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起收藏,許多人總會聯想到有錢有閒者,對所費不貲的古董字畫揮霍投資。但近年來,起源於日本,隨著食品附贈,長寬不超過6、7公分見方的「食玩」,竟以童趣玩具之姿,掀起一股收藏旋風。
同一時間,麥當勞、肯德基等美式速食業者也不斷推出購買套餐附贈玩具的促銷案,引起一陣搶購熱潮。許多大人與小孩排上老半天隊,其實只是為了收集造型可愛的Hello Kitty、或Keroro軍曹玩偶。而7-11等便利超商,則不斷推出購物滿一定金額就贈送迪士尼迷你公仔、哆啦A夢(小叮噹)磁鐵等的促銷方案,讓這股收藏小玩具的風潮,逐漸蔓延全台。
這類袖珍食品玩具,通常統稱為「食玩」。日本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食玩生產消費國,市場規模每年高達六百多億日圓,約合新台幣168億元以上,熱門系列年銷售量可達上千萬隻,相當驚人。
食玩通常以一套包含數隻,抽取購買前無法事先窺知內容物的方式推出,來增加收集的樂趣與難度。食玩風行後,除了隨著食品飲料附贈的玩具外,如今也包括轉蛋(一種放在蛋型膠囊內的玩具),或單獨盒裝零賣的各類袖珍玩具。
原本被認為是小孩玩意兒的食玩、轉蛋,如今在日本最主要的購買群,竟是30歲上下的成年人,而這股食玩旋風,近年來也逐漸在台風行。今年初甫出版《食玩不思議》一書,整理自己收藏心得的葉怡君,便被公認為是鑽研頗深的台灣食玩達人。
飛快的講話速度,加上一頭幹練的短髮,6年級前段班的葉怡君,目前任職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上班時,她是專業認真的公務員,下班後,她則變身為遨遊食玩世界的專業玩家。她戲稱,自己的工作和興趣完全斷裂,唯一相似的是,她用同等的熱情與專注,將興趣當成另一種專業來鑽研。
大學念的是政大中文系,碩士讀的是政大新聞所,她寫「白色恐怖」論文的同時,「一不小心」又考上高考榜首。曾得過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的她,畢業後曾在公視跑過一陣子環保新聞,但因記者工作太忙,找不到時間寫作,才決定回到公務體系任職。如此聰敏、多樣的個人經歷,似乎很難讓人跟刻板印象中,讓御宅族「玩物喪志」的食玩聯想在一起。究竟,她是怎麼和食玩結緣的呢?

「生物系」作品一直是日本食玩大宗。圖為做工細膩的蝦子,及棲息於深海的燈籠魚食玩。
世界的延伸
小時候,葉怡君其實不大喜歡在玩具堆裡打滾,對洋娃娃的興趣也不大,反倒對閱讀一直情有獨鍾。她與食玩的偶遇發生在2001年,某次在台北東區進口玩具店的櫥窗裡,偶然瞧見日本玩具廠商「海洋堂」出品,以童話故事《愛麗絲漫遊仙境》原版插畫為藍本所出產的系列食玩,讓身為書迷的她,眼睛為之一亮。
這套食玩一組18隻,當時標價新台幣兩千多塊,她覺得還算負擔得起,就買了下來,從此之後,她就像掉進兔子洞裡的愛麗絲一樣,慢慢墜入了收藏食玩的無底洞。目前,她的食玩收藏量高達上千組,因為數量太多,無處擺放,只好都收在盒子裡;她戲稱自己就像古早時代的皇帝一樣,坐擁一堆後宮妻妾,卻只能每隔一段時間,依序拿出來把玩欣賞。
食玩產品裡,其實很大部分是卡通動漫的系列作品,但葉怡君的切入點和動漫族不大一樣。喜歡閱讀的她,把自己珍藏的食玩視為「書的延伸」,「而書對我來說,又是世界的延伸;因此收集食玩,就像在收集一個個小世界一樣。」
她特別留心收集的「小世界」,主要集中在神怪傳說方面的「妖怪系列」、庶民懷舊風為主的「日常生活系列」,以及自然環境為主的「生態系列」等,因為「這些食玩都可以看到袖珍世界背後的文化特色,」她說。

懷舊電影院建築食玩。
袖珍魅力
日本文學裡,一直有著妖怪故事的傳統,這些神怪就像人性的鏡子,映照出凡夫俗子日常生活的陰暗面。在食玩世界裡,「妖怪系」的作品多以怪奇中帶些逗趣色彩的擬人化方式呈現。1960年代以降,出身鳥取縣的漫畫家水木茂,以結合民間妖怪傳說的少年漫畫《鬼太郎》聞名於世,玩具業者便曾發行過108種《鬼太郎》妖怪食玩,轟動一時。
2005年日本愛知博覽會時,主辦單位特別選取12種最受歡迎的《鬼太郎》妖怪食玩重新「復刻」,並搭配量身訂做的木頭妖怪屋,在博覽會現場限時限量販售。由於機會難得,葉怡君當時把這一套頗具份量的套裝食玩,從日本千里迢迢扛回台灣,「累到差點要了我的命,」她打趣地說,「不過一切都是值得的!」
刻工細緻、塗漆模仿古味的這套食玩裡,不但可以看到穿著木屐的鬼太郎打棒球、眼珠爸爸躺在碗裡泡湯,甚至還有水木茂坐在地上構思漫畫情節的玩偶,原本應該面目猙獰的妖魔鬼怪,卻刻劃得彷彿鄰家孩童那般調皮可愛。
跑過環保新聞的葉怡君,也很心儀自然生態食玩。例如隨著日本廠牌Suntory天然水附贈的「高山的花鳥」系列,是將歐洲阿爾卑斯山的生態系裡,各種珍奇生物景觀,例如長鬃山羊、白鼬、戴菊鳥等,做成維妙維肖的飲料瓶蓋,附帶說明裡,並詳細載明了學名、尺寸、棲息地、覓食習慣等專業知識,寓教於樂。
日本食玩對生物世界的著迷,不只侷限在眾人熟知的可愛動物上,更反映在一些鮮為人知的冷僻主題裡。例如曾有廠商推出造型詭異的深海動物系列,包括罕見的燈籠魚等。甚至連只存在於神話或傳說中,或科學家想像出來的「幻想動物」,都被他們詳加考據,煞有其事地做成食玩販售。

維妙維肖的糕點類食玩,令人食指大動。
懷舊風情
食玩,是現實世界的縮小物,但造型與細節再怎麼「擬真」,這些微妙小物,都還是缺乏生活中的實用性,只能拿在手上品味把玩。但對葉怡君來說,食玩的「價值」,就在於它「不能用,只能想」,因此得以召喚出某種私密的氛圍,治癒忙碌緊張的現代生活裡,無所不在的生活壓力與功利節奏。其中最具有這類「療癒」色彩的作品,莫過於「懷舊系」的食玩了。
只見她拿出一套少女用的迷你書桌,上面不但有著機關巧妙、可以自由開啟的抽屜隔層,桌上還擺滿了各種袖珍版的書房用品,舉凡削鉛筆機、筆記本、地球儀、膠帶、鬧鐘、撲滿等,都一應俱全;桌上的檯燈裝上電池後,也能真的發光;書桌側邊,則擺著小學生的紅色書包,以及許多女生共同的甜蜜回憶──「Kiki & Lala」手提袋。
這組甜蜜夢幻的懷舊書桌,是葉怡君將好幾組不同廠商、不同系列的文具書房食玩,發揮創意自行「混搭」而成。而在另一組「櫻桃小丸子」的上課系列裡,她不但把全班所有小朋友都收集齊全,還向玩具佈景廠商訂做了教室的黑板、窗戶與外牆,「看起來,就更像小時候我們上課的情景了,」她得意地說。
將食玩「混搭」,一直是不少玩家進行創作的方式。例如有人就把近年來最走紅的卡通「Keroro軍曹」食玩,擺在另一組鐵道模型公司出品,以日本「昭和時代」懷舊街景為主題的食玩裡,取名為「昭和風格的Keroro軍曹」,獨具韻味。
葉怡君也曾把自己買到的各種懷舊房舍、鐵道、街景等,自行組合成一個虛擬小鎮,裡面不但有等公車的人、兜風的情侶等,還有電影院、理容院、郵局、文具行等各種房舍,是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聚落。
懷舊,有時帶來的是濃濃的鄉愁。日本四通發達的鐵路系統,使得每地都有特色獨具的火車便當文化。飲料商看準這個現象,推出隨茶附贈的「火車便當食玩系列」,總共有日本24個地區的鐵路風情,食玩上方是該地區的地方風景,下方則是在地特殊的火車便當,只有便當旁的茶飲料,是每個車窗旁唯一不變的物品。這套食玩推出後十分轟動,勾起許多日本人思鄉的情緒,目前在網路拍賣市場上十分罕見,全套市價約新台幣2,400元,是原價的3倍以上。
2001年的新世紀初,日本廠商推出「懷念20世紀」系列食玩,內容包括各種電器用品、卡通人物、交通工具等,甚至連藝術家岡本太郎設計、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展出的「太陽之塔」,都網羅其中。濃濃的古董味,卻在新時代引發轟動,年銷售量超過一千萬組。
葉怡君認為這類訴諸懷舊情趣、召喚鄉愁的食玩,反映出現代社會中,年齡的界線逐漸模糊,大人也能收集一些具有趣味、回憶童年往事的玩具,作為生活調劑,而且一般人都負擔得起。

從日本袖珍食玩裡,收藏家葉怡君發現了新世界。
小小世界學問大
葉怡君表示,雖說食玩不貴,但當公務員的她在「全盛期」時,每個月也常動輒花上新台幣一到三萬元買食玩,「剩下來沒什麼生活費,幾乎是不吃不喝了。」即便現在,每個月還是很容易在不知不覺間,花上超過六、七千元在這些小玩具上。
長輩有時看到滿坑滿谷的食玩,也會忍不住「唸」她到底有沒有存錢,不要老是買這麼多「有的沒的」。自從出了《食玩不思議》後,長輩才改觀,笑稱她收集那麼多玩具,原來都是為了寫書啊,果然「讀書的小孩不會變壞。」
對她來說,食玩不只是「玩具」,更是自己寫作的延伸。大學時代才學日文的她,為了接觸更多的食玩資訊,才努力加強自己的日語功力。而在新作《妖怪玩物誌》裡,她書寫了自己閱讀日本神怪傳說的心得,並輔以長年來收集的妖怪食玩,圖文並茂的內容,在書市裡飽受好評。
台灣的食玩迷,近年來逐漸增加,年齡層也越來越高,但本土生產的食玩系列,卻一直數量有限。葉怡君認為,台灣能否在品質上精益求精,注重細節,會是最大的成敗關鍵。食玩文化能在日本竄紅,主要與東瀛文化裡,那種不斷琢磨細節、精益求精到近乎「神經質」的民族性有關。
例如日本出品的懷舊電器食玩,不但追求外貌神似,裡面甚至還有「處分品」的貼紙,讓玩家模擬電器行拍賣展示品的感覺,盒內甚至還有這個虛擬電器的使用說明書,包括要用幾瓦電、正確的擺設方式,以及安全事項等,令人嘆為觀止。
日本食玩之所以成功,除了在品質上維持水準,創意上不斷推陳出新外,也藉著量產將價格壓在合理範圍內,並維持商品的稀有性,因此能夠在玩家間引起話題、掀起熱潮。尤其像食玩的「隱藏版」,是不表列在外盒包裝圖示上的超罕見品,由於非常難抽,常讓收藏家又愛又恨。但若有緣買到,「想想自己有,別人沒有,那感覺還蠻爽的!」
對玩家來說,自己的收藏裡彷彿永遠少了幾樣東西。葉怡君的收藏中,便有一套十分罕見的日本電玩《白詰草話》美少女轉蛋。這套食玩是由食玩大廠「海洋堂」的造型師設計,當初只在東京與大阪的指定商店裡販售,開賣一個半小時內就全部賣完絕版,後來想要的買家,就只能在網路拍賣上任由賣家「宰割」。
這套食玩最貴時,一隻可以賣到台幣1300元左右,是原價的二十幾倍,葉怡君在日本的拍賣網站上買到8隻,目前還缺4隻才收齊,是她心目中的夢幻逸品。現在整套12隻的《白詰草話》,已經被炒作到新台幣2萬5000元左右,「所以每當我手頭上有閒錢時,就會上網注意一下。有時行情終於跌了,自己卻剛好手頭很緊,實在很怨嘆。」

日本愛知博覽會發行的《鬼太郎》妖怪系列食玩。由左而右依序為吹笛的鬼太郎、碗中泡湯的眼珠爸爸、特製的木頭妖怪屋,以及鼠男與雨傘怪。
無用之物,方有大用
訪談尾聲,葉怡君的手機突然響起,電話另一頭的友人詢問她要不要買「超市」跟「漢堡」。聽起來很超現實的「採購案」,在食玩世界裡卻是稀鬆平常,只要花些小錢,你也能成為坐擁郊區豪華別墅的大富豪,或主持傳統廟宇的老廟公。
有些人總會以實用主義式的態度,將食玩鄙視為浪費錢的「無用之物」。但對這些為食玩付出熱情的玩家來說,每套作品背後,都是一個個秩序分明、自成系統的小宇宙,自有其無法言明的神秘奧妙蘊含其中。正如莊子所說,「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對葉怡君而言,這些無用之物,方有大用,絕不可等閒視之。
對於想要進入食玩世界的新手,葉怡君建議最好先看到實物再買,因為宣傳照常因攝影美化,而與實物不盡相符。而食玩的良莠與否,主要可以細究它的外型是否精緻、顏色有無偏差,表面的接縫線是否平滑柔順,沒有粗糙突出等瑕疵。此外,多留意食玩廠商的官方網站,多逛實體玩具店及網路拍賣,多注意相關的食玩情報誌,貨比三家不吃虧,都可以減少當冤大頭的機率。
食玩轉蛋裡的說明書與盒子,就像是血統證明書一樣,上面記載著生產公司、年代、製作方式、背景細節等相關資料等,應該一併保存收藏,盡量不要丟棄。尤其近年來日本比較熱門的食玩商品,坊間不乏仿冒假貨,從說明書與盒子的細節檢查,是辨識食玩真偽的方法之一。

舊式的書桌上,擺著琳瑯滿目的懷舊文具,這是葉怡君將好幾組不同廠商出品的食玩「混搭」而成的少女書桌組。

從日本袖珍食玩裡,收藏家葉怡君發現了新世界。

葉怡君漫談食玩現象的《食玩不思議》,及書寫妖怪文化的《妖怪玩物誌》,將收藏食玩提升到文化觀察的高度。

丟下銅板,轉個兩圈,一顆轉蛋應聲滾下,滿心期待,扭開蛋殼,才知是否抽中想要的寶貝,這是轉蛋的樂趣所在。

隨飲料附贈的火車便當食玩。

從日本袖珍食玩裡,收藏家葉怡君發現了新世界。

「生物系」作品一直是日本食玩大宗。圖為做工細膩的蝦子,及棲息於深海的燈籠魚食玩。

日本愛知博覽會發行的《鬼太郎》妖怪系列食玩。由左而右依序為吹笛的鬼太郎、碗中泡湯的眼珠爸爸、特製的木頭妖怪屋,以及鼠男與雨傘怪。

華人飲食文化中的「滿漢全席」,也被日本食玩廠商相中。

從日本袖珍食玩裡,收藏家葉怡君發現了新世界。

日本愛知博覽會發行的《鬼太郎》妖怪系列食玩。由左而右依序為吹笛的鬼太郎、碗中泡湯的眼珠爸爸、特製的木頭妖怪屋,以及鼠男與雨傘怪。

從日本袖珍食玩裡,收藏家葉怡君發現了新世界。

從日本袖珍食玩裡,收藏家葉怡君發現了新世界。

Suntory天然水附贈的「高山的花鳥」系列,將阿爾卑斯山生態系裡的動物製作成食玩。

台灣頗受歡迎的卡通《哆啦A夢》(小叮噹)食玩。

從日本袖珍食玩裡,收藏家葉怡君發現了新世界。

舊式的書桌上,擺著琳瑯滿目的懷舊文具,這是葉怡君將好幾組不同廠商出品的食玩「混搭」而成的少女書桌組。

來自東瀛的食玩文化,如今已是台灣玩具店的常見風景。

Suntory天然水附贈的「高山的花鳥」系列,將阿爾卑斯山生態系裡的動物製作成食玩。

從日本袖珍食玩裡,收藏家葉怡君發現了新世界。

從日本袖珍食玩裡,收藏家葉怡君發現了新世界。

這套食玩是趣味漫畫《Keroro軍曹》裡,來自「K隆星」的外星小隊,潛伏在地球人住家底下的祕密侵略基地。

迷你版的烤麵包機與咖啡機。

從日本袖珍食玩裡,收藏家葉怡君發現了新世界。

《櫻桃小丸子》課堂篇食玩。為了搭配場景,葉怡君請專人訂做教室的牆壁窗戶。

日本電玩遊戲《白詰草話》的美少女食玩,全套12隻,目前單隻市價在新台幣1,30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