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月廿日,對我中華民國而言,是一個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大日子——第六任總統與副總統宣誓就職。
就職典禮,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由大法官會議主席戴炎輝監誓,典禮莊嚴而隆重。
新任總統蔣經國先生,在宣誓後致詞,他說,現在的時代,是面臨榮與辱、自由與奴役的強烈戰鬥時代,而不是個人主義的時代;是人人貢獻智慧、精力的時代,也是大家同享成果的時代。
他向全國人民呼籲,今日的時代,是國民的時代,國事的參與人人有份,也人人有責。政府的施為,要將道義真理放在一切之上,將大眾的利益擺在小我之前。因此,全體公職人員應把一切觀念和作為,都建立在對國家、民族和全體同胞的責任感上面。希望所有的同胞,也有心將智慧、能力和德性都貢獻於社會國家,從而樹立一個純良公義的開放社會和進步的民主政治。
蔣總統又說,今後我們復國建國共同的行動和方向,就是要充實國家力量,增進國民生活,擴大憲政功能,確立廉能政治,以徹底實踐三民主義,光復大陸國土。
蔣總統進一步加以闡釋,他說,今天的反共復國大業,就是三民主義國民革命道統的堅持,民族精神的激揚,與革命事業的延續貫徹。中華民國堅守民主陣容,確立反共立場,是絕對不會改變的。我們和共匪敵人也絕對不談判、不妥協。而我們對於國際政治的基本態度和政策,乃是要在反共復國的前提之下,加強對自由國家友好的道義關係,全力盡我們應盡的義務責任。
最後,蔣總統又指出,在國民革命脈絡延續一貫的今天,我們面臨了新時代和新環境的嚴格考驗。但是,時代和環境對於我們所呈現的考驗,仍不在於外在形勢的順逆,而在於我們自己的決心、信念、認識與作為。
革命救國的壯舉,不是用鮮花紮成的牌樓,而是用血汗凝聚的長城!蔣總統昭示全體國人,所謂血汗,是大家為群體利益而放棄小我私利的犧牲精神;而長城,也就是我們和衷共濟、精誠團結的無比的力量。
當就職典禮結束後,蔣總統與謝副總統步出了國父紀念館的正門,廣場上隨即湧起了如雷的掌聲與歡呼聲。鞭炮聲、鼓樂聲和合唱的歌聲,也環繞在四周,形成壯觀而感人的場面。
蔣總統隨即步下了台階,走進歡呼的人群之中,他揮著手、微笑著向大家致意。大家都伸出手來,搶著與他握手,握到了之後,又久久捨不得放鬆。這時,「中華民國萬歲」「三民主義萬歲」的歡呼聲再度響起。
蔣總統在人群中走動,含笑答禮,他不時的說:謝謝大家,謝謝大家。副總統謝東閔先生與蔣總統走在一起,也與群眾握手,接受大家同時對他發出的虔誠的歡呼與敬賀。
蔣總統在人群的圍繞中,走到了國父紀念館的大門口,登上座車。座車緩緩開行時,很多人仍圍在蔣總統的座車旁,隨著車子跑了很長的一段路,才依依不捨地慢慢散開。
一路上也都是人潮,大家揮舞著國旗,並以雄壯的樂聲、翩翩的舞蹈,來表達心中的擁戴與興奮。舞龍、舞獅和化裝遊行的隊伍,更憑添了喜樂的氣氛。
接著,蔣總統與謝副總統前往總統府大禮堂,接受文武官員的道賀。參加的官員,包括中央與地方首長、民意代表、政黨人士等四百餘人。
全國各界向新任總統、副總統的致敬典禮,則於下午二時在總統府介壽堂舉行。由秘書長蔣彥士代表接受致敬書。
中華民國全國各界代表團團長孔德成、台灣省及臺北市各界代表致敬團團長蔡鴻文與林挺生,分別代表宣讀了致敬書。他們代表全體國人矢志忠誠,在新任總統的領導下,致力建設,厚植國力,莊敬自強,力圖實現三民主義,復興中華民國。
全國各界前往致敬的代表團包括有:蒙古、西藏同胞、農漁民、勞工、各宗教組織、教育界、新聞界、體育界、影劇界、工商界、榮民、青年學生、反共義士、觀光業、後備軍人以及僑胞代表等。
從全球各地專程回國慶賀新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的共有四百零二個僑團,總人數一萬餘人,來自全球各地五十三個國家與地區。他們帶回了海外二千三百萬華僑的赤忱,表示了他們對祖國的熱烈支援,與對新總統的衷心擁戴。同時,這也再一次地向全世界人士說明了:中國人只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是他們唯一合法的政府。
蔣總統對於僑胞們熱愛祖國的一片衷誠,代表國人表示感謝之意,並且說:僑胞們帶回了一份最好的禮物,就是一條心。今天我們海內海外一條心,反共復國一條心,解救大陸同胞一條心。而這四海一心,就正是中華民國復興強盛的信念與保證。
古人說:創業維艱,守成亦屬不易。先總統蔣公則說:中興比創業更難。今天的情勢,我們必須從創造中求變化,從開拓中求出路,從安定中求進步,從冒險中求成功。一切的一切,都要逆流而上,自強不息。
新任總統蔣經國先生,身肩著繼承國民革命道統,領導全民中興復國的歷史任務。蔣總統獻身革命已數十年,他的志節、修養、智慧與識見,勇氣與魄力,都是經過時代的冶煉與考驗的;對於革命事業的要求與時代的需要,國家的發展與人民的意志,也都有切身、深入的認識與把握。
以對領導中心的絕對信賴,全國人民都自勵自勉,要以自尊、自信、自強不息的精神,響應政府的施政,共體時艱,奮發戮力,從事不屈不撓的奮鬥,抗拒任何逆流的衝擊。
五月廿八日,星期天,距離就職典禮不過八天,蔣總統從臺北遠赴高雄縣六龜鄉訪問。他的主要目的,是探望六龜鄉東溪育幼院的孩子們。
蔣總統特別關懷院中一個名叫楊恩典的小女孩。楊恩典今年四歲半,她因為出生時即沒有雙臂,被狠心的父母遺棄了。楊恩典雖然身體有缺陷,但是容貌秀麗,也很聰明伶俐。
一年以前,蔣總統前往該院訪問時,發現了這個小女孩,對她產生了無比的憐愛之情,立即囑人給楊恩典裝上義肢,希望能使她過正常孩子的生活。
小小的楊恩典已能感應蔣總統的關懷,她一直記著這位仁慈的公公。院中的保母對蔣總統說,一年來,每逢她在電視上看到蔣總統出現,都會跑到電視面前,手指著說「這是我的蔣院長,你們看,這是我的蔣院長。」
「她的」蔣院長,現在是我們的新總統了,心中也一直記掛著不幸而可愛的小恩典。恩典不太明白為什麼大家都已改口稱「她的」蔣院長為蔣總統了?但是,她懂得他慈祥溫暖的笑容,與那笑容中所蘊藏的殷殷關愛之情。
小恩典自動走近蔣總統,蔣總統抱起她,問她近來好不好?乖不乖?恩典怯生生地笑著點頭。她還親了蔣總統的面頰。大家替他們拍照留念。
這就是我們的新總統,仁民愛物,關懷大眾。他總是利用每一個機會風塵僕僕地東奔西跑,去接近大家,去瞭解大家,並且幫助大家解決問題。他苦民之苦,也樂民之樂,他使我們自然而然地從心底裡產生愛戴與擁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