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台灣保險市場在外商與銀行加入後,蓬勃發展。除了傳統商品(壽險、傷害險、健康險)外,各種投資、理財型保單紛紛推陳出新,競爭激烈。
台灣社會對保險的概念也逐漸從早期「保險都是騙人的」,到不盡信「期滿可以還本」或「活得愈久,領得愈多」之類行銷話術,懂得自我評估風險與需求。
保險是為了保障,還是賺錢?台灣人的保費占GDP的比例世界第一,又透露出什麼訊息?
林小仙37歲,單身,背負房貸,外加11張保單,包括6張還本型壽險、1張投資、2張防癌、2張醫療保險,年繳保費約20萬元,占年薪的1/3。她說,會買這麼多保險,是為儲蓄,也因她是家裡的經濟支柱,需撫養媽媽,萬一有任何意外,保險可以讓媽媽在經濟上不致陷入困境。
一個人擁有十多張保單、年繳數十萬元保費並不是特例,國人愈來愈懂得運用不同保險商品,滿足個人風險管理需求。
瑞士再保公司統計各國「保險滲透度」(指保費收入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發現自2007年起,台灣已連續4年蟬聯世界第一;去年全球保險滲透度平均僅6.9%(壽險為4%,產險2.9%),但台灣高達18.4%(壽險15.4%,產險3.0%),遠高於排名第二的南非(14.8%)及尾隨其後的英國與荷蘭(12.4%)。(見表1)
台灣的保險滲透度領先全球,反映了保險業對經濟的貢獻遠較各國大,保險市場已臻於成熟。
根據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去年國人平均花費10萬4,423元買保險,其中,財產險僅有4,568元,人身保險花費卻高達9萬9,855元(占保費支出的95%),比10年前成長了近三倍。(見圖1)
若你以為國人願意「多花一點錢」買保障,可就錯了,因為國人的保費支出三級跳,與購買的「險種」多為理財型的儲蓄保單有很大關係。
「儲蓄險的保費比其他純保障的險種(如壽險)貴,而且保費多採躉繳(一次繳清)方式,拉高了整體平均數,」政大保險學系助理教授彭金隆解釋。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顯示,台灣的人身保險涵蓋壽險、健康醫療險、意外傷害險、年金險等4項,其中,壽險(65%)與年金險(23%)占了大宗。彭金隆估計,近年台灣約一兆多元的壽險與年金險保費裡,至少超過一半是理財型商品,包括最夯的6或7年期養老險、利率變動型年金險等。
儲蓄險的保費貴,但民眾還是喜歡買,為的是賺比銀行定存高的利息。然而,磊山保險經紀人執行副總龔立煒直陳,「儲蓄險利率有保證、能穩健獲利,但前提是額度要夠大,才看得出利息效益。」例如,年繳6萬元、利率2%,第一年利息只有1,200元;但60萬元的保單利息就可達1萬2,000元,效果顯著。
40歲的陳先生聽到銀行理財專員推銷「一次繳89 萬6,900元,6年期滿後就能領回100萬元,而且還有91萬元(約為保費的1.015倍)的壽險保障。」他立刻敲計算機算出年平均報酬率達1.83%,比目前多數銀行1 年期固定利率1.35%高,二話不說馬上簽約。
令人好奇的是,諸如「N年還本」、「活得愈久,領得愈多」的儲蓄型保單在國內已存在二、三十年,國外也有類似商品,但為何這幾年如此熱銷大賣?
首先,近十年全球經濟激烈變動,2001年網路科技泡沫,股市一夕崩盤,如雅虎股價曾重挫90%,由145美元跌到15美元,世界經濟嚴重衰退。2008年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引爆全球金融海嘯,雷曼兄弟等機構紛紛破產,道瓊工業指數也數度單日重跌數百點;迄今,各國景氣又陷於歐債、美債泥淖,尚未完全恢復。影響所及,國內銀行利率一路從5%走跌到1%以下(目前3年期的定存固定利率不到1.5%),與1990年代定存利率8%~9%相差頗大。
「保險與利率有連動關係,低利率使『保障型』的傳統保單利率下降、保費變貴,消費者購買意願降低;定存族開始四處尋找報酬率更高的理財工具,使得『儲蓄型』或『投資型』保險商品大受歡迎,」彭金隆解釋。
「儲蓄險的利率只要比銀行的高出0.25%~0.5%,就對定存族有很大的吸引力,」保發中心精算師張志宏說。
其次,近年國內薪資水平雖然變動不大,但受國際經濟情勢不明影響,民間投資意願不強,民眾省吃儉用,縮減開銷,國民儲蓄率反而屢創新高。
主計處統計,2001~2010年國民儲蓄率(國民儲蓄毛額占國民生產毛額的比率)自24%升到31%(見表2),創21年來新高,超額儲蓄率(儲蓄減去投資的差額)也從6.1%升到前兩年的9%~10%,民間閒置資金增加;充沛的游資需要尋求「保本」或「穩健獲利」的出口,儲蓄型保險商品因此成為選項之一。
另外,10年前政府為擴大銀行規模,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法》,讓銀行加入銷售保險的行列,推出許多「類定存」保單,也有助於儲蓄型保險市占率的大幅提高。據估計,2009年,銀行賣保險的成績已超過了傳統的民營保險公司,去年全台有近七成的保費收入來就自銀行,其中,儲蓄型保單即占大宗。
2009年,國泰世華、中國信託銀行雙雙由前年度約八百多億、四百多億元的保費收入,一舉突破上千億元,另外有6家銀行保費收入達100億元,其中八成五至九成即來自儲蓄型、利率變動型等理財保單。
財富管理盛行,各種投資、儲蓄型保單以「報酬率」吸引消費者,但保險的「保障」功能亟可能被忽略。
在投資型保單熱賣的亮眼成績下,國人混淆保險與儲蓄理財的觀念,造就日益顯著的「高保費,低保障」現象,更值得細究。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去年國人的壽險與年金險平均投保率(有效保單件數占人口數比例)210.7%,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僅64.5萬元。若以一人2.1張保單計算,則每人平均壽險保額約為135萬元,與歐美、日本等國平均每人保額300~500萬元相較,保障顯然偏低。
彭金隆表示,這跟國人普遍具有活著時就想把繳出去的保費拿回來的態度有關。
學理上,保險原是一種風險分攤工具,多半用於身故保障。但為了回應這種「想把錢領回」的消費習性,保險公司發明了「生死合險」型保單,把被保險人生時與死亡的給付條件合併,讓保險人活著時可以先領一筆錢,身故後家屬親友等受益人也有錢可拿。因此打著「N年可以領回XX元」、「活得愈久,領得愈多」、「期滿還本」等訴求的保單紛紛出籠,擊中一般人「不想虧本」的心態。
「相較於歐美國家重視保險的『純保障』功能,亞洲國家的日、韓、台灣、大陸,卻把保險跟儲蓄做了很強的連結;很多人購買這種高保費理財型商品時,不覺得是在買保險,認為是在『儲蓄』,」彭金隆說。
但問題是,目前市場上的利變型(利率變動型)年金、六或七年期躉繳養老險等理財型保單,多只訴求一次繳多少保費,N年後就可以拿回XX利息,卻忽略了保險是為了提供生活「保障」的真正需求。
彭金隆舉例說,一張10年期的還本型養老險,年繳保費11萬元,到期後可領回110萬滿期金,在這期間要保人若不幸身亡,受益人則可獲得100萬元理賠,「等於每年存了10萬元,只有1萬元是用來買身故後100萬的保障。」還不如把這筆保費(11萬元)拿去買10年期的壽險,可買到700~800萬元保額,讓家人的保障更高。
不確定年代的風險管控意識因為保險原義在保障,是風險管理的工具,即使附加了儲蓄、投資、節稅等功能,其「保障」性質應無可取代。那麼,究竟多少保障才算足夠?
目前最常被採用的標準是「雙十原則」,亦即用個人或家庭年收入的十分之一(保費),去買年收入10倍的保障(壽險保額)。以這個標準計算,2010年台灣平均國民年所得約為51.9萬元,每人購買的壽險平均額度至少要有519萬元。
然而,台灣現況卻是一般人買了許多儲蓄險,規劃的保障卻嚴重不足,一旦家中的經濟支柱發生意外,家人的生活難有保障。
壽險公會統計,去年台灣壽險業死亡給付689.6億元、給付人數12.6萬人,平均每位被保險人身故後,遺屬只領到54.9萬元的死亡保險金,大概只夠支應家人不到10個月的生活開銷,更遑論喪葬費用。
人生階段各有不同需求,從出社會、結婚置產、養育下一代、準備教育金到退休,各階段的風險缺口都不一樣。可依據當時的經濟狀況調整保險結構,大原則是先求有(保險)、再求好(完整保障)。
磊山保險經紀人首席顧問李佳蓉舉例說,青壯族的家庭風險較大,需避免事故發生時經濟頓時陷入困境,若以台灣勞工平均月薪約4.2萬元計算,要有1,000萬元的保障,可購買較便宜的20年期壽險,保費約四萬多元,對一個雙薪、育有一子、有500萬元房貸的勞工家庭而言,保費只占家庭年收入的4.6%,付起來不會太吃力。
彭金隆提醒,一般人的風險意識不強,但它不會因為人的主觀意識而不發生。先把風險照顧好,有多餘閒錢,再談其他規劃,不妨以「先風險,再報酬;先保障,再投資」的順序因應未來。
在這個全球金融體系連動的不確定年代,銀行與保險公司會倒、國家會賴債,每個人都應正視自己面臨的風險,也許因應方式之一並不在於擁有多少財產,而是為自己和家人的未來思索一個安全的保障。
表1、2010年世界主要國家與地區保險滲透度排名
保險滲透度
排名
國家
總計
壽險業
產險業
1
台灣
18.40
15.40
3.00
2
南非
14.80
12.00
2.80
3
英國
12.40
9.50
2.90
4
荷蘭
12.40
3.20
9.20
5
香港
11.50
10.10
1.40
6
南韓
11.20
7.00
4.20
7
法國
10.50
7.40
3.10
8
日本
10.10
8.00
2.10
9
瑞士
9.90
5.50
4.40
18
美國
8.00
3.50
4.50
世界
6.90
4.00
2.90
資料來源:摘譯自" Swiss Re, Sigma No. 2/2011"
註:保險滲透度:保費收入對GDP之比率。
表2、台灣近十年國民所得與國民儲蓄率
年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台幣)
國民儲蓄率(%)
經濟成長率(%)
2001
399,665
24.15
-1.65
2002
417,639
27.03
5.26
2003
431,947
28.51
3.67
2004
454,718
28.61
6.19
2005
463,778
27.94
4.70
2006
478,968
29.55
5.44
2007
498,912
30.38
5.98
2008
479,214
28.36
0.73
2009
471,797
27.68
-1.93
2010
519,664
31.28
10.82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