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台南,你會想到什麼?赤崁樓?黑面琵鷺?還是令人垂涎的擔仔麵和八寶肉粽?
事實上,七年前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在此落腳後,為文化古城添上了一抹新興科技城的神采,科技人明快直捷的氣質,與古城優雅淳厚、禮數周到的民風相揉合,打造出一個和北部竹科完全不同的第二代科學園區風貌;一千多公頃的園區所在地,則由年產值一億多元的蔗園,蛻變成年產值超過千億的高科技產業聚落。這樣驚人的轉變,正是台灣活力再現的見證。
八月上旬,在莫拉克颱風中走出台南機場,沿著高速公路奔馳,幾天前才剛試行通車的高架橋,大大縮短了機場與台南科學園區的距離,不到半個鐘頭,車子來到新市、善化與安定三個鄉鎮的交會處,此時風雨乍歇,視野也倏地開闊起來。眼前規劃完善的東西與南北向道路縱橫交錯,五十米大道旁羅列著一座座造型各異的大型玻璃帷幕建築,仔細一看,聯電、台積電、奇美、瀚宇彩晶、台灣應材、台灣康寧、大億集團、神隆製藥......,中外大廠雲集,繼新竹科學園區之後,台灣第二個更大、更新穎的科學園區,已然在此萌發成形。
台灣神隆公司總經理馬海怡及科學總監詹維康兩位博士,多年前從美國回台創業,目前已成為南科生技產業的最佳代言廠商。
景氣低迷中的異數
翻開數據,目前台南科學園區第一期基地已開發完成百分之八十,投入約二百八十多億經費,預計兩年後可以全部完成,比預定時程整整提早五年,同時第二期基地也已經動土整地。截至今年八月,南科共引進一O二家廠商,其中四十九家已經量產,去年園區營業總額突破千億大關,員工人數超過一萬六千多人,對於一個開發僅七年的新興科學園區來說,這份成果相當亮麗。
「單單去年,就有二十八家新增廠商,」南科管理局局長戴謙指出,即使這兩年碰上了業界公認的歹年冬,大環境雖然不好,仍有廠商勇於投資,希望下次景氣的燕子飛來時,自己已築好了花繁葉茂的巢,能讓榮景長久留駐。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佔地千頃的台南科學工業園區外,位於高雄縣路竹鄉、佔地約六百公頃的路竹科學園區,也同屬於南部科學園區。儘管起步晚,又適逢景氣低迷,路竹還是吸引了十家廠商前往設廠,希望能仿照新竹科學園區的竹南、銅鑼分部模式,讓更多企業分享到國家級科學園區的優質服務。
和竹科以晶圓、資訊產業為主不同的是,南科目前除已聚集了二十一家半導體廠商外,更以光電為最大產業,二十九家光電廠含括了TFT-LCD產業的上中下游,從光罩、玻璃基板、背光模組、驅動IC、導電玻璃到液晶面板,一應俱全;難能可貴的是,其中只有三家是從新竹擴廠而來,其餘二十六家大都是中小型創業廠商,南科適時落成,提供了他們發展茁壯的最佳搖籃,也讓南科一舉躍居全球首屈一指的光電聚落。
颱風天,南科國小附設的民營幼稚園內依然朗朗書聲不斷。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受教環境,正是園區吸引跨國高科技人才的方法之一。
第二代科學園區
「光電產業是一個分工精細,需要緊密合作的產業,」國際玻璃基板龍頭、美商康寧公司總經理柯康宜指出,當液晶面板大尺寸趨勢成形後,將超薄基板快速而安全地移交給下游加工廠,是業者的第一考量,而南科光電產業的群聚效應,讓康寧運作起來得心應手。
最近剛舉辦TFT-LCD五代廠成果發表會的奇美電子董事長許文龍則表示,奇美這座全球產能第一的第五代新廠,從建廠到落成不過十二個月;從裝機到試車並點亮第一片面板,更創下了僅耗時九十七天的紀錄,這樣超高效率的速度,讓奇美趕上這一波光電熱潮。許文龍因此笑說,自己不管國內國外,一有機會就替南科大力招商,尤其高興看到奇美的競爭對手瀚宇彩晶也落腳南科,兩強並駕,可以吸引許多周邊廠商前來。
說起奇美的光電傳奇,竟是無心插柳的結果。素有石化業「南霸天」美譽的奇美集團董事長許文龍回憶,當時奇美有意轉進新興的光電產業,卻苦於覓地無著。不久他發現故鄉台南即將闢建科學園區,自然當仁不讓第一個響應,奇美也從光電的門外漢變身為國際大廠。目前奇美在南科已有三個廠落成運轉,第四廠也已動土興建,將為奇美的光電版圖再添新頁。
國內生產大尺寸液晶顯示器背光模組的重要廠商大億科技,在南科設廠量產已近三年,主要客戶奇美光電與瀚宇彩晶就在附近,充分發揮了產業群聚的效益。
明日之星──生技產業
回顧南科發展史,南管局局長戴謙表示,「竹科是第一代園區,南科是第二代園區!」民國八十年代中期,正是台灣資訊產業起飛時,各大廠商為了躋身竹科而擠破頭,在竹科一位難求、且兼顧南北產業發展的多方考量下,政府於民國八十五年七月開始籌組南部科學園區,消息傳出,廠商趨之若鶩,紛紛搶進南科卡位。
「當時只要有好條件,無論天南地北,我們都樂意前往,」台灣神隆製藥總經理馬海怡回憶,南科比照竹科,廠房土地採取只租不賣的原則,一坪土地月租不過四十二元、標準廠房不過三百多元,而且有國家級的單一窗口全套服務,又有各種租稅優惠,因此一得到審查通過的消息,神隆立刻進駐動工,「水深火熱」──腳底踩著蔗田泥漿、頭上頂著大太陽──地搞起來。當時馬海怡剛從美國回台,帶著二十幾位老外,胼手胝足開始建廠,成為南科大家庭的元老級成員。
作為南科生技產業的旗艦廠商,馬海怡指出,和晶圓及光電等大型產業相比,目前生技的營業額雖然不高,然而卻是南科刻意培養的第三大支柱,尤其嘉南平原農牧資源富庶,生物技術的基礎十分紮實,神隆的兩大股東──統一及台糖──的母公司就座落附近,加上南科引進的國家高速電腦中心、國家動物實驗室第二中心,及鄰近的畜產試驗所和亞蔬中心等,研究資源十分豐沛。
未來園區所規劃的五十三公頃生技走廊成形後,南科將會是南台灣最完整的生技產業聚落,包括生物製藥、疫苗製藥、檢驗試劑及基因體資料庫等,垂直水平互相串連,可以發揮極大的綜效。
名為「東入口意象」的陸橋,在夜光掩映下宛如展翅高飛;一旁則矗立著代表南科之美的高架水塔。
沈潛中銳意革新
當然,南科的創設初衷既是承接竹科,竹科的霸主──晶圓業者──自然是最大客戶。南管局局長戴謙還記得,民國八十九年間,南科一度號稱將有十五座十二吋晶圓廠在此生根,業者投資動輒以千億計。當年陳水扁總統前來視察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以在此產出的台灣第一片十二吋晶圓作為贈禮,更將半導體產業的熱度炒到最高點。
無奈緊接著全球網路泡沫破裂,加上南科之前爆發的颱風淹水及高鐵震動問題,部分晶圓廠又因財務等因素陸續撤資,台積電十二吋生產線也搬回竹科,讓南科度過了一段沈潛中銳意革新的日子。
在高鐵震動方面,國科會不斷協助高鐵公司與廠商進行防震工程,包括鐵軌鋪設高分子軟質墊片,晶圓廠房基礎及生產線基座也做了特殊處理後,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已在兩年前正式表示,未來高鐵震動對晶圓生產不致造成影響,台積電仍將照計畫進行南科的建廠與擴廠工程,目前占地足足有六個足球場大的台積電南科基地,仍是全球半導體景氣榮枯的重要指標。
至於淹水問題,在耗資十八億元進行多條排水路整建工程、又花費七億元設置四十五公頃的滯洪池及整治監測工程後,南科已完全擺脫淹水陰影。當年建廠時困於洪水、此番成果發表會又碰上颱風的奇美電子總經理何昭陽笑說,奇美「遇水則發」,而沿著奇美廠房蜿蜒而過的大洲排水路,兩側種滿垂柳、軟枝黃蟬與變葉木,黃昏時白鷺點點、清風徐來,已成為園區人徜徉散心、排遣壓力的最佳去處。
很難想像,這裡七年前仍是一片蔗田,如今在南科管理局局長戴謙的銳意經營下,另一個台灣矽谷已雛形初具。(南科管理局提供)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正因為高科技產業競爭白熱化,人才需求殷切,南科對於業界最重要的資產──科技人──的照顧也無微不至。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南管局局長戴謙表示,和竹科與新竹市區混處夾雜、擁擠狹隘相比,南科從一開始就強調低密度開發,整個第一期六百多公頃基地中,預計只容納二百家廠商,同時標舉所謂的「三生一體」,將生產、生活與生態融而為一,讓在此打拚的科技人,都有賓至如歸的歸屬感。
在此工作已四年的台灣神隆公司高級管理師胡仲璞就表示,每逢下班,自己總愛帶著一台相機,在園區中穿梭漫遊,園區生態保育區中,野鴨帶小鴨悠游覓食,映著夕陽餘暉,每每令他連流忘返。還有工程師看上平直的人行道和開闊的視野,在此迷上了晨跑,結果幾年下來,荷包滿滿,身體也鍛鍊得更結實了。
為了讓員工在高度壓力下仍能常保健康,醫療照護也是園區的重要一環。目前奇美醫院在此設有聯合診所,診所內的四個科別──家庭醫學、精神科、胃腸科與眼科,都是經過仔細評估園區的特殊需求後設立的。如果碰到緊急狀況,救護車從園區到位於台南縣鬧區的奇美醫學中心只要十分鐘,後援系統十分完善。
奇美聯合診所主任蘇世斌表示,科學園區有兩大族群,一是在無塵室裡工作的作業員,另外一群則是負責技術研發的工程師和背負著營運成敗重任的經理階級。
以作業員來說,她們大部分是年輕女孩,「四班二輪」(連續兩天工作十二小時,接著再連休兩天)、平均每三個月白班、夜班互換的工作型態,讓她們飽受睡眠失調與月事不順之苦;加上無塵室中的濕度低(約比室外低上二十度)、偏偏又不敢多喝水,怕上廁所時要穿脫無塵衣太麻煩,長期憋尿的結果,罹患膀胱炎的比例比一般人略高。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蘇世斌不斷地巡迴各廠做衛教演講,他表示,有時只需一些小小的改善──例如女生廁所多增建幾間、排班制度更人性化,情況就可以減輕很多。
有趣的是,光電生產線為了嚴格控管品質,測試工作極為吃重。為了避免員工測試時將燈光打到最亮、一直盯著螢光幕而導致眼睛受損,奇美電子特別編列大筆預算,請聯合診所每半年為員工進行一次全套視力檢查,沒想到竟發現員工的視力不僅沒惡化,反倒還變好了。
「或許這就是身體器官飽受刺激後的自我成長效應吧,」蘇世斌笑說,為了讓那些工作起來就沒日沒夜的工程師和經理們也能注重眼睛健康,他常呼籲老闆,別忘了在會議中休息五分鐘,大家一起來眨眨眼、轉動眼球,以避免中年人的眼睛殺手──乾眼症。
兵器、樂器、生態、油畫......,奇美博物館南科分館的館藏琳瑯滿目,員工辛勤工作之餘,可以來此怡情養性、激發靈感。
期待關愛的眼神
除了貼心的醫療照護,科技人最關心的子女教育,也是南科的重點服務項目之一。和竹科的實驗中小學隸屬於行政院國科會不同的是,南科國中和國小隸屬於台南縣教育局,定位上就和一般的國民小學一樣,並沒有享受什麼「特權」。雖然層級不高、經費有限,然而校方仍勉力在課程安排上儘量滿足科技人的需要。
「除了教育部原本規定的課程外,我們還有所謂的『內轉』與『外接』,」南科國小校長呂昌道解釋,所謂「內轉」,是為了那些生長在國外,現在要隨父母回國定居的孩子而設計的,這些孩子可能需要特別加強中文輔導及學科訓練,以儘快跟上國內的升學腳步。
至於今年才剛開辦的雙語班「外接」課程,針對的則是那些父母短期應聘來台工作的本國籍或外籍子弟,這些孩子跟著父母在南科短暫停留一兩年後就可能離開,因此主要以英語授課。
南科國小創校兩年多來,學生數已從最早的一百多人激增為六百多人,其中三分之二是從台南縣新市、安定及善化等附近鄉鎮來的本地孩子,另外三分之一則是園區科技新貴子弟。
呂昌道不諱言,孩子的社經背景歧異度很大,農村子弟勤懇聽話,科技新貴子弟則勇於表達意見,要讓這些孩子在同一個環境中都能快樂而有效的學習,是一件相當大的挑戰。
為了因應科學園區的需求,南科國小每位老師都需具備資訊及英語授課的能力,「如果你沒有筆記型電腦、液晶投影機,或是不熟悉簡報及影像軟體,對不起,你考進南科國小服務的機率幾乎是零,」呂昌道以身作則,儘管已五十多歲,操作電腦的能力絕不輸年輕人。
優質的教育需要大筆投資,呂昌道不諱言,做為校長,「天天找錢」已成為他的第一要務,「要是政府能給我們多一點關愛的眼神,我們一定會做出更好的成果,」他表示。
同樣的,南管局局長戴謙也盼望各界能多給予南科關愛的眼神。他指出,鑑於研發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南科正戮力引進研發機構進駐,目前包括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奈米元件實驗室、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及工研院等單位都已入駐,然而都屬於分院型態,在人力及設備上遠遠不及位於北部的總院。
尤其南科受限於交通,離台南機場、高鐵台南站(設於歸仁鄉)及中山高速公路均有一段路程,交通便捷程度不如竹科,更需要大家打破舊有的距離觀念,用全新的眼光來發掘南科之美。
「如果以台北觀點來看,或許南科很遠;但如果將視野拉高到全球,那南科絕對是未來性最好的一個產業據點!」戴謙強調。
的確,短短七年,南科已從蔗田中巍然矗立,展現了無窮的潛力,假以時日,南科一飛沖天,將帶給世人更大的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