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科戰火一夕引燃、賴比瑞亞內戰砲聲隆隆,這時我國駐外人員的表現就成為國人注意的焦點。以駐科威特代表葛延森因未待所有僑民都安全撤離才離開科國,而引起輿論指責,也遭外交部記大過、免職的嚴厲處分來看,國人與外交主管單位對駐外人員的要求與期許都相當高。
為瞭解我國駐外人員平日的工作與生活情形,本刊編輯特別走訪向來被外交人員視為「艱苦地區」的非洲。我國在非洲有六個邦交國,包括南非、史瓦濟蘭、馬拉威、賴索托、幾內亞比索、賴比瑞亞,本期介紹的是我國駐史瓦濟蘭的外交尖兵。
很多觀光客知道史瓦濟蘭,因為它有非洲第一個職業賭場,南非都慢它一步;有人知道史瓦濟蘭,因為它出產造型別緻的藝術蠟燭,繁複鮮豔的花色,令人不忍點燃……。
這個位居非洲內陸的山城小國,風光明媚、政治安定,吸引不少遊人,素有「非洲的瑞士」之稱。
鎮日為工作,生活奔忙而行色匆匆的人,到了史瓦濟蘭,往往會不自覺地放慢腳步。
天上的白雲,緩緩地飄著。慵懶的牛兒,悠閒地晃著,在國王傳統的辦公所在地,諸部部長坐在茅草屋下聊天嗑牙,等候召見。時間在這裡,彷彿停止流轉。正如已過世的老國王說過的一句名言:「史瓦濟蘭什麼都沒有,時間最多!」
時間在這裡,的確像是揮霍不盡。史瓦濟蘭人天性樂觀、生活態度悠哉悠哉,凡事慢慢來。在這媬鴠~交,也得入境隨俗。

我國駐史手工藝團,指導史國人民手工藝品的創作技巧,增加其就業技能。圖中拙樸、原始的木雕,正是學員的得意之作。(黃麗梨)
史瓦濟蘭位於非洲南部,面積約一萬七千四百平方公里,人口約七十五萬。主要輸出品為蔗糖、木材、礦產、紙漿等;工業產品則多賴進口。而無煙囪工業——觀光,使這個蕞爾小國頗具知名度。它於一九六八年脫離英國獨立,成為君主立憲、王位世襲的國家。獨立之日,中史建交,廿多年的邦誼,一直是在穩定中發展——依著史瓦濟蘭的步調。
我國駐史大使章德惠舉例,八年前史國在位六十一年的老王去世,我國即表示願敬贈紀念亭,史國官方欣然接受,孰知地皮找到了,我國也把經費準備妥當,整個計畫至今卻仍在史國政府各單位遊走。
一位外交官私下透露,送文件辦手續,問承辦人員要多久?「明天!明天!」這句話的正確意思是「下個禮拜」;至於下個禮拜的那一天,就看盯得緊不緊了!
難怪,曾到我國訪問的史國農產品運銷委員會主席庫祖旺德親王,在見識過我國行程安排的功力後,深有所感地說:「你們的效率真高!」

我國駐史手工藝團,指導史國人民手工藝品的創作技巧,增加其就業技能。圖中拙樸、原始的木雕,正是學員的得意之作。
在非洲許多國家辦外交,與元首接觸比影響當地民意來得重要得多。尤其是在君主立憲、國王地位崇高的史瓦濟蘭,我國與王室關係的良窳,在在主導雙方關係的發展。
因此,我國駐史瓦濟蘭的外交官,平日與王室往來密切,也經常邀請重要官員赴我國訪問;此外,在推動農技團、工藝團的技術合作上也不遺餘力。遇有史國重要節慶,我國均派特使參加。而由皇室或其他國家大使館發起的義賣活動,我國也非常積極參與,成績常名列前茅。
平日的累積終於有了成果。去年八月,國王恩史瓦帝三世突然傳下話來:「可以」到章大使家吃「非正式的晚餐」,並表示不作演說,也不打領帶。這對一向不與人共餐、不在公開場合喝水、吃飯的國王而言,可真是破天荒第一遭。
宴請國王之事,必須事先保密。連經常宴客的章大使夫婦,也不禁有點為難:既要排場,又不能宣佈,連佣人都瞞著。為了慎重,大使館同事特別跑到大旅館借紅地氈。
「這地氈只有國王來才能走,你們借這個幹什麼?」對方問。
當天,章大使在室內招待國王、總理等七位主客,章夫人則抽空張羅外面卅多位侍從,圓滿完成了難得的一次宴會。
而中史在去年八月互簽引渡條約,當天史國有五位大法官出席,這等盛會在當地亦十分少見。
此外,一九八六年恩史瓦帝三世就位後,首次出國訪問,其中大站即是台北。此行我國頒贈給史王的采玉大勳章,在其華誕中大出鋒頭,因為它是他身上披掛的唯一勳章,從今年中史比以前更頻繁的官式或非官式接觸,透露著兩國的情誼更深過以往。但是,拓展外交仍有多多少少的困難。

我國駐史手工藝團,指導史國人民手工藝品的創作技巧,增加其就業技能。圖中拙樸、原始的木雕,正是學員的得意之作。(黃麗梨)
例如,依照慣例,各國駐史大使輪流作東請客聯誼,由於駐史國的大使館中,只有韓國與我有邦交,因此每逢我國作東時,總有人缺席。「英國大使連請帖都退了回來」,章大使言下頗為感慨。
日前,最資深的韓國大使離任,章大使因資歷最久,一躍而成龍頭老大——外交團團長。這回章大使作東家,為韓國大使送行,駐史的十五個單位竟全部出席,連英國大使都不例外。「他告訴我,如果我以團長身分邀請,他欣然赴約;若以中華民國大使身分,則礙難出席」,章大使透露。
「很多情勢不能操之在我,只能盡其在我。」章大使表示。在官式活動之外,派遣農技團,協助史國農業發展,也是推展中史關係,「盡其在我」的做法之一。
說農技團是外交工作的幕後英雄,應不為過。這些在耕地、菜田婸P當地農民廣結善緣的戰將,不打領帶、不穿西裝,沒有驍勇豪邁的外表,一個個看來都像殷實、憨厚的田莊壯丁。
甚受史國農民敬重的我國農技團團長陳榮輝,因為常出席會議,算是其中最「體面」的人了。他表示,史瓦濟蘭對外貿易以農產品為主,雖佔外匯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三,但人民的主食——玉米,迄今仍不能自給自足。因此,幫助史國增產玉米及其他雜糧,成為農技團的工作重點。

史瓦濟蘭為莫三鼻克邊境,住有從莫三鼻克逃到史國的難民。本著「人溺己溺」的精神,章德惠大使代表我國赴難民營捐贈五千公斤白米,史國官員除參與盛會,並致謝詞。
早在史國獨立的翌年,農技團的前身——駐史瓦濟蘭農耕隊,即在中史農業技術合作協定之下,在此先後設立十個分團。
目前七個分團的廿九個成員,分別在十二個墾區幹活,項目則是「文武兼修」,包括:農作物(如玉米、水稻、乾糧等)試作,和土壤、氣象調查,以探究農作物的適應性;為了找到灌溉排水系統規劃的依據,也進行水文調查和地形測量,而人文社會的調查,則是藉以瞭解農民的耕作意願和技術水準。此外,水利復建、支援農機訓練及維修、組訓墾區內的農民,並指導其栽培生產技術及經營管理能力……。在我國農技團來到之後,光是玉米就增產三到四倍。
在史瓦濟蘭,牛、羊是很珍貴的財產。人們沒有設戶籍,牛、羊卻必須報戶口,凡出生、死亡都須登錄。為了替他們「增產報國」,我農技團特派技師在屬於皇家財團的牧場,指導養殖技術。
在風吹草低、牛羊成群的牧原上,可以看到中華民國的農技團員吆喝著肥肥壯壯的牛群回家休息;在畦畦嫩綠油亮的青菜田裡,能發現黑髮、「焦黃」皮膚(曬過頭了)、講中國話的農技團員……,一剎那間,不免令人迷惑這究竟在異國或家鄉。
大使館另一推展邦交的得力助手則是靠「慢工出細活」——手工藝技術團。該團成立於一九七三年,是一個協助史國手工藝發展的親善團,我國提供師資及所需設備;史國則負責場地、人員住宿等。史國唯一的國立手工藝訓練中心,於焉形成。

史瓦濟蘭為莫三鼻克邊境,住有從莫三鼻克逃到史國的難民。本著「人溺己溺」的精神,章德惠大使代表我國赴難民營捐贈五千公斤白米,史國官員除參與盛會,並致謝詞。(黃麗梨)
手工藝團團長鄭善鎏指出,為了傳授手工藝的技能,使學員結業後能有一技之長,師資的選擇也煞費苦心——他們多半是師大畢業、具有教學經驗者。老師除了傳授技術,也訓練師資。現分木雕、石雕、陶瓷、縫紉、皮雕……等七科,十八年來,已有二百八十人左右結業出師,對個人就業或發揚史國的傳統藝術都有助益。
工作環境與生活條件,通常是外交人員接獲駐外任務時,心中天平上衡量此行是否艱困的兩大籌碼。對我國在史外交人員來說,工作推展大致算順利,在生活上則須「自求多福」了。怎麼說呢?
章大使指出,自求多福的第一要項是,不可「隨便生病」。史國的醫療設備和水準不高,除了一般感冒可就近求診外,看病幾乎都得「出國」——到南非才行。如有急診,通常得打電話到南非,火速派直升機接病人到醫院。
我國駐史大使館秘書丁乾城的太太曾因子宮外孕導致血崩,由於病況緊急無法送至南非,只好在史國接受輸血。可是,非洲是愛滋病的大本營,中國人一談到在當地輸血,莫不色變。幸好那時農技團團員多,凡相同血型的人都跑來相救,丁太太才及時挽回一命。

史瓦濟蘭為莫三鼻克邊境,住有從莫三鼻克逃到史國的難民。本著「人溺己溺」的精神,章德惠大使代表我國赴難民營捐贈五千公斤白米,史國官員除參與盛會,並致謝詞。(黃麗梨)
自求多福的第二要項,是開車千萬小心。史國路況不佳,有一條主要道路平日出現的「物體」除了車子外,尚有牛、羊和酒鬼,「堪稱全世界肇事率最高的公路之一」,邱太欽秘書有點哭笑不得。由於路況不佳、又沒幾盞路燈,因此各國大使都有個默契:國慶酒會一律在中午舉行,免得晚上天黑難行,讓客人冒險、主人擔心。
此外,物資的缺乏也是不太方便之處,駐外人員為了工作推展,難免要宴客;一旦宴客,不免要做中國菜。但是,那來的中國菜「配方」呢?
「都得到國外補給呀」,農技團團長陳榮輝的太太說。「國外」指的是南非和台灣。因此,不出門則已,一旦出門就以「花光錢」為原則。「住在鄉下嘛,難得進城,當然要大採購」,剛從約翰尼斯堡採買回來的丁太太邊說邊笑:「先生們看到後都大驚小怪:怎麼會有這種買法?!」
舉凡醬油、香菇、五香等南北貨,衣服、皮鞋、床單等日用品,或沙發、床等傢具,都是重點貨品。章大使夫人為了佈置官邸,還坐小貨車到南非購買比較上得了台面的盆栽。

史王(前排右四)蒞臨我駐史農技團參觀,我國農委會主委余玉賢代表政府獻贈地氈。(章德惠大使提供)(章德惠大使提供)
史國的外交人員在生活上雖有不便,但每次只要一想到同在非洲的馬拉威的情況,就不免「暗自慶幸」。因為史國對外交通便利,可以要「吃什麼,有什麼」;在交通不便的馬拉威則是「有什麼,吃什麼」,境遇大不相同。此外,史國不像馬拉威時時有感染瘧疾的威脅,這也是「比下有餘」很重要的一點。
而史國的低廉工資,也讓駐外人員「享受」到國內無法輕易獲得的服務。
「由於常常需要請客,本來想從國內請個廚子來,但是工錢太少,很難請得動」,章大使夫人說,還好此地勞工便宜,當地女工可以當切切洗洗的副手,至於下鍋、調味就得親自指揮。一般駐外人員家堻ㄥ惘酗u人,幫忙料理家務、灑掃庭院。
「只是日子實在有些單調,平常張羅先生上班,做做家務,時間還容易打發,每到假日,我們一家四口就大眼瞪小眼互問:去那堙H」跟先生到史國已六年的邱太太說。
「工作盡其在我、生活自求多福」的信念,使外交人員漸漸喜歡上這個國家。對身處在非洲的不便,也能因瞭解而釋懷。
「不能把先進國家或國內辦事的尺度拿來衡量非洲國家」,章大使說。雖然非洲多半是第三世界國家,但在聯合國的認定下,每個主權國家都有它的一票,對每個國家的外交工作,也都一樣重要。
外交部長錢復在今年七月上任時也曾指出:「目前我們最重要的對外工作,是維持與我有邦交國家的友誼」。他說,過去很多人覺得我們應該跟先進國家做外交,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其實我們對每一個朋友都應該珍惜、重視。
而如果國人能多為這些駐足海角天涯的外交尖兵打打氣,在「艱苦地區」奮鬥的他們,必也能更富衝勁!
〔圖片說明〕
P.26
史瓦濟蘭畦畦青菜田的幕後功臣,就是我國的農技團員。
P.28、P.29
我國駐史手工藝團,指導史國人民手工藝品的創作技巧,增加其就業技能。圖中拙樸、原始的木雕,正是學員的得意之作。
P.30
史瓦濟蘭為莫三鼻克邊境,住有從莫三鼻克逃到史國的難民。本著「人溺己溺」的精神,章德惠大使代表我國赴難民營捐贈五千公斤白米,史國官員除參與盛會,並致謝詞。
P.32
史王(前排右四)蒞臨我駐史農技團參觀,我國農委會主委余玉賢代表政府獻贈地氈。(章德惠大使提供)
P.32
章大使駐史不到二年,成績已然可觀。
P.33
造型別緻的藝術蠟燭,是史瓦濟蘭的特產。

章大使駐史不到二年,成績已然可觀。(黃麗梨)

造型別緻的藝術蠟燭,是史瓦濟蘭的特產。(黃麗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