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肉也歡
蔬食尚餐廳
這些蔬食餐廳不是靠健康訴求,或是永續口號來打動人心,而是挑動味蕾的驚豔感,讓五臟廟發出朝聖般的讚嘆:「就是好吃!」......
南機場裡的禮運大同篇
非典型里長方荷生
「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如是說。這是台灣學子從小熟悉的篇章,但您可曾見過大同世界的模樣?在台北市極其弱......
上山找解答 用插畫記錄山林
沈恩民
山,像一座寶庫,沈恩民走進山裡,走出迷惘,重新認識自我,定位人生方向。 由彰化高商到台科大,由手繪插畫到電腦美工設計,沈恩民在叱吒風雲中,一度迷失自我。身心俱疲的焦慮中,帶著畫筆走入山林,......
穿透時空的優雅建築
圖書館之母王秋華
2019年年底,國藝會宣布第21屆國家文藝獎,由建築師王秋華獲得,這位長期以來總是默默付出,生活樸實、為人低調的建築師,對這錦上添花的殊榮,反應淡定,然傳奇性的一生,以及罕被關注的不凡成就......
封面故事
島嶼蔬食 美味饗宴
台灣的蔬果市場越來越精采了,除了傳統早市、連鎖超市,還有那些開在鄰里間的有機商店,和匯集了各地小農的假日市集,正依著時序輪番上演各種蔬果秀。這繽紛多樣的選擇,讓旅居台灣的外國人士目不暇給,......
安「疫」時代
疫情來襲,打亂生活與社會的秩序,卻刺激許多產業的興起與轉型,不同領域的名人也在這波浪潮下,開始反思個人生命與他人、環境,甚至國家的連結,透過他們的分享,我們得以用新的角度面對新冠肺炎帶來的衝擊。......
「原」藝綻放
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將呈現「原」藝之美,藉由探討原住民在音樂、戲劇、工藝、建築的傳統與創新,以及生活智慧的傳承與延續,讓讀者感受到原民文化中繽紛且多彩的一面。......
自然建材之美
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將以城市中的「自然空間」為出發點,讓我們一同重新思考人、自然與空間素材的關聯,以及運用植物與自然材的各種可能性,讓獨特的設計思維,重新開啟了一座擁有豐富意涵的自然材世界......
新世代政府溝通術
不傳聖旨,不寫咬文嚼字的公文,當代公部門想要跟民眾溝通,請出了十八般武藝精通的社群小編。小編們要創意有哏,還幾乎有求必應,他們闢謠打假,從生活擷取靈感,結合時事,轉譯政策,說給您聽。......
青春世代.活力台灣
本期報導一窺台灣年輕人的活力,有來自高中青年社的學生用「青春」編纂刊物,刻畫出生命的印記。還有酷點校園大學市集的大學生,用「創意」來實踐創業夢想,以及台灣社會各界對於年輕人獎學金的支持,更......
「蔬」醒人心
台灣蔬食運動正時興
這是一場沒有緊張、沒有叫囂的社會運動,少了一份指責與批判,多了一份歡樂與責任;不用說教與抗爭,而是用「健康、環保、永續」的口號打動人心,這是一場響應世界潮流的「蔬食運動」。......
植物肉專家在台灣
蔬食風潮下的新產品與通路
美國人造肉品牌Beyond Meat在2009年創立公司,隨後颳起「新蔬食風潮」,吃素不再限於某些宗教團體,也開始吸引注重健康飲食、愛護動物與環境的消費者。不過在這波風潮興起之前,台灣早在......
我的素食主張
從吃素開始的人生實踐
選擇吃素,是為了身體健康,或者出於對動物的慈悲憐憫,還是是由飲食開始的鍛鍊,目的是清淨心的修持,無論出於什麼樣的理由,每個素食者都在吃素的過程,傳遞出一套獨一無二的生命哲學。這一期的《光華......
用愛與直覺實踐瘋狂
黃偈的甜點詩
小學五年級做了第一個烤布丁;高中失戀靠著做蘋果派度過情傷;18歲休學創粉絲專頁開始了甜點創業路;21歲開店、24歲收起生意正好的甜點店,選擇到台東當志工,將自己歸零。他是黃偈,一名法式甜點......
媒合國際人才一圓新創夢
STARTBOARD孵化加速器
台灣品牌、人才想要打入國際,國外創業團隊想要在台生根,異地創業的路上皆充滿荊棘,語言、法規、文化、素養,每一項都是創業新手頭痛的問題。七年級生林致孚看見東協印度白領菁英在台創業的痛點,也了......
《美‧台灣:人文攝像集》台灣影像紀實
時間:1月30日 10:30 - 11:30 AM 地點:紅沙龍 主講人:陳亮君/鍾宜杰/周璟慧 主辦:台灣光華雜誌
【光華.讓世界看見台灣】
行遍尖石,用愛相伴──部落的神父南耀寧
金樽的光芒:嚴長壽與江賢二的台東藍圖
跟超人醫師徐超斌 一起守護南迴的心跳
一探杏林大玩咖 柯彼得醫師的家
對台灣或音樂人說一句話
Instagram
Facebook
台灣光華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