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2023)年在菲律賓開幕的台灣技術團示範農場,用「台灣經驗」改善在地小農生活;菲律賓家扶中心剛落腳在馬尼拉就遇上疫情,仍堅守不退,扶助菲國人民打造「韌性社區」;還有深耕在地將近30年的慈濟菲律賓分會,醫治了無數菲國人民的身心。
台灣技術團團長李泰昌(右)和技師曾仁輝(左)透過示範農場內的栽培管理技術,改善在地農民的收入。
示範農場開幕了
位在丹轆(Tarlac)市的台灣技術團示範農場於去年12月15日正式開幕了。這是國合會與菲律賓農業部的合作計畫,預期能改善在地農民的收入,丹轆省長Susan Yap並稱「這是給丹轆省人民最好的聖誕禮物了」。
示範農場設有露天農場及兩座智慧溫室,團長李泰昌引領我們四處巡看,一邊道出菲律賓的農業困境。菲律賓屬熱帶氣候,四時皆夏,僅有雨季(5到10月)與乾季(11到隔年4月)之分,再加上每年平均有20個颱風侵襲,影響農業生產甚鉅。李泰昌說:「除了有跨國企業投資的領域,如全球最大的水果供應商DOLE主力在香蕉與鳳梨有不錯的發展;其餘的作物,受限於基礎建設不足,缺少灌溉系統的區域,只靠雨季供應水源,靠天吃飯,菲律賓農產普遍生產不足。」
技術團幫在地農民建立「栽培曆」,輪換不同科目的作物,好處是作物遇到的病蟲害不相同,可減少農藥的使用。
溫室除了防颱,更在發生災損的時刻,提供預先育種的苗給農民,讓農民可在最短時間恢復生產,降低農損。
台灣經驗分享
台灣技術團肩負多重任務,李泰昌歸納,其一,是作物產量跟品質的改良,其二,改變在地農民的栽培習慣,其三則是銷售端的議題。
曾待過尼加拉瓜、史瓦帝尼、諾魯、斐濟等國的李泰昌告訴我們,其實大部分農民碰到的問題不外乎農藥肥料的施用,和田間管理的議題。他們希望藉由觀念溝通和栽培示範,改變農民的習慣。如合理使用肥料,和增加施用有機堆肥,才能帶來土地永續利用的良性循環,他強調:「我們不推動完全的有機農業,但是只要朝有機栽培的方向努力,土地會給你回饋。」
技術團也藉由苦瓜、絲瓜及甜椒等作物的試驗與示範栽培,一方面實地了解作物生長情形,另一方面,李泰昌解釋道:「我們試著在他們種植的作物種類裡,找出一些更耐當地氣候條件的品種,增加作物的多樣性,讓農民有更多元的品種選擇;以及提供農民較新的作物栽培管理模式,以應對淹水或乾旱及病蟲害問題。因為氣候變遷的議題,對農民已經造成實質的影響。」
溫室除了防颱,很重要的作用之一是防災種苗生產,「菲律賓颱風多,一旦發生災損,我們預先在溫室育的苗,可以第一時間提供給農民,在最快的時間恢復生產,縮短空窗期,就能取得市場先機。」在他的解釋下,我們更了解農作對於時機的邏輯與講究。
農民在台灣技術團的輔導下,已經輪作三期作物,短期內就有現金收益,讓他們十分有感。
菲律賓受限基礎建設不足,農產普遍不足,許多作物均仰賴進口。
技術團架設了氣象站,收集田間的數據,彭元慶(藍帽者)會召開檢討會,為農民解說分析,用數據說話。
教菲農smart farming
驅車前往位在邦板牙(Pampanga)省的Tabon San Jose農民合作社,技術團彭元慶技師和合作社農友們已守候多時,我們跟著他們的腳步,巡看技術團輔導的成果。
彭元慶說明,白菜和苦瓜是合作社的主力。技術團徵選有意願參與的農民,輔導他們如何增產。我們看到地上一壟一壟的土埂,上面架設爬藤網,貼近地面生長的是翠綠的白菜,在白菜叢中又竄出向天空生長的苦瓜藤。彭元慶解釋,先種下白菜,因為白菜的生長期較短,白菜收成時,苦瓜剛好攀上藤網,不會跟白菜爭奪陽光,「如此輪作的田間管理,其一是因為小農的土地都不大,我們藉此增加單位面積的收益,將土地利用極大化。」
技術團幫在地農民建立「栽培曆」,以輪作的方式,先種苦瓜,再換番茄,再轉種豇豆,輪換不同科目的作物,好處是作物遇到的病蟲害不相同,可減少農藥的使用。彭元慶強調,農業其實是一門需要精心細算的專業,要規避風險,除了氣候的因素,還有價錢的考量。合作社從去年1月開始,不到一年,已經輪種三期的作物,2月到5月種苦瓜,7到10月輪種番茄,11月就換豇豆上場,「其實我們分享的知識相當樸實無華,就是『產期調節』,如何smart farming。」彭元慶說。
參與計畫的農民被訓練一定要做數位紀錄,如此才可以了解農民何時噴藥、何時施肥,遇到問題時,技術團可以線上指導、即時因應。技術團還架設了一座氣象站,收集田間的數據,如光照、濕度、氣溫等等,每期作結束後,彭元慶都會召開檢討會,結合氣象資訊,為農民解說分析,也記錄下市場價格,用數據說話。
而彭元慶還有更長遠的構想,「我們目標是大家集合起來去打通路」;等到聚集相當的農民,匯集一定的產量,他要領著農民跟當地的超市談上架,一來有議價的話語權,再者,有數位履歷的紀錄,加上台灣技術團的輔導,能為自己種的蔬菜行銷「說故事」。
台灣雖有高科技的農業設施,但彭元慶解釋,現下若只是移植那些「重裝備」不切實際,農民也負擔不起。用最簡單的投資求取最大的效應,讓在地農民有「感」,是他的策略。合作社主席Marlene Galvan Bernardino女士跟我們分享,以前種稻,要等兩三季才有收入,十分不穩定,接受台灣技術團的輔導,短時間內就有現金流進來,十分有感;她也多次受邀去分享合作社導入數位紀錄的成果。兩位30世代的年輕農民則說,她們曾經到國外工作,如今返鄉,加入計畫,學習怎麼做田間管理,自己成了老闆,有了額外收入,成為她們願意投入的事業。
張凱莉意識到菲律賓在地社區遭遇的多重災難,思考讓家扶中心走向在地化,朝「韌性社區」的概念發展。(家扶基金會提供)
經歷火山爆發、Covid-19疫情,又發生社區大火,在地居民連生存都成問題。(家扶基金會提供)
多重災害的社區
菲律賓家扶中心(以下簡稱「家扶」)是家扶基金會在海外第七個據點。2019年11月正式掛牌,代表張凱莉也在12月抵達,開始社區訪視,尋找扶助家庭,與在地公部門建立關係,卻沒料到隔年就開始一連串的措手不及。
2020年1月,位在馬尼拉南方的大雅台火山噴發。2月,Covid-19疫情引爆。
曼達盧永市(Mandaluyong)的Addition Hills是家扶在馬尼拉主要的服務社區,是個容納了41萬人的貧民社區。張凱莉憶及,疫情爆發得又急又猛,3月12日菲律賓政府宣布15日進行社區隔離,僅兩日的時間,張凱莉跟同仁兵荒馬亂地緊急調度防疫物資,趕在14日發放給80多戶扶助家庭;社工人員一邊發送物資,還一邊叮囑要注意消毒、洗手,保持社交距離。
然後,隔天就封城了。
事過境遷,張凱莉說得仍心悸猶存,我們聽得膽戰心驚。這幾個月是如何度日如年的?「其實封了兩個禮拜,有些人真沒辦法了,開始偷跑出來。」這些資源匱乏的家庭,是靠日薪生活,像是三輪車夫,一日不工作就沒有收入。「這不只是生存問題,還衍生很多心理問題,」張凱莉說,「在僅五坪大空間,爸爸壓力大,最易衍生家庭暴力的問題,孩童在家中又最弱勢……」這些都是同仁心中的擔憂。
熬過了兩個多月,5月底才解封,張凱莉記得清清楚楚,當時菲國政府仍禁止室內集會,6月2日她們第二次到街頭發放物資,發現街頭暴增閒晃的人,才知道前一晚社區大火,燒毀了近900戶民家,超過4,000人無家可歸。
「我還在回應新冠肺炎的同時,又發生社區大火,我們才意識到社區的多重災害,這些集合式的議題深深影響著社區,慢慢形塑了菲律賓家扶中心逐步走向『韌性社區』的路上。」
家扶中心不僅提供生活物資救助,也關切扶助家庭的心理層面。(家扶基金會提供)
家扶中心促成區公所的減災部門願意釋出資源,共同研議繪製社區地圖,讓居民了解發生火災時,該如何因應。(家扶基金會提供)
打造韌性社區
雖然家扶的主力是孩童經濟的扶助,但在菲律賓卻是連「生存」都成問題;「疫情可挺過去,火山爆發可能幾年一次,可是火災這件事情,如果家庭沒有辦法脫貧,環境就是這樣,那該怎麼辦?這變成我們心頭上的一塊石頭。」
家扶決定挪撥部分的資源投注在社區環境的改善,同時培力社區的家長,張凱莉說:「這些家長們住在街上,他們就是街頭上的眼睛和耳朵,可以當社區宣導的種子。」
初期拜會聯繫里長、區公所等部門,但公部門還處於觀望期,合作意願不高。張凱莉只能自己聯繫消防隊,訓練社區家長,進行基本火災安全訓練,建立基本的防災觀念。一步步地投入,讓公部門漸漸意識到家扶是真心想幫助社區,願意一起參與,成為防災的夥伴。也促成區公所的減災部門願意釋出資源,還共同研議繪製社區地圖,設置滅火器的位置,讓居民了解發生火災時,該如何因應;家扶也捐贈消防安全設備供社區使用,打造更安全的居住環境。更邀請政府部門一起改造危險的房舍,將易著火的木質建材蓋為混凝土材料,從實體上改善居住的安全。
以往大眾認為防災公共安全的責任該是公部門由上而下的統籌,但在家扶的案例中,卻是bottom up地觸動當地的公務部門,培訓家庭和社區有能力去因應和適應災變,培力社區的人員成為行動的一分子;培力的成果像是促成官、民和NGO三方的會談,讓社區媽媽能夠站到區長辦公室,跟區長陳述社區的需求,這在以往幾乎不可能發生,說起這次歷史會談,張凱莉對此滿足又驕傲。
「家扶中心的角色就是整合的平台,把各方的資源都拉一起,挹注在社區裡。」張凱莉說。2022年11月19日,家扶在台灣外交部的大力支持下,於服務社區首次舉辦成果展演,超過300人參與,看著社區的家長自己製作道具,在舞台上用紙板蓋起兩層樓高的住屋,模擬火災時要如何逃生,透過戲劇方式展演這兩年多來消防安全和社區韌性計畫的成果和見證,著實讓人感動。而也如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所言:「因為我們的工作人員親身在現場,切身了解當地的需求,才能提供最直接更實質的服務。」
家扶中心除了培訓社區成立巡守隊,亦捐助消防設備,打造更安全的居住環境。(家扶基金會提供)
眼科中心提供義診服務已經17年了,提供最專業的眼科醫療,讓受疾病困頓的民眾得以重見光明。
義診,重見燦爛的笑顏
一早搭車穿越唐人街岷倫洛的塞車巔峰,到達位在馬尼拉Sta. Mesa區的慈濟志業園區。眼科中心外頭,絡繹的人潮,要先在室外登錄個人資料,才一一被引導進室內。眼科中心負責人李偉嵩從人群中出現,滔滔說明義診的情況:「許多民眾是早上五點就來排隊,今天差不多有200多人。」
他一邊說明,還不時用塔加祿語跟民眾話家常。李偉嵩解釋,義診不跟民眾收費,但會跟當地政府申請健保補助,只是補助仍是杯水車薪,需仰賴捐款,而其中99%來自華人的捐助。
「慈濟在菲律賓做義診28年了,東南西北都跑了,累積差不多250場大型義診,後來上人告訴我們說,要有一個地方讓大家能夠找到我們,於是就找了塊地定下來,那時候團隊最齊全的就是眼科醫生了,所以就從眼科開始,至今已經17年了。」
慈濟志工的付出,讓每一位曾受疾病困頓的人能夠開展光明的人生;坐在走廊上的一對母子,老媽媽上個月來開刀,現在能夠看得很清楚了,她雙手比讚,大拇指向下點,表示謝謝,笑容,是志工們最受用的回報。
等待手術的病人,右眼上方標註了簡易的患部資訊,我們徵詢可否拍照,他欣然答應。
柯賢智本以為蓋醫院是下輩子的事了,而今如願以償,才70歲的他,要帶著團隊繼續拚出一間新的醫院。
義診,絕不放棄任何病人
結束了上午的手術,柯賢智醫師才匆匆趕往園區,赴我們的約。師姐們先跟我們聊起菲律賓慈濟的開端,第一任執行長想做醫療服務,柯醫師的媽媽是慈濟委員,就舉手說我兒子是醫生,原本在一旁休息的柯賢智插話補了一句:「我媽媽就這樣把我捐給慈濟了。」幽默地引起在場的人大笑。
他悠悠說起義診的故事,初期一切克難,借用學校當義診空間,克難地用辦公桌當手術台,拆下壁燈當光源,他還秀出手機給我看他畫的草圖,如何製作簡易的擔架。要找病人,他詢問遠道而來的門診病患,你住哪裡?我們去你家鄉義診好嗎?自己千里迢迢先跑去探路,才帶著大隊人馬去服務。
菲律賓的義診從1995年就開始,而且做得有聲有色,這讓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好奇地特地跑去菲律賓觀摩,「非常克難,但是他們的成果非常好。」林俊龍給了這樣的讚嘆。
慈濟的義診從台灣擴展到世界各地,參與義診的醫師組成的「國際慈濟人醫會TIMA」,每年中秋節都會回到台灣花蓮陪上人過節,這是從菲律賓義診醫師開始的,這也成了人醫會多年的傳統。林俊龍說:「大家都回來跟上人一起過節,也分享在各地義診的心得,互相切磋,是最精彩之處。有些國家搭飛機要40幾個小時,他們還是熱切地回來分享。」
在菲律賓的義診中,我們屢屢看到超級誇張的案例,柯賢智解釋,因為在台灣,小病就有機會看醫生,但在菲律賓,因為沒有錢看醫師,常是小病拖成大病,因此每一次下鄉,義診醫生們能看診多少病患是多少,不是在競賽,而是不願意讓病患失望,不願讓病人喪失被治療的機會。
去年10月1日,創辦人證嚴上人願意祝福慈濟菲律賓中心新建醫院的計畫,師兄師姐們歡天喜地的告訴我們這個好消息。
其實早幾年就有蓋醫院的計畫,只是卡在土地的問題,如今水到渠成。柯賢智要我細看他名片上,除了頭銜外,還有MD、MBA、MHM的字眼,他解釋MD是專業醫學博士,MBA是企業管理,MHM是醫療管理,冥冥之中,他早在為這一刻做準備,「本來以為是下輩子的事,這世人毋希望了。」他用閩南語說著,帶著滿足的微笑。才70歲的他,要帶著團隊繼續拚出一間新的醫院;但是他也強調:「以後有了醫院,可以提供定點的醫療服務,可是我們還會繼續到外地去義診,因為還是有人沒機會來馬尼拉就醫,我們還是要去服務。」
28年累積的故事還很多,我們只能先按下暫停鍵,等醫院蓋好,我們再來菲律賓聽故事。
醫生們在克難的環境中義診,醫護人員不分你我的付出,不願讓病人喪失被治療的機會。(柯賢智提供)
眼科中心負責人李偉嵩,總是親切地用塔加祿語跟民眾話家常,眼科中心雖然忙碌,氣氛總是愉悅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