籤詩是神明的溫柔囑語
林茂賢表示,各廟宇的求籤流程大同小異,大致上都是先進廟點香拜拜,向神明報上自己的姓名、住址,並稟告自己想詢問的詳細事由,在得到神明允諾後才可抽籤。求籤時以一事求一籤為原則,否則一次問神明太多事,祂也不知要回應哪一件。
那要如何得知神明是否允許呢?就得透過擲筊來與祂溝通了。筊杯是兩片外觀呈半月形、一面凸起一面平坦的木片,民眾擲出筊杯,若落地時一片凸面、一片平面稱之為「聖筊」,表示神明允准、同意;若兩片皆凸面則是「陰筊」,代表否定、不同意;若兩片都平面朝上,稱為「笑筊」,表示神明尚未決定,或是笑而不答,可能是說明的資訊不夠清楚,需要再說一次,亦可解讀為NG重來的意思。
當得到神明同意抽籤後,再從籤筒裡抽取籤枝。每間廟宇的籤筒不太一樣,小籤筒可以捧起來向前搖晃,最凸出的那支或是掉出來的那一支,就是神明要賜予的籤;若是立地的大籤筒,則可以用手抓起全部籤枝像是洗牌一般,然後放下,以最凸起的那支為是。抽起的這支籤,需向神明再次確認,以擲筊得知神明旨意。至於是擲一個聖筊即可,還是要連擲出三個聖筊才算數,則是按各廟的規定。
得到神明應允後,便可依照籤條上的數字,到擺放籤詩的木櫃抽屜,抽取相應的籤詩。若仔細觀察不同廟宇的籤詩,會發現各有其系統,例如100首、60甲子籤、28首等,至於要使用哪個系統,則是廟方請示神明後決定。林茂賢指出,籤詩內容通常有兩種,第一種是故事戲齣(台語戲碼之意),比如「文王拉車」、「陳三五娘」、「三顧茅廬」等,透過歷史故事或傳說來表達,第二種則是詩句。就算不懂故事的內容,籤詩上會寫明各種求問的相應解說,例如,財必獲、訟得理、婚可成……,同一個故事可以應用解釋在不同的情況。
以去(2024)年世界棒球12強賽冠軍賽前夕,網友抽中的60甲子籤第11籤為例,籤詩寫著:「靈雞漸漸見分明,凡事且看子丑寅,雲開月出照天下,郎君即便見太平。」依據籤詩上的解說,這首詩是苦盡甘來之兆,若是問功名,表示十年寒窗,有出頭的日子。結果台灣果然在冠軍賽獲勝,印證了籤詩所示,讓人直呼不可思議!

實體求籤的儀式感,是點了香,在神明面前虔心稟告自己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