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硬碰硬」?
「但這並不意味國產品與韓貨競爭後還能『擴充地盤』,而是沒有硬碰硬地對上」,國內一位家電業者說。
細數我國家電出口項目,前三名依次為收錄音機、彩視及電扇;韓國的外銷主力則為微波爐、錄放影機及彩視,競爭層次不盡相同。這個現象透露出的訊息——我國技術水準有落下風跡象,才是真正值得憂慮的。
我國電子業的技術水準一向領先韓國,在民國七十一年元月所出版的「產業金融」曾比較兩國發展,認為就整個電子工業言,我國的生產規模,技術引進開發,乃至於輸銷量值皆較韓國高;現在從出口項目來看,是否意味此一優勢已不復存在?何況,同類產品韓貨的售價還低於國產品。
「影響成本的因素很多,除了產業的技術能力外,生產規模的大小、當地工資的高低,都是要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昭明指出。
一位國產家電的業者則抱怨,專就國內市場而言,韓國就大了許多,而韓國的廠商家數又比我國少得多。他認為,影響成本的主要因素,就是人家「量產」,而我國沒有。華南銀行的產業調查報告也認為:韓製的彩視屬大量生產,使我國無法與之競爭。
所得高的不利影響
「韓國現在的技術水準或許還沒有超越我國,但如果韓貨挾較便宜的售價佔有市場,長期看來,受到打擊的我國產業,技術水準將漸漸被拋在後面」,聲寶公司杜德功憂心忡忡地說。
由於家電產品不僅是「技術密集」的產業,也是「勞力密集」的產業,因此勞力成本對整個生產成本也有重大影響。
我國國民所得約為五千美元,韓國則為三千美元;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我國工資高於韓國。經濟部次長李模警告:「面對韓國的低工資優勢,國內如果產業升級不做好,終究要吃虧。」
微妙的是,我國個人所得遠高於韓國,儲蓄率也約達百分之四十,還有大量外匯,資金上遠較韓國充裕,但廠商投資以改變企業體質的意願卻不高;與韓國不惜引入外債,大規模發展電子、汽車、資訊等工業的情形,成強烈對比。
王昭明簡單明瞭地指出,國內企業所以不思改變,是因為以目前的方式仍有利可圖;或許這是中小企業的優點,常常可以藉快速靈活的調整,掌握有「利」之機,但「前瞻性」眼光則嫌不足。
山雨欲來風滿樓
瞻望未來,由於我國與韓國都不是科技先進國,長久以來的技術發展一直仰賴他國;並且二國之間的關係,不論競爭或者互補都將更形密切,因此適當的產業國際策略更形重要。
這方面韓國家電業也已積極地展開行動:自日本引進科技、將工廠移往中國大陸。既利用大陸低廉的勞工,又有當地廣大的市場吸納產品。
最近,韓國「三星集團」下的第一製糖已獲准在大陸設廠,這是直接投資的第一個案例。三星、大宇等財團亦已積極與大陸廠商研擬聯合投資計畫,在大陸生產電視、冰箱。這個新的國際產銷關係,對國內家電業者的威脅將逐漸擴大。
韓國家電進口,對一個實施自由貿易的國家來說本不足為奇,我國家電產品的外銷情況也未受明顯影響;但它的背後,卻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