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意識在蘭城萌芽
時代變遷,為女性創造新的機會,1920年代後期,女性意識逐漸萌芽,愈來愈多女性參與社會事務、積極投入職場,她們在學校、醫院或各種工作領域,透過努力讓自己發光。
其中,行政院衛生署宜蘭醫院創立於1895年,是宜蘭地區歷史最悠久的醫院,起初只服務日籍居民,直到1934年,隨著台籍病患增加,院內首度招募台籍看護婦,打破女子只能在家相夫教子的印象,使護理人員成為宜蘭新興且高尚的女性行業。
而在日治時期,宜蘭曾有兩位女性赴日學醫,並將所學帶回故鄉,她們是陳石滿與林丕。陳石滿是宜蘭第一位女醫師,她與丈夫陳呈祥於1933年開設「呈祥醫院」,並擔任眼科醫師。另一位女醫師林丕就讀東京女醫,歸國後服務於台大醫院,不久即返回宜蘭開設「維仁醫院」,為故鄉引入女性醫療的資源。
除了醫院與校園,舊城裡還有豐富的女性地景,訴說屬於她們的歷史。例如「宜蘭被服廠」(生產軍用衣物的工廠)吸引不少年輕女性投入工作,以經濟報酬改善自身處境;而現在的宜蘭市基督教禮拜堂,在日治時期曾是舊城區最高級的酒樓「開花樓」,日籍藝旦與上流仕紳相聚於此,場面熱鬧非凡;也有至今依然運作的「阿蘭城戶外洗衣場」,見證數百年來女性為家務工作的付出,讓傳統質樸的宜蘭阿媽,一起登上歷史舞台。
參考文獻
張美鳳,〈宜蘭「阿媽故事館」的想像與實踐〉,《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72期(2015),頁19-25。
張美鳳,〈空間裡的女性歷史——宜蘭女性地景的挖掘與地圖的建構〉,《宜蘭文獻》,130期(2022),頁120。
張美鳳、楊晉平,《宜蘭舊城 女性風華》,2021。
宜蘭縣史館「我們是噶瑪蘭Kavalan aimi─噶瑪蘭族復名運動三十年」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