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步道自己修
了解前人步道修築的概念,才更能體會先民生活與自然共生的智慧。千里步道協會歷年來努力推動以手作步道取代工程發包,徐銘謙解釋,以工程的概念施作步道,自然落入一次性施作、永久保固的邏輯中,取用如花崗石、水泥等的外來原料,但這些東西在大自然裡是最不耐用的,常遇損毀需要再修復。而手作步道最重要的概念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和定期維護。
手作步道的工法常是因地而異、因地制宜的,難以用文字解釋,協會因此舉辦手作步道工作假期,讓志工實地觀察步道的地勢、地質條件,親身體驗搬運、挪移石塊,了解如何讓它以恰恰好的角度,坐立在路基上,就像是盤古開天以來就在那兒一般。
我們親自參與了一場工作假期,當天的任務是「渡南古道」維護。步道上有一處邊坡被水沖刷而坍塌,之前先用竹子搭了便道,這回打算用砌石工法讓路基更耐久。一開始徐銘謙和老師傅檢視邊坡立面,商討如何修補,接著帶大夥尋找收集合適的大石頭。被沖刷掉的路基要用大石頭當底基填補,需挑選形狀、大小適宜的石塊。挖鑿的空間亦要考量尺寸、深度,石頭到位後必須以各個角度翻轉、試放,直到尋得最穩固的位置,才將石頭定位。接續找尋中小型的石塊填補在石縫中,縫隙再倒入大量的砂土,強化穩固。修築完的邊坡從上方看來與一般的路徑並無二致,但從側面看像衣服的補丁,把缺損的一角再天衣無縫地填回。
其他還有從溪裡找石頭,或鋸木做路緣,工法概念大致相同,但因為大自然不像樂高積木的規格化,施作者只能自行發揮天才,取之自然、因地制宜。「這種方式是世界的潮流,也是先民的作法。」徐銘謙說。
這場參與修築步道的夥伴有已在台灣定居5年的瑞典工程師,也有從桃園復興區、宜蘭、彰化、台南各地奔來的志工,或許還是生手,或許已有豐富的山野經驗,大夥兒都體驗了從眉尖滴落的汗水沁入了土地,工作手套上沾滿了泥土,彎著腰細細端詳石頭的形狀,懷抱著沉甸甸的石頭,只挪移數步都讓人氣喘吁吁的過程。從此之後,自己的生命與這條路徑有了連結,人與土地的關係不再陌生,這是許多志工一再回來參與的原因,一如徐銘謙說:「參加過工作假期的人就會上癮。」
7月中旬,樟之細路公私協力國際推廣備忘錄簽署儀式記者會上,自然生態作家劉克襄的一段話著實令人難忘,他指出台三線、中山高、北二高通車,追求的是速度,是用快速的、寬闊的道路帶來經濟跟開發的可能性。但2018年定線的「樟之細路」是一條不一樣的道路,「這是一條慢的大道,印證了台灣社會所追求的生活價值與內容逐漸在改變中。」
「樟之細路」是浪漫台三線計畫中最「浪漫」的一個章節,是一群人探著未知的路徑,只為串聯起一段段有故事的路;未來也將是一群人荷著鋤頭,接力交遞沉重的石塊,一點一滴修築起來的手作步道。千里步道執行長周聖心說:「它雖然是一條細路,卻是一條大道。」這是一條帶起不同思維的大道,從快速到慢行,未來更期待它是市民公共參與的場域。
出磺坑還保留當年鑽油井的設備,鄰近有油礦文化產業聚落遺跡。
踏查古道的同時,發覺在地的故事。 隱身在石光古道附近的石光天主堂,大家熟知的關西天主堂是依此雛形而建造的。
手作步道順應所在地的氣候、地質,重視棲地的生態習性。
工具上肩修步道去!手作步道不用工程的思維,而是依靠人力,就地取材。
位在新竹縣橫山鄉豐鄉村的茶亭,奉茶文化是台灣濃厚人情味的展現。
細路路徑不寬,卻藏著豐富的人文故事,等著人們親身走近探索。 (林旻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