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過中國新年,原是件非常疏離的事──每個節慶本來有其特殊意義和心情,可是在海外卻顯得淡薄,甚至勉強成為形式化的應景。
這固然跟遠離家鄉,在異域失落對傳統的迴響有關,最重要的是隨著時代變遷,從前人們以節慶來歡娛並祈願祝禱的需要,已因生活日漸改善而漸漸式微。再者,就算在海外關起門來自家人過過年節,氣氛還是不免孤單了些;僑社社團舉辦的慶祝活動雖然廣納公眾,可是內容不外千篇一律的吃飯、跳舞、卡拉OK等等,老實說,這些充其量可以是週末的消遣,但和傳統節慶的精神並不協調,對有稚齡子女的家庭來說也不合適。
基於節慶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文學校傳授的內容之一,多彩多姿的中國新年同樂會,更是每所中文學校藉以讓師生家長共聚歡樂的學期活動。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兩年前,當我接任由二十四所中文學校組成的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總幹事之後,會員學校們決定聯合主辦一個既有傳統風味,又有節慶意義的大型新年慶祝活動。
去年二月十八日,「新春綜藝大聯歡」堂堂推出,在馬利蘭州華特強生高中盛大舉行,進行「室內園遊會」和「文化展示」兩大單元。
尋根
基本上,「室內園遊會」是由各校熱心的家長設攤售賣自己準備的食品,像粽子、麵線、滷肉飯等家鄉小吃,讓來者大啖之餘,也間接贊助了中文教育事業,因為所有盈利都充作學校募款基金,可提供教師參加教學研習會的開支,或是用來設置學生獎學金,及其他各種補助辦校興學的用途。
「室內園遊會」除了小吃義賣,我們也鼓勵各校高年級學生組成的自治會提供遊戲節目,一方面讓這些大孩子脫離一下父母的呵護,盡情發揮自己的創見和主張;一方面也讓他們體會服務別人的甘苦、學習如何為社團謀福利。
「文化展示」則可做為中文學校教學成果的展現,由各校老師指導學生選擇一個主題,以平面或立體的壁報來表現。我們也要求參展的學生,在自己製作的壁報前解說和回答觀眾問題,一方面從觀眾問題中刺激他們做進一步的思考,一方面也磨練學生如何向人介紹本身的文化、怎樣與他人在文化上相互溝通。
去年來參展的內容從中國年到麻將、從風俗禮儀到家族姓氏、從歷代服飾到文字演變、從書法繪畫到剪紙插花,六十多件壁報琳琅滿目、洋洋灑灑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精華。參觀的群眾紛紛讚歎這些華裔子弟尋根的心得,由於許多觀眾的欣賞讚歎,無形地肯定了中文學校的教學效果。不同學校的師生也藉機彼此觀摩,促進校際之間的交流。
薪傳
當天下午兩點到五點的活動單元是「舞台表演」,開場請到專業武術團表演祥獅獻瑞,震天的鼓聲和精彩的舞獅立刻帶出過年的氣氛,接著由各校獻演節目,都由學生擔綱、老師指導。有數來寶、雙簧、相聲、民族舞蹈、功夫、童謠帶動唱、勁歌熱舞等等,熱鬧極了。台上的小朋友賣力的演出,台下的小朋友看得目不轉睛,演出者的家長們更是心花怒放,拍手的拍手、照相的照相,連純粹來看表演的家庭也喝采不絕,整個活動至此達到了高潮。
「新春綜藝大聯歡」在籌備之初,有人懷疑這種文教活動會不會成了孤芳自賞?也有人擔心天氣太冷會不會影響參觀者的意願?結果,演出當天,地上還積著未溶化的冰雪,來參觀的群眾將近三千人,所有小吃不到十二點全部售罄;文化展示的人潮擠得摩肩接踵,舞台表演的大禮堂更是座無虛席。
靠著此地中文學校的團結合作,和所有義工們的同心協力,這個活動的成功就是最好的答案。今年有了二十七所會員學校的聯誼會,又再度舉辦這獨一無二的活動,時間是大年初五,比去年略微不同的是小吃義賣內容花樣更多,文化展示增加了節慶插花和中文學校書法比賽展,舞台表演由學生表演了更具傳統色彩的國劇、黃梅調、皮影戲、以及較為現代的手語歌唱、服裝秀等等,可以感覺到整個活動在質量上更上層樓。當然,來參觀的人潮也更多,甚至連美國國會議員和馬州、維州的教育官員都親自蒞臨一睹盛會,造成不小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