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景區,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拍快點好嗎?後面還有人等著!」
現代人愈來愈重視休閒生活,也有餘暇、餘力到各處旅遊。每逢假日,世界各地的知名風景區幾乎都有人滿之患;也有的地方太過人工雕琢,往往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在有「美麗之島」之稱的台灣,還有不少開發較晚、養在深閨人未識,而遊蹤罕至的風景區,仍保有自然、原始之美。
本刊將逐期介紹這些旅遊勝地。
本期報導飛瀑群集,石相奇美的太極峽谷。
國內登山界,都知道南投有個「冒險家的樂園」。但是直到前年,始終沒有人能窺其全貌,這個神秘的地方,便是太極峽谷。
太極峽谷位於南投縣竹山鎮東南的大鞍里。在省政府林務局七十二年所訂「竹山竹林森林遊樂區計畫」中,竹林景觀是真正的主角,峽谷只是陪襯。誰知配角竟然爆出冷門,搶盡鋒頭。
太極峽谷之所以能反客為主,和當地地勢的「坡降」有密切關係。
太極峽谷是由加走寮溪的山洪沖蝕而成。據台大地理系教授王鑫推測,峽谷岩石屬關刀山砂岩,質地堅硬,距今約有一千萬年歷史。它在來勢洶洶的溪水長年侵蝕下,沿途坡降(短距離內地勢突然下降)很大,形成絕崖峭壁、急流瀑布的景觀。也因為如此,僅能登山、攀岩的好手或只會操舟渡水的探險者,都無法竟其全功。

「一線天」射入的陽光,映照在地獄谷溪水中,宛如綠色閃電。(簡永彬)
時速一百公尺?!
民國七十二年,野聲俱樂部負責人黃朝漳和十名隊友,登山到太極峽谷的「上杭」萬坪台,貼著石壁落到溪底,游泳通過由五十公尺高的峭壁夾峙而成的地獄谷,再以攀岩技巧攀過沿途的陡直石塊,才抵達太極瀑布源頭。這是登山團體首次成功地走通這段谷地,短短四、五百公尺的距離,卻耗費六個小時。即使如此,還是沒有辦法一舉遊遍全谷。
太極峽谷的名聲就此傳開。
七十三年,黃朝漳再接再勵,又率領一批人馬前往,終於反撲成功。
由於太極峽谷地形險峻,遊客最好準備三天兩夜的時間來慢慢「讀」它。
若由台北出發,可搭乘火車至台中市,左拐至干城車站,換搭嘉草線(嘉義至草屯)中興號至竹山,或由中崙站坐中興號,直達竹山,約需四小時。
啟程前,可以聯絡大鞍里頂林路附近的山莊,事先預約竹山往當地的汽車。經過夾道的檳榔樹後,車子循著迂迴微陡的碎石山路盤桓而上,蹦蹦之聲不絕於耳。沿途是茂密蓊鬱的闊葉林,盡是大葉楠、樟樹、台灣櫸……,多少可驅走顛簸之苦。卅分鐘後,到達海拔一○五○公尺的頂林路,是此行落腳處。此地有五處由民家擴建的山莊。
第一夜須養精蓄銳,才能應付接連而來的挑戰。

太極峽谷旅遊圖。(簡永彬)
竹林是經濟觀光資源
翌日天一亮,導遊就帶著一群「冒險家」搭車到三公里外的入山口。這段路車行十分顛簸,但是沿途的孟宗竹林,卻令人出神入畫。人站在竹林裡,一呼一吸都是清芬,而孟宗竹的冬筍,更是鮮筍中的珍品。
冬筍在每年十月至春節之後採收,春筍則在一月至清明節過後;由於冬筍質甘而美,價錢較俏。每到七月至九月,是醃筍旺季。往峽谷途中,一絲絲筍酸撲鼻而來。眼前的木棚內,大型的爐灶用來蒸煮麻竹嫩筍(燒筍),而後由人置入旁邊的竹製巨籠內,覆以蕉葉,上壓重石,使水分流失。竹籠、爐灶造型簡單中,蘊藏著不著意修飾的質樸之美。
竹林盡頭,便是入山口,陡降的山路蜿蜓,其中還埋伏著鬆動的泥土,自入山口步行四十分鐘後,到達五叉路口。若往太極峽谷的中杭(中游),要選擇右方;左轉而下,則往上杭。

絕壁、急湍、巨岩,太極峽谷的景色是「大塊文章」。(簡永彬)
臨「絕壁」「抱石」走
往中杭的小路走去,迎面而來的是密密麻麻的石階,約有千級以上。由乾涸溪床安全下降後,潺潺水聲,不絕於耳;但舉目所見皆是大大小小、閉口端坐的石頭,原來加走寮溪的主流,被一片平坦的大石塊——乾坤台擋住了身影,只有登上平台,才能一睹真面貌。
淺灘過後,陡然逼近對峙的險峻岩壁,像才被鋼刀削過,閃著青光。而此處的水也突然變色,由碧綠改為暗綠,蕩著鬼魅的陰森。遊客須雙手攀住釘在岩壁上的鐵鍊、雙腳踏穩在石塊的隙縫裡,才不致墜入溪底。
此處有個名副其實的名稱——「抱石絕壁」。峽谷所以危險,是因關刀山砂岩壁陡直,時有崩石,且溪流寒冷徹骨。以前岩壁並無鐵鍊,遊客必須像壁虎般貼著、抱著岩石前行(故取名「抱石」),無奈總有人體力不支滑落水中,造成意外,才設法裝置鐵鍊。至今一些較突出的抱石上還可以看到累累抓痕。
「抱石」一段的溪中也停棲著無數巨石,重重疊疊,氣勢雄渾。在溪水激湍的衝擊下,石塊外表難得還存著有稜有角的線條。每一座都是大自然的傑作,以最美的態勢迎接遊人。

入山口附近,正在開路;崎嶇的山路,也算是太極峽谷考驗來者的一個項目。(簡永彬)
甕缸裏醞釀旋風
在抱石絕壁上難免令人懷疑前行無路,不料峰迴路轉,轉出一道瀑布。這道瀑布名為「彩虹」,因秋冬之交,在水勢不大不小之際,正午陽光(早上十——十二時)斜照在瀑布上,會出現彩虹,倒映在綠溪中,成為一景。
瀑布之後,有石梯接續,拾級而上再繞一段彎路,迎面而來是個天然而成的大甕,裏面盛著淺綠的溪水,像是裝著薄荷酒的大酒缸。甕缸是變形的岩壁,薄荷酒則是由加走寮溪精心釀製的,二者合稱「滿月圓潭」。甕缸有個大缺口,「酒」放肆地渲洩而下,就形成石破天驚的旋風瀑布。
圓潭不遠處,有個蝙蝠洞,陰森幽暗。蝙蝠洞的對岸是中杭的終點——太極瀑布。稱為太極,是因瀑布二邊聳峙的岩壁,緊密相依,接縫處巧妙地嵌合成太極的圖案。前面另有兩塊大岩壁,像是向二側拉開的屏風,守護著它。
中杭地勢山接水、水接石,經常走到絕處時突然又出現洞天,害得遊人即使行到水窮處,仍不肯相信前頭已經沒路。

清晨山霧迷,小學生在晨曦中留影。(簡永彬)
上杭菁華——地獄谷
第三天的目的地是上杭;下杭由於尚未開發,訪者甚少。在五叉路口左轉,徒步卅分鐘就到達上杭。
走在山徑,沿途鋪著層層枯乾的麻竹落葉毯子,一路踏去,悉嗦作響,這是峽谷中唯一可聽到的「秋聲賦」。
上杭的海拔五二○公尺,較中杭的四八○公尺高,山路也比較潮濕。
山路盡頭有座天長地久橋,跨坐深達五十二公尺逼狹的峽谷上。倚橋下望,一彎墨綠溪水,曲折地流過其間。
橋頭左行,豁然開展的是寬闊的岩石平台——萬坪台。萬坪台到地獄谷的一段,是上杭水域最驚險刺激的地方。
這段水域是近似垂直的峽谷,兩側沒有落腳處,只有岩壁飛插入水。過去遊人只能站在峽谷上方的天長地久橋遠觀,現在有人將橡皮艇引進地獄谷,供遊人泛舟。
旅遊玩家施再滿曾以識途老馬的身分提醒遊客:泛舟的起點在萬坪台下方水域,因為加走寮溪至此有明顯的落差,須攀竹梯才能下來。涉溪時石頭很滑,最好事先穿上棉襪,可增加磨擦力。此外,當地釣客也常到此地釣魚,魚獲以苦花(鯝魚)為主。

峽谷海拔四、五百公尺,山路旁常見性喜潮濕的姑婆芋(上圖)(簡永彬)
「一線天」光,氣氛森冷
上了橡皮艇,激流像鞭炮一樣,迎面襲來。好不容易進入地獄谷水域,馬上風平浪靜;但一片陰暗隨即像網潑撒下來。抬頭一望,天空在二側岩壁夾峙下,形成了「一線天」。
儘管谷底得不到陽光的眷愛,偶爾還會從上方濺落水滴,使谷中泛著森冷的「地獄」氣氛;但壁石上的小草逆著光,生意盎然。水在一線陽光的照射下,氤氳朦朧,讓人懷疑身後可能隨時出現一位水神或精靈。
傳說,日據時代,兩位抗日志士,遭日軍追擊。他們跑過地獄谷上的竹橋後(天長地久橋現在的位置),立刻把橋斬斷,橋上十八名日本士兵一起墜谷,二人也因此保全了性命。
經過一段令人忐忑的歷程,出谷後,遊客重見光明,只見石𩼧魚(淡水性石斑)在綠色的溪水裏悠哉悠哉地晃著,黑蝌蚪和小青蛙也在石縫中出沒,感覺格外親切有致。
從地獄谷回山莊是上坡路,前後約跋涉四小時才能回到入山口。這時雙腳就像套上腳梏,好不容易才拖回歇腳處。
「告訴你不簡單吧?!」嚮導臉上寫滿「我就知道!」的表情。
儘管來訪者可能在這次旅遊途中飽嘗精神與肉體的「折磨」,但對於喜愛接受大自然挑戰的人而言,太極峽谷就是他們的樂園。
太極峽谷旅遊注意事項:
一、交通:
竹山——大鞍里頂林路:事先聯絡當地山莊派車。卡車每人一趟五十元,汽車每輛一趟三百至三百五十元。
山莊——峽谷入山口:山莊自備車輛接送,每人一趟廿五元。
二、費用:
食:一天三餐約二百元(中餐便當)。
宿:團體房每天一百元(一人),雙人房四百至四百五十元。
道路管理費:大車四十元、小車廿元。
嚮導費:一天約五百至七百元(地獄谷泛舟須請嚮導)。
三、應用之物:
外套、雨衣、棉襪、手電筒(入蝙蝠洞可用)。

溪邊的粼粼波光(下圖),傾瀉出流麗的線條。(簡永彬)

旋風瀑布」果然像一股旋風,遊客只敢遠遠觀望。(簡永彬)

地獄谷水波不興,為了讓橡皮艇順利前行,嚮導只得下水推舟,不似古時的「輕舟已過萬重山」。(簡永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