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土地 2025 7月 EN 分享: 麻竹筍的盛產期是每年6月到9月中旬,10月左右開始曬筍乾。原本淡黃色的竹筍,經過一個月的日曬,轉變成橘黃色,一大片曝曬在陽光下,成為南投竹山獨特的風景。(林格立攝) .集集竹筍產銷班2020年從全國6,000多個農業產銷班中脫穎而出,獲頒全國「十大」農業產銷班,主要就是冬天還能種出新鮮綠竹筍,連農政專家都嘖嘖讚嘆。(林格立攝)雲林縣鑫源牧場供應全台四分之一的烏骨雞,從育種、飼養到宰殺一條龍、每天巡場三次確保雞隻健康,每年產量可達一百萬隻。(林格立攝)農友種苗公司成立於1968年,致力研究種苗新技術、⽣產優良種苗,研發創新多樣性且抗病、耐熱、耐濕的優良品種。(林格立攝)日本人愛吃的毛豆,有四成來自台灣生產。此為高雄旗山的百賢農產種植的毛豆,透過機械化採收,提升了效能。(林旻萱攝)蝴蝶蘭透過產期調節,可以終年開花,而台灣蘭業正努力讓台灣蘭花,花開全世界。(林格立攝)雲林地區盛產黑金剛花生,香氣十足並富含花青素,圖為農人正在揀選翻炒過後的花生。(莊坤儒攝)建於1916年的桃園大圳,是承載了灌溉桃園農田的重要水路。其中二號水橋更是桃園地區最早使用鋼筋混凝土的建設,一百多年來依舊屹立不搖。(莊坤儒攝)南投信義鄉久美國小舉辦「小米收穫祭」,開啟斷裂許久的傳統小米文化,讓族群文化在部落扎根、傳承。(林格立攝)布農族釀小米酒,是為了祭天、感恩,濾出的小米酒糟作為「酒糟拋灑祭」之用。(林格立攝)台南官田的稻米收割季,吸引一旁的白鷺鷥爭相覓食昆蟲。(莊坤儒攝)台南市玉井區昔稱「噍吧哖」,為全台最大芒果盛產地,各類品種如愛文、金煌等,每年產量約一萬公噸,圖為玉井青果市場販售場景。(林格立攝) 關鍵字: 蔬果 蝴蝶蘭 小米文化 農業 芒果 攝影 農業 飲食 植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