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原味
近年來,觀光產業結合文化旅遊的風氣大盛,觀光客「獵奇」之餘,也讓原住民美食成為一門好生意,就連國內平地漢人也趨之若鶩,烤山豬肉、小米酒、竹筒飯、炒野菜等「原住民風味餐」越來越受歡迎。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調查指出,2010年年底,每100人原住民,有8.5人從事住宿及餐飲業,比例是4年來的最高,店家大多開在南部及東岸。
然而,就像都市裡有些打著原住民餐廳名號的店家兼賣排骨飯、牛肉麵等「非」傳統原民料理,觀光客在部落風景區吃到的,也很難就一定是「原汁原味」。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葉秀燕指出,「原味漢化」可視為原住民餐廳的權宜變通,為了配合漢人飲食口味而做的調整。
一位店家開在花蓮的阿美族風味餐廳老闆娘曾向葉秀燕抱怨,觀光客有眼不識原味,糟蹋了原住民美食。
「平地人來這,還是要吃紅燒魚、三杯雞,這都是漢人的菜;有人點檳榔心,但卻吃不慣,整盤菜都沒有吃,很可惜。他們不知道,這才是阿美族真正的料理,」這位阿美族老闆娘說。
另一方面,觀光客也無法分辨入口的是哪一族的菜。一位太魯閣族業者羅列「族群融合」的菜單,自承店裡的風味餐,是「原住民的食材,漢人的煮法」:「我們太魯閣族的香蕉糯米飯QQ黏黏,是店裡必備的風味餐;現在阿美族的野菜很流行,我們也有;客人點蝸牛,我就做三杯。」
葉秀燕訪談花蓮縣內12家原住民餐廳後發現,除了自家族群招牌菜(例如阿美族的石頭火鍋、噶瑪蘭族的海鮮魚產、太魯閣族的香蕉糯米飯)之外,店家也會販賣其他原住民族的名菜,例如,在阿美族風味餐廳裡可以吃到布農族的石板烤肉,「特色」與「混搭」並存。
不過,阿美族野菜專家吳雪月提醒,原住民傳統料理不來爆香、提味這一套,調味也很簡單,頂多就是灑點鹽巴,「最怕觀光客把台式『三杯』料理當成原住民的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