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59年歷史的世界博覽會又名萬國博覽會,它的概念主要源自於中世紀歐洲商人的定期市集,而史上首屆世博會是在1851年於英國倫敦舉行,當時大不列顛的國勢盛極全球,英國人為了展示他們推動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就,因此在倫敦舉辦了這場「偉大的博覽會」(Great Exhibition),並由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親自邀請全球28個國家參加,包括蒸汽機、電報機、織布機,以及其他冶金、農業機械等工業革命的重要發明,都在這場博覽會一一現身
即使尚無空中航運,首屆世博會140天的展期,仍吸引了630萬人次參觀。藉由這個劃時代的壯舉,英國國威臻於巔峰,也加速了工業革命在其他國家的推進,更激發了歐美其他強國參與、舉辦世博會的熱情及決心。
引領潮流、交流經驗
初具雛型的世界博覽會,多以大眾化的綜合博覽為主,也沒有固定的舉辦時間。通常只要逢某個國際事件的「周年慶」,當時的歐美列強就會以舉辦博覽會的型式大肆慶祝。例如1876年在費城舉辦的「美國獨立百年博覽會」,即首次展示由貝爾發明的電話;1889年在巴黎舉行的「法國大革命百年紀念博覽會」,更為此建造總高度達324公尺的艾菲爾鐵塔,從此開創鋼結構的建築時代;1893年芝加哥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400年」博覽會,則首創世博會搭配大型遊樂園(Midway Plaisance)的先例,世界第一座摩天輪也在此曝光而廣受歡迎。
「綜合博覽」型態的世博會至1933年開始有了改變。當時歐美才從第一次的經濟大蕭條中逐漸復甦,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世博會於是將主題定調為「一個世紀的進步」,明確指出科技發明及創新,是今後人類進步及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這屆世博會也展示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交通型式──高速公路。
從此以後,各國主辦的世博會均有明確主題,範圍包括能源、交通、藝術、太空、淡水、海洋、居住環境等廣泛議題;世博會也從「非交易」的「產品展」或「成就展」,發展成為圍繞單一議題的「主題展」。
有趣的是,世博會主題也常與當時的「全球社會氛圍」相扣連。例如在兩次世界大戰及冷戰期間,主題就常圍繞「和平」與「建設明天」等,像是1935年比利時布魯塞爾的「通過競爭獲取和諧」、1939年美國紐約的「建設明天的世界」,以及1970年日本大阪的「人類的進步與和諧」等。
20世紀末以降,人類最關心的自然保育、環境永續等議題,更多次躍上世博會舞台。像2000年德國漢諾威的「人類、自然、科技」,以及2005年日本愛知舉辦的「愛地球」博覽會(主題為「自然的睿智」)等均屬此類。
而本屆上海世博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乃是希望藉由全球各國城市發展經驗的展示與交流,找出應對「貧富差距」、「資源緊缺」、「環境污染」、「文化磨擦」等現有城市負面議題的解決方式,也為未來人類尋求更美好的城市生活願景。
下一屆的綜合性世博,預計在2015年由義大利米蘭主辦,主題定為「給養地球,生命的能量」,將從文化、傳統、科技、創意等多面向角度,分析各國「食材與飲食」的關係,也會探討未來當農業資源漸趨短缺,如何在安全健康且兼顧環保與社會公義的基礎上,確保全球公民的糧食供給不虞匱乏等重要議題。
世博會小常識
類型 |
分為5年一次、展期長達6個月的「註冊型」世博,以及介於兩次「註冊型」世博之間、展期僅3個月的「認可型」世博。前者的規模較大且參展國家也較多。 |
舉辦或參加世博會益處 |
主辦國與參展國可透過產品展示和科技成果向觀賞世博會的海外人士推銷,擴展國際市場、貿易和科技合作。 主辦國透過舉辦世博展示國力、提高國際地位;主辦城市則可由營運博覽會而加快城市建設。 |
申辦世博會時間 |
主辦國需在計劃中的世博會開幕日的前9年,向「國際展覽局」遞交申請書,提出舉辦時間和具體主題內容,再由國際展覽局於成員國大會上透過投票表決,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早在2001年即提出申請,並於2002年「申博」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