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離鄉背井移居「萬島之國」印尼,動機與目的不盡相同,有人滿懷雄心壯志,為的是另闖一片新天地;有些出走則是因為母國的環境所逼,為了繼續生存下去而遠離家園。但無論如何浪跡異鄉,遲早都得面對生命的掙扎與抉擇,到底是回溯臍帶的源頭「落葉歸根」?還是毅然決然讓異鄉變家鄉「落地生根」!
廣東梅縣或其他客家縣市,是客家人從中國中原地區南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中繼站,也是留或不留的抉擇點,留下的,這些村莊就成了家族們的新原鄉;而休養生息後繼續漂洋過海,前往台灣、下南洋或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則只能把祖先們開發落戶時的新原鄉,當成自己的心靈故鄉。
堅持「不忘本」的客家人,有些得以代代相傳,甚至如鮭魚般溯游原鄉,但是,隨著遷徙這條命運大河流轉的過程中,大多數客家人在異鄉幾代後,就變成了當地人,踏踏實實的在他鄉落地生根,並包容當地或其他族群的文化,綿延不絕的合力塑造另一個客族故鄉。客語San Khew Jong,即山口洋(Singkawang),就是客家人下南洋後,落腳生根再創另一個新故鄉的典型之一。
元宵十五暝
山口洋素有「千廟之城」(Kota Seribu Kuil, City of a Thousand Temples)的雅稱,顧名思義,眾神寺廟林立,廟多神通也就多。
山口洋因為沒有機場,也無海港,僅有小型的天然河港,離南方約150公里的西加里曼丹首府—坤甸(Pontianak),行車時間約需3個半小時。早期在坤甸地區橫跨印尼境內最長河流卡布阿斯(Kapuas)的橋樑未建之前,還須換舟渡河,幾經接駁,整個路程需時近10小時。由於交通不便,山口洋始終得以保持多一點的特殊原味,十五暝慶元宵以及地方簡樸小吃美食,就是其中一些例子。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華人的元宵節,也是山口洋人一年一度的迎神日。將華人道教儀式與達雅族原住民巫術結合呈現的乩童(印尼語為Tatung 或Pantung),塑造成迎神賽會的主角。十五暝活動通常是以建於清光緒年間,並於1933年重修的大伯公廟(Vihara Tri Dharma Bumi Raya)為中心,等待所有神轎與刀轎等陣頭集結完成後,再浩浩蕩蕩出巡山城,喧天鑼鼓聲引領著人潮在街頭緩緩湧動。
赤身彩繪或身著各式豔麗道服的乩童,透過法力,以長短大小不等的銀針穿過臉頰,爬上刀轎,揮舞令劍或其他法器,再以割舌刺胸與釘球打擊背部等震懾人心的動作,讓神明附身,也令旁觀者目瞪口呆,甚至屏息以對。
以千奇百怪的乩童與陣頭為主角的大遊行隊伍,均依規劃確認的固定路線遊行,不得亂竄,以示對其他族群及宗教信仰市民的充分尊重。
山口洋慶祝十五暝活動通常分2到3天進行,內容包括燈籠與元宵花車大遊行,各路神轎陣頭分別到大伯公廟前行儀,在大運動場舉辦文化娛樂晚會,拜天公,並於元宵節當天讓所有乩童神明與陣頭齊聚大運動場,再依序遊行山口洋的主要街道,午後時分結束這個十五暝重頭戲後,山口洋再度恢復平日寧靜。下午與晚上會分別舉辦兩場以拍賣生果,如貼上「福」與「吉」的大柚子,以及其他三牲祭品等籌款活動收尾,為陰曆新年與十五暝元宵劃上圓滿的休止符。
話說山口洋
現在的山口洋市面積504平方公里,總人口近20萬人,是西加里曼丹省的第2大城,僅次於首府坤甸。總人口中的華族佔約70%,最大族群為客家人(Hakka),其他族群還包括潮州人(Teochew)、馬來族人(Malayu)、達雅族人(Dayak)與爪哇族人(Javanese)等,分佈在市府管轄的5個鎮與26個鄉區。
相對於族群人口數,山口洋居民的宗教信仰也以佛教與道教信徒最多,其次為孔教(Confucianism)、伊斯蘭(Islam)、基督教(Protestantism)與天主教(Catholicism)徒。荷蘭殖民印尼時期,山口洋一度曾經是荷屬婆羅洲天主教宣教的根據地。
荷蘭東印度公司尚未染指這個地區的200多年前,山口洋隸屬西加里曼丹(舊稱婆羅洲的西部)三發(Sambas)伊斯蘭蘇丹王朝的小鄉區,是前往鹿邑,又名打拉鹿(Monderado)山區採集金礦者與生意人們的臨時轉運站。由於當地蘇丹王深知客家人堅毅耐苦,乃大力招攬客家族人到打拉鹿一帶協助開採金礦,無論是礦主、礦工與賣貨郎,幾乎全來自中國原鄉。
他們從加里曼丹西部河港登岸後,就先到山口洋小住,然後才到距離山口洋西南方約40多公里的鹿邑山區工作。山口洋成了當時金砂交易與礦工們休憩的集中地。
根據山口洋當地耆老們傳言,早期西加里曼丹山口洋地區,放眼盡是蔓藤密林,無論是當地原住民或是後來的客家移民,每遇病痛,只能往山裡就地取得天然藥材來醫治。而當地的「枸黃樹」因樹幹膠汁與果實,可提煉成「枸黃油」與草藥,草藥用來塗抹患部可治口唇潰爛,服用枸黃油則可以清熱解毒。
客家人慣稱山裡採來的枸黃樹為「山枸黃」,因此就以客語直稱這個客家人為主體的聚落為「山口羊」,之後才逐漸形成印尼語的Singkawang。最後,因為山口洋背山面洋,形同一個聚寶盆,經過村內有識之士幾經思量,最後選用「山口洋」以取代舊名山枸黃與山口羊。
這一批批來自中國廣東省的河婆客家人,除了進入鹿邑山區開採金礦外,在礦源逐漸枯竭後,也把山口洋這個靠山面海的客族小村落,當成他們的第二個家鄉,先以耕田養豬種菜維生,之後再逐漸變成商人、賣雜貨或從事其他職業。最早期形成的河婆街兩旁屋子,全以當地的鹽樵板(鐵木)材料建成。
山口洋人稱河流為「港」,源自鬼頭山的大港貫穿全市後,蜿蜓入海。大港右岸為老埠頭,左岸為新埠頭。老埠頭房屋清一色是以鹽樵板搭建的兩層樓房子,每戶一樓前庭保留出5呎寬空間,串連出一長條可讓行人悠閒走動逛街,又可遮風蔽雨的長廊,俗稱「五腳基」(Kaki lima 或Five foot way,台灣稱「騎樓」)的中國南方典型住、商兩用式宅第。
初期形成的街市,在1937年10月的一場大火中燬於一炬。隨後,山口洋人重建家園,以整齊畫一的水泥屋蓋成,整條中興街於1950年代初期完工,搖身一變成為新埠頭最繁華的住商大街。
中興街口有座名聞遐邇的福德祠,當地客家人通稱大伯公廟,是客家族人的信仰重心,香火鼎盛、善信眾多,也是山口洋的地標。十五暝元宵節的神轎、刀轎,以及舞龍舞獅等大型活動,都以大伯公廟為中心點聚散。
1952年建成的中華商會與1954年開幕的華都戲院,是華都街上的兩大醒目地標,雖曾幾經風雨,建物所有權也妾身不明,但迄今仍然屹立街頭,不時觸動有心人的思古悠情。
中華商會是50年代山口洋地區華人的最高組織,中華公會與商會的工作人員都在此上班、服務僑胞,無論是慶祝佳節、集團結婚、各式比賽,或是配給米糧等活動,全在這兒籌備進行,對協助民眾與當地政府溝通及團結市民,都有積極功用。
於1954年落成的華都戲院,戲院外觀設計頗為醒目,音響設備先進,當時美國好萊塢先進的「新藝綜合體寬銀幕」電影,均安排在華都上映。香港電影「金嗓子」(由董佩佩主演),每天上映5場,場場爆滿,轟動一時,也破了山口洋電影每天上映場次的紀錄,是早期喜愛看電影的山口洋人津津樂道的一件大事。
走過客籍先人開採金礦的黃金歲月,也曾合力聚眾落戶建立家園,更曾經歷中國共產主義思想的洗禮,以及印尼政府排華同化與族群孤立的試煉,山口洋人將在印尼的民主改革開放過程中,如何再現風華,很值得拭目以待。
山口洋與台灣結緣
1965年蘇卡諾總統任內發生930政變,接任的蘇哈托政府懷疑中共參與政變,1967年開始執行全面性的排華政策後,原本住在山口洋山區的華人被趕下山,集中監管,還有不少男人被認為是共產黨員而遭處理,造成華人難民男性少而女性多等問題。因此,1970年左右開始有婚姻仲介業者穿梭台印之間,介紹山口洋女性嫁到台灣,首波婚配對象以台灣外省榮民為主,近20年來才改為配嫁台灣客家男性。
1989年,台灣成為印尼第二大貿易夥伴,同時也是印尼的第2大投資國,再加上1990年代台灣政府力推「南向政策」,台灣與印尼的經貿來往日益頻繁,沒想到竟也連帶觸動增強了「台印聯姻」的蓬勃發展。
聯姻關係讓印尼偏遠地區的客家女孩,獲得脫離貧窮與改善家庭生活環境的機會,她們大多來自早期依賴採集金礦或務農的西加里曼丹省坤甸與山口洋,以及開採鎳礦聞名的邦加島與勿里洞島地區。當時當地流行的一句話是:「若有房子翻新,可能就是那家人有女兒嫁到台灣囉!」
相對的,一場場透過仲介與媒人安排的海外相親,也讓台灣因為勞力密集產業外移,就業機會大減後回鄉待業或偏鄉務農的客家男子,以及在台灣「千萬別嫁給客家男人」的族群偏見等大環境下,恢復對婚姻的一點兒信心。
台資流向印尼與台灣男子赴印尼娶妻的同步現象,讓曾經擔任過山口洋市首位華裔市長的黃少凡憂喜參半,表示從1980年代開始,已超過3萬名西加里曼丹華裔女子與台灣人通婚,其中大多數來自山口洋客家人;下嫁到台灣的女子入籍台灣後,就自動喪失原本的印尼國籍。
不過,隨著台灣經濟發展遲滯不前,以及早期嫁到台灣的部分印尼外配飽受歧視,生活並不順遂等因素影響下,近年來印尼女子嫁到台灣的意願已逐漸冷卻。
為了實際瞭解山口洋情況,並設法解決印尼外籍配偶在台灣碰到的種種困惑,例如印尼家長如欲到台灣探望女兒,必須提供財力證明才能辦理簽證,以及女兒一嫁到台灣就完全與家人失去連絡等問題,台灣駐印尼的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相關人員,曾於2010年在前印尼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總會長葉秀娟與顧問李世典,以及山口洋鄉親的協助下,訪問山口洋辦理簽證與僑務說明會,並由台灣駐印尼代表處夏立言代表與山口洋黃少凡市長簽署合作備忘錄,計劃透過農業合作、締結姊妹市、文化節慶活動交流,以及建立山口洋電腦網路通訊中心等,增進彼此的瞭解與合作。
原本期待能透過電腦通訊網路,方便嫁到台灣的配偶與家人連繫,但最後因為客觀條件不足,只促成山口洋市與台灣楊梅鎮因為地理位置、人口分佈、族群認同與移民歷史雷同,一拍即合,於2011年6月9日由山口洋黃少凡市長與楊梅市彭聖富市長簽署姊妹市關係備忘錄,並於2012年由山口洋派遣4位農業從業人員到楊梅鎮進行為期1個月的學習之旅,但最後由於山口洋黃市長連任失利,2013年雖由彭市長親率市府大批同仁回訪山口洋,與新任非華裔市長阿旺艾薩克(Awang Ishak)續談農業與教育合作等事宜,但雙方關係似已回天乏術。
2017年甫當選山口洋市長的客屬蔡翠媚女士,她曾在黃少凡當市長時,任議會議長,對台印雙方的合作案頗有瞭解,但是山口洋市是否還有意願繼續推動與後來改制的台灣楊梅區的各項姊妹市交流合作,還是就此人去政息,就像台灣元宵節施放的天燈,油火燒盡就任其飄落大地!
書名: 看見印尼──橫跨赤道的彩虹國度
作者: 李東明
定價: 480元
頁數:476頁
出版: 玉山社
山口洋的一系列元宵十五暝慶祝活動,已逐漸塑造山口洋成為印尼「十五暝」, 也就是客家人「正月半」最耀眼的一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