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的建橋歷史
西螺大橋於1953年通車,但興建過程卻幾經波折。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許峰源說,台灣鐵路縱貫線在1908年通車,是日治時期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公路則在濁水溪下游出現斷點,商旅等人士若要跨越濁水溪,不是改搭火車,就是搭乘竹筏渡溪,相當不便,地方人士及輿論屢倡議建橋以便民。
但當時要打造2公里的公路橋梁並非易事,營建技術、金錢與建材來源都是挑戰。1937年台灣總督府決定興建「濁水溪人道橋」,1941年完成水泥橋墩之際,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打造橋身的鋼鐵被迫轉為軍事用途,興建工程於是停擺,戰後又因鋼材缺料,以及國共內戰、228事件波及,使得大橋興築持續延宕。
許峰源說,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意識到台灣在亞洲的重要地位,並在時任西螺鎮長李應鏜大力奔走、政府多方接洽之下,終於促成美援,西螺大橋得以續建,在1953年通車,橋身長1,939公尺,橋面寬7.32公尺,建築設計採華倫氏桁架結構系統,水泥橋墩,鋼鐵作架,衍梁31孔,當時是僅次於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長橋,也是遠東第一大橋。
橋梁南、北兩側連結雲林縣西螺鎮、彰化縣溪州鄉,第16鋼拱是彰、雲分界。橋頭的「中美合作」圖案、豎立的台、美、日國旗,見證這段「好事多磨」的造橋歷史。
「西螺大橋通車,是全台盛事。」何美慧說,通車慶典連辦了三天三夜,來了三萬多名賓客,當時橋上可通行卡車、火車(五分車),蔚為奇觀,走過西螺大橋還是當時小學生遠足的熱門行程之一。
多座橫跨濁水溪的橋梁完工,取代西螺大橋的交通功能。(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提供)
螺陽文教基金會執行常務董事何美慧說,西螺大橋通車典禮紀念照,擠進400多名貴客。(郭美瑜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