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張成績單「六十分」
首先是由電信局三天內裝好四十條線路,供「一六八」高速公路路況專線使用;台一號、台三號省道做全網路的配合,讓駕駛人根據路上的電腦指示幕,遇擁擠路段時可以改走省道:假期中,收費站停止收費,以加速車輛的流動;巡邏車加強巡邏,發生事故及時處理……。
結果,三天中「一六八」接到了十九萬通電話,駕駛人藉此瞭解路況及知所趨避;有車禍發生,也由於因應得快,迅速將現場清除,使堵塞情形減少。假期中,郭部長親自三上高速公路,開了部小轎車,夾在車陣中計算車行速度。
總體來說,端節交通雖未能全線暢通,但是比起清明節的「瘋狂」大塞車,情況要好得多。輿論給郭部長的第一張成績單是:及格了——六十分。
郭南宏今年五十一歲,台灣省台南市人,台灣大學電機系畢業,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碩士,西北大學電機博士,並曾在加拿大曼尼托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回國後,除了在交大任教,並先後擔任教育部技職司司長、高雄工專校長、交大工學院院長、交大校長等職。
他的個性率直、不服輸,對事情都要追根究柢、弄個清楚。他形容自己是「一向早睡早起,服裝土氣」的鄉下人;交大一位教授則在描述他時說:「如果沒有十足的理由,他不會接受你的意見」。
今年初,清大、交大一年一度的「梅竹賽」,清大指交大學生用沖天炮攻擊他們,要求交大師生「正式道歉」;郭校長公開表示無從道歉起。一來過去他也曾在「梅竹賽」中被當做開玩笑的對象,而他卻一笑置之;所以如果只是言語互鬥或雙方沖天炮拋來擲去,大家應從中學習到「被幽默與被開玩笑」的君子雅量;但如果真有交大學生「蓄意」攻擊清大學生,當查明後予以適當處分,而非道歉了事。
計程車使用無線電?
剛到交通部的一、二天,由於有新舊任部長交接儀式,歡送、歡迎茶會,交部所屬單位主管、各路記者齊集,座車橫七豎八停在交通部門前。郭南宏知道此事後,表示要對交部門前的違規狀況做瞭解,「不違規必須從交通部要求起」,他說。
自己也是駕駛人的郭南宏,過去就常有機會上高速公路,親身體驗過塞車之苦。接掌交通部後,他認為道路問題是最迫切要改善的大事之一。
不獨我國,在每個急速成長的開發中國家,交通都是令人頭疼的問題;交通部長面對的也都是燙手山芋。
而且,「台灣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一,地形上又有三分之二是山區,平原只佔三分之一,運輸自然更不容易做好,交通系統的規畫格外重要」,郭南宏認為。
尤其在快速發展的都市,人口大量集中,汽車數量劇增,道路系統規畫時若未能準確預估人口成長率,居民很快就面對「行不得也」的困境。
根據財團法人民意調查文教基金會於七十六年一月四日公佈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對於政府施政的評價,民眾認為最不滿意的即是交通。
新官上任,大家總期望郭部長能燒出三把火。對於外界的期望,郭南宏是否會感到特別的壓力?「這不光是對我,應該是對每位新上任的部會首長都會有同樣的期望吧!」郭南宏認為,壓力會有,但他做事的態度不會因在不同單位而有改變,還是在職一天就努力一天。
交通業務的錯綜複雜,幾乎每一任部長都深有同感。郭南宏上任三個月來,發覺在工程建設方面,固然要面臨到擬定路線、徵收土地……等各方面的問題,但是制度上的改革,因牽涉到利益團體,人的因素比較多,做起來更難。
「但是,再難都得做!」他認為,制度方面,許多凍結的問題,已經到了弊病叢生的階段。對於開放計程車牌照、遊覽車牌照、旅行社執照,以及高速公路開放民營等敏感問題,都決心要全面研議開放。
他還決心開放計程車使用無線電。
「長期在外的觀察,我發覺依地點不同,街上平均每十部車子,就有三至六部是計程車,而其中又有許多是空車在路上繞,這是世界少有的現象,如此交通又怎能不堵塞?」郭部長表示,未來透過無線電叫車,減少空計程車在馬路上打轉的情形,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要讓機車逐漸消失
與計程車並稱為兩大「都市交通毒瘤」的機車,也是國內特有的問題。「機車只有兩個輪子,平衡較難,速度一快,轉個彎就容易傾倒,而且是『人包鐵』,稍有差池就頭破血流,噪音、油煙汙染也是極大的問題」,郭部長說:「所以我一再強調機車不適合當交通工具,但由於我們的環境較特殊,汽車交通擠、停車位難求,公共運輸系統不夠方便,比較起來機車反倒便利,所以短時間不太可能被取代。」
「現在有兩個因應的作法,第一是捷運系統要完成,其次為劃定機車禁行區域」,他解釋說,便利的捷運系統可以吸引一些機車騎士;限制機車行駛的區域,機車的用處小了,騎車的人自會減少。「我個人的想法,就是靠時間、靠制度,逐步來讓它減少」,郭南宏說。
從學界到政界,有很多人關心自喻為「鄉下人進城」的郭南宏能否適應。他很達觀地表示:「同樣是做事嘛!」不過他承認,交通業務牽涉的單位很多,溝通、協調上,需要多費點心。
目前,他白天的時間多用來接見客人、開會、和同事討論問題;公文通常帶回家批,每天工作幾乎都在十個小時以上;每週三、周六晚上則定期打球。這般忙碌,還能保持良好的精神,他認為是平日運動培養出來的體力與耐力所賜。
他從學生時代就喜歡運動,尤愛打籃球與網球。在交大的時候,他常一身短褲、運動衫、球鞋,與學生、教職員在球場上擠拉推撞。新鮮人剛進交大,看到這樣的「場面」,往往不相信球場上那位戰得滿身大汗、渾身是泥的中年人,竟是「郭校長」。
談不完的,還是多做事
到交通部以後,郭南宏還是一秉過去在學校的作風。「我比較不喜歡用『致辭』的方式與同事接近,而喜歡直接參與」,他表示,例如座談、聚餐、面對面研究問題,直接與同事討論的機會,他都會儘量爭取。「部長若只是坐在辦公室批公事,必然會與現況脫節」,郭南宏認真地表示,「還是直接討論,比較容易深入。」
提到未來工作的理想,郭南宏輕鬆地表示:「我是學工程的,所以沒有什麼理想!」
對於這句「驚人之語」,他接著補充,「在我看來,想出來的辦法可行,且能發揮預期效果最重要;在工程堶情A要提理想或完美都很難,總要以解決問題為主。」
採訪結束,部長逕自回到辦公桌,笑咪咪地向訪者說:「談不完的,還是多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