爾蓋茲的成功,並非他最會撰寫軟體,而是最會銷售產品,他花了六年時間去拜訪許多陌生客戶,受到無數次的拒絕,走過一段孤獨艱辛的路程,最後才拿到訂單。
在多年的行銷生涯中,黃淑慧深深體悟到「嫌貨才是買貨人」、「任何成功都是用挫折包裹起來的禮物」,所有的銷售幾乎都從「拒絕」開始。在她成立傳銷公司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從事壽險業務,曾經蟬聯新光人壽二十四個月全台業績競賽總冠軍。她表示,自己業績之所以好,是因行動次數比別人多,相對的成功率也就高些,其實她是經常被客戶拒絕的。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為了招攬保單,從下午四點鐘一直談到子夜,心情簡直像坐雲霄飛車,從零談到一百萬、兩百萬、三百萬的業績,到了凌晨三點鐘又變卦降為零。心中五味雜陳,獨自開著喜美車徘徊在台北街頭,不知何去何從。雖然如此,她並不沮喪,反倒愈挫愈勇,甚至去研究心理學,了解到大部份的人在說了五次的NO之後,相對會出現一次的YES,因此她信心大增。
二○○一年中國大陸網民票選五十位最有知名度與影響力的台灣企業家,黃淑慧位居第二十一位。而最讓黃淑慧感到驕傲的是,二○○○年她被北京清華大學聘任為顧問教授,這不僅是該校全世界第二十一位顧問教授,也是獲此殊榮的唯一一位女性企業家。
為何與北京清華大學結下不解之緣﹖黃淑慧笑著說:「只是為了一塊布。」
回憶二十年前踏入傳銷界後,在不斷的自我要求下,她曾經創造連續七年美容保養品個人平均月銷售額二百萬元以上的業績,但在傲人的成就下,她也賠上了健康。從一九八九年開始出現胃潰瘍、失眠的症狀,她就此病了四年,直到一九九三年,有一天朋友拿了一塊布料給她試用,告訴她,這塊布是北京清華大學以奈米技術製成的「生物波活性棉」,對身體有益。黃淑慧將這塊布裁製成內衣,穿了二個月後,胃潰瘍的毛病逐漸好轉,雖然當時半信半疑,覺得不可思議,又做了兩套試試,沒想到身體狀況的確獲得改善,於是在一九九四年一月前往大陸拜訪清華大學教授,希望取得這項技術的代理權。
黃淑慧深信「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為了證明自己能提供良好產品,她到百貨公司試穿了兩百多件胸衣,只為了選樣,再跑去工廠打樣,做成幾件漂亮的樣品,當北京清大教授看到這些美麗的樣品,即刻被她的誠意感動。取得代理權後,她再透過台灣紡拓會的媒合,成功的整合了上、中、下游技術,開發出功能尼龍長纖、功能彈性針織布、功能梭織布等,最後該系列產品終於在二○○一年十一月通過瑞士通用公正檢驗單位及長庚大學物理治療系的嚴格檢測,再經台灣紡拓會的認證,享有最終產品的所有權及使用權。
多年來,黃淑慧不畏艱辛,努力奔赴「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要報答父母親辛苦養育之恩,她服膺巨星成龍講過的話:「有能力報恩的人,就是成功的人。」黃淑慧小時候家境清寒,父親任職於屏東酒廠,每月微薄的薪水不足以養六名子女,母親只好想辦法賺錢,去批購一些南北貨,再騎著小本田機車到各村落販賣。
當時台灣經濟普遍不好,平時吃不起好食品。黃淑慧的母親從外婆那兒學到一種家傳秘方,以許多種藥材燉製成特殊的補品,讓一般人配合冬至時節熬煮雞鴨來補身。每年冬天,母親就隻身來到台北尋找至親好友,靠著他們的幫忙,把貨銷出去,到了春天再帶著賺得的錢回家,陸續添置生活用品,甚至買下一片地,幾年後他們終於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家。黃淑慧每每想到那是母親在多少寒夜,守在別人屋簷下,凍得不停哆嗦,守著火,熬上三天三夜才賺到的錢,便不禁熱淚盈眶,發誓日後無論如何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有能力讓母親過著不虞匱乏的日子。
黃淑慧從小就喜歡唱歌,家裡窮得沒錢讓她學鋼琴,但她卻憑著一副好歌喉,在小學三年級時考上「屏東縣音樂特殊兒童」。為了不增加家裡負擔,大學她報考政工幹校音樂系。一九八四年她以空軍上尉退役,即投入社會最基層的行銷工作,接受磨練、挑戰。如今她終於得以讓母親安享晚年,同時也行有餘力,幫助孤兒及身心障礙者。
她以美國神經語言學家安東尼•羅賓所說:「人們追求成功的原動力,不外乎為了脫離痛苦、追求快樂,」做為她渴望成功的行動力。她也深切希望透過經驗的分享,能幫助更多人達到「成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