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台北慢生活
春分時節,我們與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郭瓊瑩相約在大稻埕碼頭,一探台北河岸的魅力。「台北市是一個三面環山、一面有河流的漂亮地方。可以親山,也可以親水,雖然河岸設有堤防,可是只要走過堤防,就會發現,我們的生活是跟河如此的近。」郭瓊瑩分享,繁忙的城市步調,帶來緊張的生活壓力,然而走進台北大稻埕碼頭,視線立刻被寬闊的河景吸引,不自覺地就放慢了腳步。
隔絕了堤外的車水馬龍,大稻埕碼頭河堤充滿閒散的氣氛,人們可以放心在此散步、騎腳踏車、曬曬太陽。一旁的大稻埕碼頭貨櫃市集,呼應過往貿易據點的歷史,以貨櫃為設計概念,改裝成一間間的小餐館,販賣台式、美式、日式、韓式等各國美食,民眾可以在貨櫃一樓點餐,然後到貨櫃二樓的開放座位,一邊欣賞美景,一邊享用美食與啤酒。天氣晴朗時,前方有寬闊的淡水河景,側面還能將觀音山、大屯山、七星山、小觀音山的山稜線一覽無遺。
傍晚時分,不只能看到夕陽美景,夜晚的碼頭廣場點起燈,又是另番風情。到訪這天是平日,人潮仍絡繹不絕,還有很多外國面孔,三五好友相約在此聚會、小酌,氣氛十分歡樂而放鬆。「我喜歡來這邊,是因為我喜歡這個氛圍,這邊的人看起來都很開心。」郭瓊瑩說。
郭瓊瑩表示,當城市的開放空間大,生活就不會覺得擁擠,而河面就是我們的開放空間。就像香港的維多利亞港,為居民降低了城市過度密集的窒息感,「河岸水域是珍貴的公共資產,應該多鼓勵大家去親近、體驗。」
搭乘藍色公路的遊船,閱讀不一樣的台北,是郭瓊瑩推薦的另一種玩法。例如從大稻埕碼頭出發,前往淡水碼頭,沿途可以看山、看水鳥、看魚,還能從水上回望城市,看到很多台北的天際線。若想體驗更深度的旅遊,有些旅遊平台也推出套裝行程,先帶遊客導覽大稻埕街區史蹟,例如大稻埕的茶行,介紹此地早年茶葉、樟腦的外銷貿易,街區建築裡的文化符碼,認識昔日繁華。再搭船遊淡水河,行經忠孝橋、重陽大橋、關渡大橋、紅樹林河畔等,在船上介紹沿途風光,最後讓旅客在淡水碼頭下船,遊客可自由續遊淡水老街等地。
郭瓊瑩表示,談到水岸遊憩,不見得一定要去玩水,可以看水,視覺上的親水,也可以近水,跑到水裡游泳,台北有些水域雖然不能游泳,但卻規劃有划船、衝浪等體驗。例如社子島的嘻嘻哈哈國際滑水學校,就提供了寬板滑水、快艇衝浪、沙發衝浪等服務。仔細盤點台北水景點,就會明白,台北不只有夜市小吃和101大樓,親近水域,體驗台北慢生活,也是另一種閱讀台北的方式。

搭船遊覽藍色公路,沿途可以看山、看水鳥、看魚,體驗不一樣的台北之美。

郭瓊瑩認為,河岸水域是珍貴的公共資產,能帶來寬闊的視野,值得一遊。

搭船遊台北,從水上回望城市,欣賞各式建築與地標。圖為重陽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