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年,我十五歲,隻身前往陌生的國度,展開那充滿驚喜與希望的一年......
二○○二年夏天,我,拉著兩箱大行李,內心充滿了期待與緊張,在機場與家人告別了。為了不讓家人擔心而硬擠出來的笑容,在轉身過後卻立刻被霸道的淚水擊敗!霎時產生「我為什麼在這裡?」的念頭。所幸,事前經過了扶輪社幾個月的訓練,心理準備已經相當的健全,對於未來一年將要發生的事情,心裡是興奮勝於遺憾。
八個小時的航程,不算長,到達澳洲機場時我卻已是精疲力盡。(除了太過於興奮之外,機上後方坐了位胖女士,以至於全程我的背是以九十度的姿勢度過也是一大原因)。出了海關,獨自張望,渴求著可以有人快點把我帶回家。這時突然一群人從旁邊竄了出來,至少有十個人把我圍起來,並且用一種極度歡愉的口氣說「Welcome to Australia !」然後一陣熱情擁抱,我的澳洲之旅,就在這樣既茫然又疲累、既錯愕又高興的情形下展開了!
我被派遣到澳洲昆士蘭州東南部的一個小鎮Boonah,鎮上人口只有兩千人,開車一小時就可到布里斯本或黃金海岸。真的是個名副其實的「鄉村」,四周環山,卻又不高,看起來很像電影裡的畫面(我對Boonah的第一印象),因為乾旱農作物難生長,一旦有雨,四處就會變得綠油油的,很美。
第一天從機場前往住處時,經過了市區後,彎進一條公路,從此路邊的景色越來越空曠,住戶越來越少,進入Boonah附近一帶時,心裡只有一種想法:「這......這不是電影嗎?」那種一輩子沒見過,似乎只在電影裡面看得到的景色,著實讓我驚艷!可是這一趟旅程,竟然使我暈車了!一路上勉強用破破的英文與顧問一家聊天,也還可以溝通。對於這個遼闊的國家而言,一小時的車程叫做「短」,我在日後才了解到這件事情。
在澳洲一年的交換期間,總共有五個接待家庭,算是很多的,和每一家相處情形都很融洽,尤其是第三和第四個家庭!
在第一個家庭的時候,大概是因為語言不通,接待姊弟都比較安靜,接待爸媽也很忙,在沒有人聊天的情形下不免有些寂寞不開心,不過現在想一想,一切過程都是在訓練自己,都是很好的經驗。
第二個接待家庭的弟妹都很小,每天都有自己是幼稚園老師的感覺,陪伴他們雖然很累,卻也挺有趣。接待爸爸是個警察,他人高馬大、每天騎哈雷機車上班,真是拉風!
第三個家庭有一對雙胞胎姊妹,我們感情如同一家人,接待媽媽稱呼我「Kelly Draheim」(他們的姓),不是「Kelly Chen」。聖誕假期時我們一起到海邊度假一個月,每天都到海灘上游泳、作日光浴,把皮膚曬成古銅色。每個星期二晚上也跟著她們去學爵士舞,在學校更是形影不離,她們就是我的家人!
我跟第四個家庭感情也很好,我和host brother同年,無話不談。一家人還會在晚餐後舉行辯論會,輪流出題,即席演講,內容天南地北都有:包括政治、教育、休閒等等。跟接待爸爸也聊很多,他最喜歡問有關台灣的認同和歷史問題。他們一家都很優秀,三個姊妹都是學校自治市長,兩個兄弟成績也很好。在這個家庭我學到了很多,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第五個家庭因為接待兄姊們通常都不住家裡,所以跟接待爸媽感情很好,但是最後幾個月行程很忙,待在家裡的時間也有限,不過跟接待媽媽常互開玩笑,感情很深。
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幾個媽媽們,廚藝都好的不得了!這一趟澳洲之旅竟然讓我胖了七公斤!雖然說這對交換學生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有的澳洲交換學生一年胖了二十公斤!發胖的原因應該是食物熱量較高,加上每餐吃完後就吃甜點,他們自己做點心,看起來都非常美味。有時候會想克制一下,但一想到好不容易到澳洲一趟,不試試看每種食物怎麼可以?倒是在十個月之後,吃到中式食物肚子都會疼,回國之後的幾天也都是這樣,嗯,大概是尚未調適過來吧!
到那邊一個多月之後,有一次放學回家後突然很想家,剛好回家開電腦就收到媽媽的信,標題還寫寶貝,我一看之後就開始流眼淚,不過大約十分鐘後想到隔天晚上學校有舞會,心情也就好多了。
新年的時候在沙灘上過,倒數5、4、3、2、1,大家全部擁抱在一起,雖然和大家抱在一起,但心裡突然有種空虛感,很想念真正的家人,後來忍不住用公共電話打回台灣。中國年的時候,知道會有這種情形發生,所以找了一堆朋友出去吃飯,接待媽媽聽我說過紅包的習俗,還用紅包裝了一條項鍊和兩元澳幣送我,好感動!
至於學校的生活,我只能說,真的很好玩!我的學校從八年級到十二年級(相當於台灣的國中二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總共只有六百人,也因為這樣,所有人都認識我,而我也是全鎮唯一的亞洲人,所以學習英文的環境非常好。學校雖小,但常常辦一些活潑有趣的活動。每年都會有二十個左右的日本短期交換學生(三週),所以當我剛開始上學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以為我是日本人,常常會有人對我說「konigiwa」(日文的「你好」),害我不知道怎麼回答,只好勉強擠出笑容,說:「ㄜ......,我是台灣人耶!」
這邊的學校生活非常輕鬆,依接待家庭的遠近,我曾搭過學校巴士上學,走路上學或由爸媽接送,下午三點十分就放學。每節課三十五分鐘,還外加morning tea time和 lunch time。這邊數學很簡單,十一年級開始分math A、B、C(C最難),就連math C都是我國中時就學過的!澳洲學生都使用計算機,還有一種可以畫拋物線的高級計算機。當我在頭腦裡計算的時候,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有幾次和同學比賽,心算都比他們用手算還快!
在社團活動方面,我加入了school band吹西洋笛,因為會吹中國笛(橫笛)的原因,很快就進入狀況,也參加他們的表演過。
學校師生都很友善,剛開始所有人看到我都會給我一個微笑,到後來已經有很多人可以「宜青、宜青」的叫了!他們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用Kelly這個名字(一開始很多人以為這是我的真名字)。當我用中文寫下他們的名字時,他們都會很興奮,然後就會有一大堆人拿著筆記本,要我寫下他們的中文名字。
我交到很多好朋友,所以上學不是一件苦差事,反而是生活的重心。同學們說我的英文很不錯,剛開始就可以溝通,到了後期更是沒問題,他們叫我「Taiwanese Aussie」(台灣的澳洲人)。我跟同校的日本學生也是好朋友,當其他人說狗叫聲是「woof、woof」的時候,我跟她都會說是「汪汪」才對。
學校常常舉辦一些很新鮮的活動,有一次是可以穿瘋狂襪子跟領帶,很多學生真的打扮的很奇異:譬如說穿上超長彩虹襪或對比色襪之類的,連老師都不例外喔。有時候中午會有戲劇表演等等。學校還會佈置體育館舉辦「social」(學校舞會),每個人都打扮的美美的,有些女生則會趁此在穿著上很「辣」,非常好玩。
前幾天有一個「rent a friend」的活動,以競標的方式標下十二年級的學生,隔天被標下的學生就必須一整天跟在「主人」的身邊陪他上課,幫他買東西,做任何主人要他做的事情,有一個男生竟然價值台幣九百二十五元!(所得捐給癌症病人基金會)
澳洲是個基督教國家,我曾經跟著朋友去教堂,其實不像我想像中的教堂!不但屋頂沒有十字架,也沒有彩色玻璃窗。整個教堂充斥著歡樂的氣氛,他們以電吉他、爵士鼓、鋼琴、西洋笛、手鼓伴奏等來合唱詩歌,令人回味無窮。接著禱告,讀聖經,最後唱詩歌,真的令我大大改觀!(後來發現原來是我朋友的教堂特別活潑,那刻板印象裡的教堂還是存在於許多地方的。)
澳洲人的宗教信仰很強烈,我常常跟其他國家的交換學生討論,他們說自己雖然是基督徒,可是平常什麼都沒做,也沒有上教堂。這裡卻有很多年輕人跟著家人每個星期日上教堂,每天飯前禱告,我還看過他們告解後大哭,整個人虛脫往後倒,還要別人接住的情況,真的是非常虔誠。
奇妙的是,也有很多人跟我說,如果可以選擇(因為還在嬰兒時代就被帶去教堂受洗成為基督徒了),他們會選擇成為佛教徒,因為佛教才能真正解決人類的問題,有很多疑問在聖經中找不到解答。我的host brother就因為學校作業研究了孔子好一陣子,他跟我討論了很多問題後說,「等我老了之後八成會成為佛教徒!」
總而言之,在澳洲的一年跟很多人交換了宗教心得,當他們知道我是佛教徒的時候都覺得很神奇,我也跟他們解釋了因果輪迴和善惡回報的理論,雖然我不是對宗教狂熱,但那一剎那,卻深深以身為佛教徒為榮。
此外很多人對兩岸關係很有興趣,我也不避諱的直接跟他們聊,有些人甚至連台灣在哪裡都不知道!當交換學生這一年,我以身為台灣人為榮,總是挺起胸膛告訴別人,「是的!我就是從台灣來的!」雖然學校很多同學會開玩笑說我是日本人(澳洲日本人真的超級多)!
交換學生都知道,文化差異是除了語言外最難適應的部分。澳洲的文化對我而言是這麼多采多姿,新鮮有趣,即使在待過一年後,每天還是會在兩個不同文化中發現驚喜,而且我感覺澳洲和台灣文化在我心中已經融為一體了。
剛開始我的英文不太好,每次都必須很專心、很用力的聽別人講話,如果一句話中聽懂了幾個單字,就可以猜出他們的意思了!好在大家都會為我放慢速度,除了一天到晚找別人講話之外,我也不停地發問,遇到不懂的就問,這次聽不懂下次再問,多聽幾次就會明白了。再加上我的小鎮只有我一個華人,環境好,英文當然也進步的很快,一直到回國之前,我都是用英文思考。
澳洲人的打招呼方式就是擁抱,有些人是擁抱加上親臉頰。一開始會覺得很奇怪,「明明不熟,你幹嘛抱我啊?」呵呵,現在我可是超愛抱人的喔!尤其是每次交換學生聚會時,大家一定都是抱成一團!那種人與人之間距離拉近的感覺真的很棒。
澳洲人的生活步調很輕鬆,每個人都很會享受人生。「放輕鬆」是他們常常講的話。每個家庭的生活習慣都不同,懂得調適之後,學習到的事物更是多了!(待續......)
編按: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遊學見聞錄,作者目前就讀於台北市立中崙高中一年級,因篇幅較長,將分為上、下兩期刊出,以饗讀者。

學校生活既新鮮又有趣,圖為午餐時間正在吃福利社賣的小披薩。後排右起Kaylee, Megan,前排右起Rebecca,Lisa和我。

聖誕節假期與第三個接待家庭一同到黃金海岸度假在caravan外面與雙胞胎姊妹和表妹合影。

剛到澳洲不久,全校舉辦了美術展,展出學生的各項美術作品。圖為兩名真人全身噴漆成金色的「真人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