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酈食其傳謂:「民以食為天」。對生活在寶島的國人來說,「食」早已不是一個問題。多年來政府一再致力改善的,是如何為百姓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生活環境,提供一種更理想的生活型態。無可諱言的,近年來國內工商業發展神速,國民所得急速增加,大家的生活水準一直在不斷提高之中。但仍有部分偏遠山地、離島地區居民生活狀況與都市相比,尚有一段距離。蔣經國總統早在行政院院長任內即走遍了各偏遠地區,儘管政府已陸續執行了很多建設工作為民謀福,但他仍認為做得還不夠多、不夠好,曾一再提示各部門努力加強。自從去年十一月行政院訂定「加速改善偏遠地區居民生活計畫」,並開始實施,半年多來,已經有了很好的成效。由於偏遠地區的地理環境不同,執行改善工作的重點也隨之而異。
農業機械化無遠弗屆
五年前,人們如果到台東、屏東等地偏遠的鄉下,稍不留神很可能會踩上一腳牛屎。如今走在這些地區內,一路上不僅看不到曬乾的牛糞,牛糞味也再聞不到了。因為用牛耕田、拉車的時代已經過去,農村動力,全被機器與電力所取代,即使是山地鄉,在政府全心全力的輔導改善下,也走上了農業機械化的道路。
在台東縣東和鄉興昌村,我們遇到了務農為生的陳水昌山胞,他談到農場共同作業及機械耕作的情形:「山地鄉有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年輕人外流的比率很大,勞動力不足。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採取共同作業的方式,使同一類型農作的農戶,互助合作,共同經營。機械耕耘已開始推廣,村里設有農事研究班,擁有動力噴霧器、動力脫谷機、整地機、插秧機等,經費一部分是公家補助、貸款,一部分是農民自己湊集的。」
設想週到,孩子也有人看
為瞭解決農忙時家長沒空照顧孩子,興昌村設有農村托兒所,從早上八點帶到晚上十點。負責老師都是本地小姐,在接受政府舉辦的專業訓練後返鄉服務。當她們領著天真的孩子唱遊時,似乎老師們跳得比孩子還起勁。
在光復初期,山胞生活非常貧苦。政府為改善山胞生活,實在是煞費苦心,「既要給山胞魚吃,還要教山胞如何去捕魚」,前者為救急,山胞往往欣然領受;後者為救本,非有極大的愛心、耐心實不足以見功。好在經過政府多年來有計畫的誘導和輔導,山胞們體會出政府的用心,逐步自立自強,才有今天的成果。
台東縣卑南鄉利加村的潘村雲、鄭玉妹夫婦就是一個令人欽佩的例子。他們是卑南族山胞,由於充分善用「山胞創業生產貸款」,才三年的時間,就成為頗有積蓄的中產家庭。
屏東瑪家國中及小學美麗的校園景色。
草埔國小合唱團排練情形。
屏東縣衛生局巡迴醫療服務。
排彎族山胞。
由養豬開始創業
潘先生抹去手上的豆餅,在豬舍旁談起他創業的經過:「民國六十五年初,我自備了四萬塊,向合庫以山胞創業生產名義貸了四萬元,買了三條豬回家來養。農會獸醫定期來看我,給我很多指導。第二年賺了些錢,還掉貸款後,再向合庫貸了五萬元用來種木瓜,那年我又賺了十一萬,運用那筆錢,我將木瓜園擴種成一甲地,又種檳榔,並利用豬舍旁空地挖池養魚。」
「如今我豬舍裡餵有九條母豬,十八條中豬,三十條小豬。豬糞過濾後,渣可做木瓜園、檳榔園的肥料,糞水用來養魚。木瓜壞的就用來餵豬,好的就賣掉。」
這種農漁牧綜合經營,加上潘家夫婦的辛勤努力,他們的生活,很快就獲得改善。
遷村的必要
本省山胞分九族,共三十萬人,散居於全省十二個縣市。其中最小族叫「魯凱族」,住在海拔九三九公尺的中央山脈裡,是屏東縣霧台鄉最偏遠、生活最落後的村落,對外交通全屬鑿山穿岩的羊腸小道。每下山一趟,爬山涉水需五小時的路程,一逢雨季,溪水暴漲,交通即告中斷。
雖然該族目前僅剩一百戶人家,政府並未因此而忽略了他們。鑑於通往該村的道路根本無法行車,交通不便,地方資源無法開發,生產品也無法運出,居民生活自無從改善。民國六十六年,省政府決定將該村自高山上遷下來。
新村每戶分配的建地有八十七坪(道路等公共設施不含在內)。山胞村舍之興建,政府按貧戶、低收入戶、一般收入戶的等級,分別補助四萬、三萬、二萬元,村內的馬路巷道,亦全由政府補助建材,民工配合修建;建築工人,則由村民自己充任。
新村環境好
計畫中的新社區規劃極為完善,包括國民學校、派出所、衛生室、村辦公處、村民住宅一百戶(以上房舍都接近完工階段),小公園、村民活動中心。另為防範山洪,該村近山面建有寬二公尺、長二百餘公尺的大排水溝。
為安置這百餘戶的山胞,單是省政府的補助就高達二千多萬,其中道路、橋樑的整修經費佔大半。其他電力、電話的設施尚不包括在內。
遷村工作完成後,政府將再加強山胞農業輔導,協助山胞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以提高山胞收入。
類似的有計畫遷村,政府自光復以來即已陸續進行。如今許多山地村落整潔的村貌每令人耳目一新,而其設備之齊全,較平地農村有過之而無不及。若非親眼目睹山胞進步的生活,沒有人會相信在如此偏遠的山地居民,竟也能享有這樣周全、理想的生活環境。
東河鄉慶祝第六任總統、副總統就職週年紀念山胞歌舞大會。
東河鄉運動會國小舞蹈表演。
台東縣東河鄉興昌村金樽沃山地兒童。
美麗的海上公園
「蘭嶼」舊稱「紅頭嶼」,以盛產蝴蝶蘭聞名,是個美麗的世外桃源。半裸的土人划著具有原始色彩的獨木舟,載浮載沈徜徉在澄藍的海上;翠綠的椰樹在微風中搖曳;悠游淳樸的山胞閒散的倚在涼亭上沐著落日餘暉,嚼著檳榔吸煙納涼;加上充滿神秘色彩的傳統習俗,及鬼斧神工的奇岩異石,蘭嶼近年已成為各地觀光客所嚮往的旅遊勝地。
蘭嶼島上居民屬雅美族山胞,在日據時期,日人為保持山胞原始生活型態,專供作為研究原始社會人類的「活標本」,對於該島的管理,操隔離政策,儘量不讓山胞與外界接觸。加上孤懸在海中的地理環境,風氣閉塞,使得蘭嶼的開發建設遠較台灣任何一個鄉鎮來得緩慢。
一把鐮刀、一根鐵棒和一只籮筐(或漁網),成為雅美族山胞的三樣傳家寶。他們種的是芋頭、地瓜,抓的是飛魚,每日二餐,偶爾採食椰子或野果。這種生活代代相傳,直至今日仍未有多大的改變。
排斥現代文明
由於氣候酷熱和習慣使然,雅美族山胞天性懶散,在吃的方面只圖填飽肚子。除了年輕的一代,島上中年以上的土著仍對現代物質文明採取排斥態度。目前各村落仍到處可看到中老年男子全身僅著「丁字帶」遮體;頭髮剪短至耳上自然下垂,乍看宛似個鍋蓋。相形之下一般土著婦女在穿著方面顯然比較時麾講究。
最令人困擾的是山胞們生性固執、迷信、保守,不願接受新觀念、新技術。儘管輔導人員一再苦口婆心的勸導,他們卻仍堅持保有原始的生活方式。也就因為這樣,多年來政府一本三民主義的宗旨,對山胞生活的輔導改善總是不遺餘力,而對雅美族山胞的眷顧尤深。政府深深瞭解,要開發蘭嶼,首先得從思想觀念著手,讀書受教育是最根本最有效的辦法。光復前日人在蘭嶼僅設立番童教育所二處,光復後政府致力推廣島上教育設施,先後設立四所國小,民國五十八年又創辦了蘭嶼國中。
東河鄉阿美族山胞製臼。
改良木瓜。
山胞傳統服裝編織。
他們不喜歡讀書
任教於蘭嶼國小的周朝結老師感慨的說:「雅美族的長老和家庭,是蘭嶼鄉推展教育最大的阻力。因為我們世代相傳的生活目標,只是求吃得飽、能活下去,不太重視求新、求進步,所以對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很少關心,甚至不願孩子們上學。」
周老師回憶說:「十年前我剛自台東師專畢業返鄉任教,每次開學都必須親自挨家挨戶的去『求』那些家長讓子弟來學校上課,有時還得騎著三輪車到山上抓學生載他們到學校念書。」
他又說:「這裡的學生絕大部分沒有和外界接觸過,文化刺激少,聯想力差,在教學上非常吃力。最困難的是絕不能體罰,只能耐心地一遍一遍的教。對於初入學的一年級小朋友,我幾乎需花上十個星期的反覆教學,才能教會他們注音符號。至於算術課程,則由數石頭或芋頭開始,把他們日常生活周遭經常接觸的事物當做教材,慢慢的培養他們的興趣。」
周老師繼續說:「當初國小畢業後的學生,沒有人願意再上國中,他們的家長認為已讓孩子給我念了六年的小學,這已是很給面子了,為什麼還要再浪費三年的時間去讀國中?」他笑著說:「有時簡直說不通,只好半拉半搶的將孩子帶走,反正孩子唸書住宿、吃飯,及一切書本全由政府免費供應,家中根本一毛不花,只要孩子們有機會多受些教育,我做個惡人也無妨。」
雅美族山胞的傳統住家形式非常奇特,為了防禦颱風的侵襲和避寒,他們將住家建在地穴中,站在村邊望去,只見到一片茅草屋頂,每戶形式大同小異,包括一間工作房,一間起居室,外帶建在地上的一座納涼用的小草棚,人畜同室,通風排水不良,衛生極差。
不知道領情
為了改善山胞住的環境,自民國五十五年,政府即開始興建山胞住宅。據蘭嶼鄉民政科劉功品科長說:「全島山胞有六百六十五戶,到目前為止已造好五百六十一戶國宅分配給山胞居住,剩餘的亦將於短期內興建完成。當初建好國宅時,山胞們不敢搬進去住,一則不相信有這麼好的政府會免費蓋房子給他們住。再則有些人以訛傳訛,說住進政府蓋的房子不但要繳很重的稅,同時連舊有的房子也要拆掉,到時候繳不起稅,連棲身之所都沒有了。」
經過鄉公所一再的解釋、保證,總算讓山胞們相信這是國家對他們的特別照顧,不僅蓋好的國宅一下子全部住滿了,沒有分配到的山胞還催促鄉公所盡快加蓋呢!
鄉公所秘書徐同義接著表示:「興建國宅所需的建材和技術工全由政府提供。一包水泥市價約八十元,但運到此處的費用卻要九十元,本地山胞只負責整地、搬砂石的工作。」
珍愛勞動的成果
徐秘書說:「任何事物的完成若摻有自己的心力,當享受它的成果時才會格外珍惜。再者可培養山胞自力更生的信念。政府固然願為山胞服務、造福,但更欣於見到山胞將來能生活得更美滿、更莊嚴。」
此外諸如環境衛生的改善,公共造產及果樹的推廣,舉辦漁業訓練,購置機動漁船及漁撈工具送給山胞使用,輔導小本創業貸款經營小型商店等措施,既增加山胞的收入,且改善了山胞生活的觀念。
因地施政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懂得養生之道的民族,尤其近年來生活富裕,「食補」更是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事。傳統的滋補聖品鹿茸、鹿鞭、人參等,都成為大眾化的消費品。許多人知道本省產梅花鹿,但養殖得最普遍、最成功的地方卻是綠島。
綠島位於台東縣東南,距台東市十八浬,是個山丘縱橫的火山島,居民來自福建泉州。由於受了地形、地質的限制,農業發展無甚特色。但是政府的農經專家發現綠島的山谷林野遍地野草,特別是一種叫「圓葉」的植物,是飼鹿的最佳食料,遂決定以三百七十五萬元的經費,補助民眾整建鹿舍,獎勵種植牧草,舉辦畜牧推廣教育,在島上發展養鹿事業。
養鹿最合適
家住綠島中寮村的養鹿戶陳頂福先生說:「養鹿和養一般家畜差不多,養鹿人家只要利用附近的山坡種植圓葉仔三分地,每天花個二小時割草餵飼就夠了。如果養八頭鹿(三頭公鹿,五頭母鹿)通常每年可生產五頭仔鹿,每頭賣二萬元,就有十萬元的收益。加上成鹿每頭可割收二十兩鹿茸,每兩五百元,一年總計可收十三萬元,算是利潤相當高的農家副業。」
對於低收入民眾,則由鄉公所購鹿委託他們飼養,所有收入平分。這項措施不僅增加了低收入戶的收益,繁榮地方,同時也充裕了鄉公所的自治財源。
除了改善生活條件,政府更為適宜海洋作業的綠島居民舉辦一百萬元長期低利漁船貸款,漁民只要勤奮工作,短短兩年內就可擁有自己的漁船了。
漁業動力化
當我們參觀綠島漁港時,一艘新動力漁船正準備泊錨,在一次談話中認識了這艘新船——日進發號的船長洪富春先生和他的合夥人陳勇進先生,洪先生說:「這是一艘十六噸重,五十五匹馬力的新船,才下水二十天,它的造價要新台幣一百五十萬元,除了鄉公所補助七萬元(不必償還)政府還貸款了一百萬元,另外加上四位朋友合湊了四十三萬元買了這艘漁船。這趟出海是我們第一次用它捕魚,收穫還不錯,捕到六千公斤的飛魚,市價可賣到十萬元。」
陳勇進很直爽的說:「如果沒有政府的貸款,要讓我們自己去籌這筆錢,實在是力不從心,所以我們非常感謝政府對我們漁民的照顧。」
澎湖跨海大橋。
澎湖觀音亭。
用水缺乏
澎湖地區居民最關切的是用水問題。澎湖位於台灣海峽東南部,面積有六四.二六平方公里,年雨量約一千公釐,降雨量不多,加上地勢平坦,全島最高處為海拔五十公尺,即使在雨季亦無法貯存足夠的用水。過去居民用水多靠開發深水井供應,但由於近年來人口增加,生活水準提高,用水量劇增;加上國民旅遊日漸普及,為了便利每年四十多萬來此觀光旅客的用水,地下水超抽甚為嚴重,水位逐漸下降;有些地區海水滲透地下水源,水質鹹化,原來開鑿的三十口深井,有三分之一成為廢井。因此另闢水源,成為刻不容緩的急務。
政府先於民國六十二年興建完成「成功水庫」,為該地區每年增加水源一百五十萬公噸,使得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能有一喘息的機會。民國六十七年,政府再動工興建「興仁」、「東衛」二水庫,前者已於今年六月底完工,後者計畫於今年年底完成。屆時澎湖居民將不再為用水問題困擾。
林投公園。
開鑿深水井。
水塔。
賠本生意有人做
一個地區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可以從他們的用水、用電的多寡來衡量。澎湖縣的馬公鎮、白沙鄉、西嶼鄉早由台灣電力公司供電,但是另外的離島情形又不相同。
台灣地區離島電業,原由當地鄉公所或合作社自備發電機經營。為配合政府改善離島人民生活,台灣電力公司根據行政院核准的「接辦台灣離島電業實施方案」,自民國六十三年起,陸續接辦了屏東縣琉球鄉、台東縣綠島鄉、澎湖縣望安鄉、七美鄉、吉貝嶼、鳥嶼、虎井嶼等離島的電業。一面成立用戶服務所,一面著手改修更換電桿、電線、變壓器、電表,甚至修改用戶屋內線路設備,以提高供電之可靠與安全性。這種工作耗費人力與財力難以勝數。
在台電接辦前,各離島每一度電價高達新台幣四至九元,底度限於五至十度,如超出底度,超出部分要另加收三百至四百元。自台電接辦後,即改與台灣本島同一電價收費(按當時電價為非營業用電一百度以下,每度為九角一分)。離島用戶享受了較前低廉幾達十倍的電費。
繼續賠累義不反顧
據台電公司統計,迄民國六十七年年底止,該公司自接辦離島電業後,共支出六千八百八十二萬元,收入一千五百六十六萬元,虧損數目非常可觀。而這種赤字將隨著離島用戶的用電日益增加而無休止的賠累下去。
如果政府不是本著為民服務的宗旨,著眼於改善民眾生活的前提,或換做任何一家民間投資公司,一定早就撒手不管了。
家住澎湖望安鄉的許淑龍、許瑞煜姊弟天真的說:「以前沒有電時,家中晚上點的是蠟燭、菜油燈,風一吹,眼睛就花花的。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趁著天還亮,趕緊把功課做完,等到想玩,天也黑了。現在有了電,家裡添了洗衣機、冰箱、電視機,不但媽媽不再為買菜、洗衣服煩惱,家中更增加了許多歡樂。我們也不必七早八早的就被趕上床睡覺了」孩子們的話是直覺而純稚的,玩耍本是他們的權利。但是有多少人能體會維持這些生活上基本的享受,政府要投下多少的心血和魄力。
澎湖還有一個特殊的景觀,全縣共有一百四十五座寺廟。其數量之多,密度之高為全省之冠,這是為什麼呢?
那牽腸掛肚的日子
澎湖是由大小六十四個島嶼組成,居民幾乎全是以捕魚為生的討海人。以前因為電訊不發達,居民出海打魚,一旦出一趟遠洋或是遇到風暴回家遲了,家中妻小牽腸掛肚的擔著心;而在船上的漁民因為避風浪或整修被打壞的船,有時會泊錨他港二、三個月,他們也同樣急切地想向家人報平安。但是因為通訊不便,大家都只有向神靈祈福消災。在這種情況下,澎湖的廟宇一座一座的蓋了起來。
交通部電信局澎湖工務站站長呂有義說:「在電話尚未普遍裝設前,民眾必要時,也可利用警方通話系統向外求助。但是鄉下人觀念很保守,不喜歡與警方打交道。每當風浪一大,各島間的聯絡就完全中斷了。我是土生土長的澎湖人,記得小時候村內產婦遇上難產,無法與醫生聯絡,產婦、胎兒的死活只好聽天由命。」
往事已矣,聯絡通訊再也不是問題
「現在情況已完全不同,從六月中旬開始,全縣九十六個村里已全部裝機完成,達成了『村村有電話,島島有電話』的目標。今後澎湖各小島的居民不僅可和台灣本島通話;並且遠在世界各角落的船員,也隨時可打電話回家報平安。那種一旦有家人出海,寢食不安,提心吊膽的日子,將隨風而逝了。」
特產:珊瑚。
澎湖白沙鄉講美村巡迴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