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表演藝術的特色是什麼?多次參加世界各地藝術節,也經常邀請國外策展人來台的李惠美認為,台灣目前廣受國外矚目的表演團體如雲門舞集、優人神鼓、無垢舞蹈劇場,都具有「東方禪意」及「跨越語言的國際共通美感」等2大特質。
若以新世代來說,小劇場素材多元,常能即時掌握時下議題,模仿功力強,生命力、爆發力十足,仍然大有可為。前兩廳院節目部經理李惠美也提到,羅伯•威爾森來台期間,欣賞了本地中生代導演如王嘉明、Baboo等人的劇作,他認為台灣藝術家「很有趣」,常會提出讓人眼睛一亮的獨特觀點。
然而,多元快速的創作風格,火花持續迸發的同時,也存在著底蘊不深、後勁不足、穩定度不夠的隱憂。李惠美表示,以國際市場來說,團隊通常需要5至10年的時間穩定風格,再逐步摸索新方向。
她也拋出另一個思考面向,羅伯•威爾森早在1970年代即奠定其大師地位,數十年來他也秉持著其一貫的、高度「形式主義」的美學態度與乾淨俐落風格。國外大師可以如此萬變不離其宗,反之,若是國內創作者持續以同一風格發表新作,觀眾則可能認為缺乏新意。究竟「風格」和「新意」該如何定義、拿捏?
表演藝術聯盟秘書長于國華則分析,國內表演市場存在「M型化」的斷層問題,大型團隊如賴聲川的「表演工作坊」或吳念真在綠光劇團的「人間條件」系列,都已建立強大的品牌口碑,且有「大者恆大」的架勢,如十幾年前已是「大團」的雲門舞集、表演工作坊、綠光劇團、果陀劇場等,現今仍屹立不搖,而打游擊戰略的小劇場,如今年剛獲得台新藝術獎百萬大賞的「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等,也偶有佳作,兩極發展明顯。
最尷尬的則是居處兩者之間的中型團隊,既無大團品牌形成及持續穩定的創作能量,又無法像小劇場能以低成本、業餘演員做靈活演出,因而十多年來大團始終是那幾團,但由小團成功「晉級」大團的個案卻是屈指可數,曾將全長6小時的《K24》,從實驗劇場演進國家劇院的「台南人劇團」,或可算是其中之一。
而造成此一現象,于國華認為,缺乏中型劇場空間是一大關鍵,因為大、小劇場從表演思維(通俗性vs.實驗性)、演出方式(肢體語言及對白密度)以及製作成本等,都有極大差異,台灣因硬體空間不足,以致無法提供劇團逐步探索的轉換空間。
他也認為,從今年起,台灣的表演藝術即將「明顯邁向下一個階段」,從幾項重大事件可視為衡量指標:包括去年蘭陵劇坊歡慶「蘭陵30」,象徵台灣劇場已走過一整個世代;而文建會對表演藝術團隊的補助從每年2億元增加到4億元,足足多了一倍,其中能讓各團隊直接受惠、投資於演出的「扶植團隊」金額,也從1億元增成2億元,其他補助項目則包括國外巡演、媒合進駐替代空間、人才培訓等等。
根據表演藝術年鑑統計,台灣一年藝文表演超過13,000場次,其中包括200檔全新製作節目,創作能量是世界數一數二的,但這也反映出觀眾市場不足,團隊「被迫」必需不斷發表新作以維持收入。例如世界少有其他一線舞團能像雲門一樣,每年春秋兩季皆發表新作。未來政府經費挹注增加後,不僅可讓團隊投入更多資源製作出大戲或好戲,也可以靜心沈澱,以發展出更多表演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