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一月七號上午曾召集臨時會議,並邀請中央評議委員主席團列席,會中作了一個有關國家民族前途的重大決定。
這次中央常委臨時會由中常委嚴總統家淦主持,討論的主題,即為嚴總統鄭重提出的一項建議:要求中常會作成決定,向十一屆二中全會提案,請推舉蔣主席經國為中華民國第六任總統國民黨候選人;再由總統候選人,提名副總統候選人。會中所有出席人員曾熱烈響應,全票通過。接著中央評議委員主席團集會,亦作了相同的建議。
嚴總統讚揚蔣先生:「追隨總裁、力行總理遺教達四十年,志節堅貞、勳績昭著,尤以出任本黨主席及行政院長以來,主持國家大計,實踐本黨政策,推行重大建設,肆應國際變局,操慮忠純,群情悅服;其樸實平易,勤政親民,更為國內外所一致推崇。」
嚴總統並且強調:「盱衡革命情勢,深感愈接近最後成功,困難愈多,衝擊愈大,非有堅忍、弘毅與睿智的革命領導,實不足以克服重重險阻,達成反共復國之艱鉅任務。」就此觀點而論,益知蔣院長為「第六任總統候選人之最適當人選。」,嚴總統本乎此義荐賢自代,其為國家民族前途的赤忱公忠,昭然若揭;而其謙沖為懷,尤使全體國人欽敬無比。
中國國民黨第十一屆二中全會,經過兩天熱烈的會期之後,一致通過提名蔣主席與謝東閔分別為國民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全體中央委員曾一致起立、鼓掌,接著全體出列席人員也一致起立鼓掌,當時熱烈的掌聲歷久不停,充份顯示出全黨同志全心全意的支持與擁戴。
蔣主席曾特別指出:「謝東閔同志為台灣省彰化縣人,少年時期即富民族意識,二十歲時因反抗日人統治,不遑安處,適總裁領導國民革命軍北伐,衷心景慕,毅然離台,先後求學於上海、廣州等地。大學畢業後,從事新聞文化和教育工作,嗣任本黨台灣省黨部(設於漳州)執行委員,並曾任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對日抗戰勝利,台灣光復,謝同志立即返台,其後在高雄縣長、教育廳副廳長、師範學院院長、省議會副議長、議長,以及現任的台灣省政府主席任內,一意致力於民意溝通及地方建設,執行中央命令,貫徹反共復國決策。」
「謝同志數十年來,無論在文化、教育、民意、行政、黨等任何工作崗位,均富有創意,卓著勳勞。而其不畏邪暴的膽識與堅忍,治事公勤的態度和襟懷,充分表現出革命黨員忠愛國家的精誠志節。謝同志實為副總統本黨候選人的適當人選。」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六次會議,亦已於二月十九日,在陽明山中山樓舉行開會典禮。典禮開始前,秘書長郭澄曾報告奉頒總統召集令的經過,及內政部通知的國民大會代表總額人數。接著,全體國大代表在典禮中宣誓就職,司法院長戴炎輝以大法官會議主席身份,曾偕同全體大法官到會監誓。第六次國民大會會期卅五天,主要工作即為選舉第六任總統與副總統。
議事日程重要者如下:二月廿一日至廿二日——產生主席團候選人。二月廿四日——舉行第二次預備會議選舉主席團,籌備工作結束。二月廿七日——舉行第一次會議,通過主席團提名的秘書長一人、副秘書長二人,通過議事規則及組織審查委員會。三月一日——舉行第二次大會,聽取行政院長施政報告。三月十八日——公告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名單。三月廿一日——舉行第一次選舉大會,選舉總統。三月廿二日——第二次選舉大會,選舉副總統。三月廿四日——通過大會宣言。三月廿五日——閉會。
本刊將在下期繼續報導國大代表為國民黨提名之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的連署提名經過,總統、副總統的選舉實況,以及新任總統、副總統的生平與政績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