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一波資訊革命將在何處萌發? 」在公元二千年世界資訊科技大會的會後記者會上,主辦單位世界資訊科技與服務業聯盟總裁哈里斯•米勒如此表示:「有人說在矽谷,有人說在東京,但在這三天會期內,我卻目睹它在台北、在我們的眼前發生!」
六月中旬在台北舉辦的這場盛會,全球科技巨星匯集,就大會主題──《善用資訊,打造美好新世界》(IT for a Better World)描繪新科技時代的願景。到底,人類是否即將進入科幻片中的未來世界?對整體人類究竟是福是禍?台灣又可能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透過這次大會,以及其中閃現的智慧,每位現代人都應該細細思量。
想像一下,分秒必爭的上班時刻,為了排隊買票而錯過一班捷運,豈不令人跳腳?如果有一天,當你一跨進車廂,車廂智慧系統立即從你手上的腕錶查知你的身份,並自動將車資從你銀行帳戶內扣除,該有多好?

春天,枯木上最常出現一對對愛情鳥,站在高處的紅嘴黑鵯體貼地為另一半「佈哨」,好讓牠放心享用大餐。(下圖)夏天,中杜鵑一來,「布布!布布!」的叫聲迴響山谷。(右圖)猛禽則利用枯木的良好視野獵捕小動物, 圖中大冠鷲是台灣最大型的鳥類之一。(陳之心攝)(陳之心攝)
網網相連,物物有智慧
還有,在英文課堂上,老師只要說「開機!」學生們就拿出巴掌大的網路通信設備,嘰嘰呱呱地和遠在美國的孩子交談起來;英文程度不好的,可以藉螢幕上對方的表情手勢猜知一二,再不然,還有即時語音翻譯系統可以救急。語言即生活,溝通無障礙,「地球村」的理想似乎已在眼前。
又可能,旅遊途中,你突然想起家裡的門窗好像沒關好,悠閒的心情一下子沈重起來。別擔心,打開手機點一下,洞開的窗戶顯示在螢幕上;再點一下,窗戶隨即關上,不管暴風雷雨,都不必擔心家具被打濕。
而在陌生的外地旅途,怕發生意外嗎?手機中的「全球定位系統」保證你不會迷路,隨手機e-mail發出的電子地圖可以讓親友知道你身在何處;精心製作的當地3D街道圖,更讓你輕易找到附近的空計程車,只消在手機上點一下,接到訊息的司機先生就會在五分鐘內把車開到。
「新網路時代,不管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用任何連網工具,人們都可以在網路上相互連結,」美國惠普科技公司的美麗女總裁卡莉•菲奧莉娜如此預言:「同時,每一項尋常物件都將具有智慧,也將彼此互相連結。」資訊新世界,就在這樣一個無所不包、無所遁形的網路架構裡孕育著。
以往,資訊科技只是靜態的資料提供工具,人們上網瀏覽、下載資料;現在,資訊科技具備了雙向交易及溝通的功能,電子商務大大降低了各種企業活動的成本。而未來呢,當一切事物都在網路上連結,資訊科技將全面介入人類的生活──個人資料在某種程度上被納入一個個政府的、或是私人的資料庫,受到這些資料庫管理者的監控處置;同時,每個人也都可以建立一個小小的私人網路,把自己的一切納入其中,方便控管。

2.美國惠普科技公司總裁卡莉.菲奧莉娜。
網路時代的新生兒
這些聽起來像是科技神話嗎?美國IBM公司網路科技副總裁約翰•派屈克指出,沒錯,和這些想像中的願景比起來,我們才剛起步,「只走了百分之三,」不過在科技的十倍速發展下,網路新世紀將很快叩關來臨。
派屈克舉例,現在絕大部分的上網動作都要透過笨重的個人電腦或筆記型電腦,還要等撥通了電話線後才能進入網路世界。未來各種聯網平台及無線上網的設備普及後,電視、無線通信(WAP)手機、個人數位助理機(PDA)、甚至數位手錶都可以上網,而且二十四小時保持在連線狀態,就如同現在打開電視就可以看節目、拿起電話就可以撥給朋友一樣。派屈克預估,未來兩年內,藉電腦上網的比例,將從現在的百分之九十八,大幅降到百分之五十以下。
展望未來,隨著DSL等寬頻技術越來越成熟,大量的影音資訊可以超高速在光纖中傳送,加上無線通信網的鋪設越來越普遍,「超碼技術」則可以擷取網路上的重要資訊,將它濃縮顯現在手機螢幕等小型聯網機器上;近兩年新出現的LINUX開放式自由軟體,更可以讓各種平台輕易連接在一起。寬頻、無線通信、超碼、開放架構……,種種關鍵科技匯聚下,不出幾年,科技神話將一一實現。
全球手機市場霸主、瑞典易利信總裁克特•赫斯壯也預言,未來三年內,全球的手機族將從目前的五億人口增長一倍,無線通信也將超越「固網」(固定網路),成為主流。換句話說,「後PC時代,網路將行動化,資訊也將跟著人的腳步移動,」赫斯壯表示。
今年三月,紐西蘭證券交易所已開辦亞洲首創的WAP手機或PDA下單服務,投資者在PDA上觀看即時的股票成交價格後,可以隨手下單,不必再和業務員打交道,不僅快捷方便,券商的交易成本更因此大幅下降。
芬蘭「赫爾辛基二千年計畫」發起人、打造赫爾辛基成為虛擬城市的林都立也指出,目前芬蘭已有多家公司著手進行各式聯網家用品的開發,像是LONIX研發出可以連接在手機或網路上的電燈泡,供外出的屋主隨時遙控使喚。可以遙控並顯示存貨的電冰箱及空氣清淨機、冷氣機等資訊家電,也都是未來的熱門商品。
「在人煙稀少而人手一支行動電話的芬蘭鄉鎮,具有感應裝置的智慧型路燈一旦偵測不到手機電波,就會自動熄滅,可以大大節省電費,」除了電線桿,林都立的資訊新世界成員還包含了各種野生動物:「以後村民經過野熊出沒的山村也不用害怕,因為野熊都掛上了追蹤器,只要牠們靠近,手機自然會發出警訊,通知主人走避。」

中杜鵑一來,「布布!布布!」的叫聲迴響山谷。(郭智勇)
即時感受,即時回應
資訊新世界的應用可以無限寬廣,令人驚嘆,而它背後的驅力,則是一個打破傳統、顛覆過去的全新價值觀與經濟運作模式。
在第一場演講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管理與經濟學教授梭羅就點出新經濟中「知識即財富」的特性。他指出,在農業時代,廣袤而肥沃的土地是財富的來源;在工業時代,擁有油田或是重型機器設備的資本家,可以輕易創造財富。可是今天,富可敵國的矽谷新貴如蓋茲,既不靠油田也不靠機器,他的財富從哪裡來?靠的就是一大群有知識、有創意的優質員工。
「全球前百大企業中,九十家是美商,其中一半是一九六五年以後創立的新公司,」梭羅分析,新經濟時代,美國勇於冒險創新、不甘於固守傳統,也不鄙視失敗的拓荒精神得以大大發揮。而競爭的樣貌如此遽變,加州矽谷每天製造數以百計的百萬新貴,另一方面,不出五年,一半的傳統零售商卻將在電子商務的狂潮下慘遭淘汰,只有求新求變,才是唯一存活之道。
同樣的,惠普總裁菲奧莉娜也以達爾文「物競天擇」為標竿:「正如演化論所說,不是最強者生存、不是最聰明者生存,而是最適者生存。」為了適應環境,必須不斷地改變自己,「只留下最好的,其餘的都重新打造」──這正是惠普人的座右銘。
IBM派屈克則指出,以往個人電腦時代,業者總是標榜每十八個月「功能加強一倍、價格便宜一半」的循環模式,未來這種循環,可能加快到每十八天、甚至十八個小時就翻轉一次。深思熟慮、步步為營的發展策略,也將被「即時感受、即時回應」所取代。

3.美國紅帽公司董事長羅伯.楊。
人人都是製片家
十八小時一個循環,新技術、新產品一波波湧到,然而這一切只是為了創造商機嗎?與會的科技巨星都認為,資訊科技有能力、也應該要為更高的目標服務。
芬蘭的林都立指出,在網路時代,每個人將可更自由、更獨立。例如許多人都呼籲要充實網路的內容,然而他認為,人類的發表慾遠超過觀摩學習別人的欲望。因此未來網路上或許會出現這樣的訊息:「明天下午六時我要更換車子的化油器,有興趣的人,請上我的個人電視頻道觀賞。」
換句話說,藉著網路為媒介,每個人不僅是觀眾、讀者、學生,也可以搖身變成製片家、作家、老師,沒有層級劃分、無須階級對立,人人都可以平等的貢獻所長,相互學習。
大力倡導網路自由化、減少政府干預的美國維吉尼亞州州長吉爾摩則從個人與政府的關係,來詮釋網路世紀即將開啟的無障礙地球村。他指出,以往每個人都隸屬於某個國家、政府,必須遵守這個政府的法令規章。然而網路無國界,讓個人得以擺脫政府的控制。他認為維持網路的自由開放是件好事,政府應樂觀其成,切勿妄加染指。最近部分歐盟國家為了對網上交易課徵加值稅,竟異想天開地希望公民交出自己的上網密碼以供查驗,被視為是大開倒車、侵犯人權。
未來,每位市民都可以寫信到市長的電子信箱中,「層層的官僚藩籬不再存在,」吉爾摩指出。市民如果搬家了,只須在網路上填一次表格,所有的相關機構,不管是戶政、健保、稅務、社會福利單位等,都將自動拿到新地址,免去小老百姓奔波之苦。
英國小型企業及電子商務次長派翠西亞.惠特更提出一個「電子政府」新願景:報稅時,政府將自動計算好繳稅資料,請納稅人過目核對;生病時上網掛號,網路會做病情判讀,建議你該看哪一科大夫,並根據你的所在位置,告訴你最近、最好的醫療資源在哪裡,既減輕病人痛苦,也降低醫療成本。
以打造「網路新都」為目標的台北市長馬英九,和身兼新加坡交通及資訊科技部與貿易及工業部政務次長的林瑞生,則不約而同地指出,作為一個地狹人稠、交通超載的都市擘劃者,希望市民們能「多上網路,少用馬路」。林瑞生還指出,在不受實體拘限的虛擬網路裡,小國寡民、沒有天然資源的新加坡,只要致力於優質人力的培養和招徠,也可以大有發展。

紅嘴黑鵯:烏黑發亮的身體,配上鮮紅的嘴巴與腳爪,台灣特有亞種的紅嘴黑鵯,體長二十四公分,分佈在全省中低海拔山坡林地與平原交界處。在原住民的神話故事裡,相傳上古時代紅嘴黑鵯曾為布農族祖先渡過洪水至玉山取火,因此被火燻黑了身體,燙紅了嘴巴與雙腳。紅嘴黑鵯也因此成為布農族眼中具有占卜能力的鳥類。(郭智勇)
誰需要那麼多資訊?
網路新世界全是光明美好的嗎?與會科技新貴本身也提出反省與預警。美國EDS資深副總裁紐思中就以《別讓科技侵蝕人性》為題,表達他對目前「為科技而科技」的憂心。
紐思中指出,科技誠然美好,問題是,「人類真能及時學到如何去駕馭資訊科技的可怕威力,而不會遭到反噬嗎?」資訊、通信,標舉全世界溝通無障礙,然而透過科技的溝通,真能取代面對面的微笑握手嗎?
紐思中以最近美國賓州大學一項研究為例,百分之六十四的受訪家長認為,沈溺網路會導致孩子孤僻,百分之四十二認為網路可能造成孩子的反社會行為。越來越多孩子靠著即時傳訊、網路聊天室或電子郵件和別人交談,但缺乏人身接觸的結果,是加深了孩子的孤獨感與疏離感。
不光是孩子,許多科技人都和紐思中一樣,習慣隨手發出e-mail給同事,而不再像以前那樣,緩步走過辦公室長廊去串串門子、閒話家常。同樣的,一天到晚關進房間、掛在網上,儘管認識了外面的新天地,卻冷落了身邊至親的人。紐思中質疑,未來在兒孫心中,從來沒有時間好好聚聚的爺爺,會不會化約成一個沒有音容笑貌、缺乏悲喜感情的電子郵件地址?
對於目前「數位生態」的嚴重失衡,紐思中尤其憂心忡忡。他形容,目前的世界似乎朝向兩極化發展,一端是被資訊狂潮淹沒、有著嚴重資訊焦慮的科技世界人類;另一端數以十億計的貧窮國家人民,則陷於嚴重的資訊缺乏狀態,過猶不及,兩者的困惑其實不相上下。
「資訊、資訊,到處有,卻不能幫助我思考!」紐思中觀察,現在人們晚上在家開機工作的時間延長了,上班時數卻沒有相對減少;原本有助於提高溝通效率和生產力的電子郵件,現在被滿天飛舞的垃圾郵件弄得動彈不得,心煩意亂。資訊無涯,但別忘了人類的心力、時間有限,我們真的需要吸收這麼多訊息、做這麼多管理監控、從事這麼激烈而永無休止的競爭嗎?
事實上,就在大會堂內冠蓋雲華、各國大師彩繪美麗網路新世紀的同時,一群舉著抗議標語的失業勞工正在下著大雨的會場外高呼「新經濟、新失業」、「抗議科技霸權」。科技許下的世外桃源尚未實現,被新經濟淘汰的勞工已實際面臨生活困境。

4.一九九九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孟岱爾。(林格立)
把科技貢獻給最需要的人
對此,惠普總裁菲奧莉娜表示,唯有教育才能跨越「數位鴻溝」,不讓任何人被排拒在外。為此,惠普近年來大力推展「e─融入」計畫,二十年來已投入十億美元協助各國發展網路教育,希望能將新經濟帶來的震盪危機減到最低。
美國維吉尼亞州州長吉爾摩也表示,比起苦於資訊爆炸的網路族,那些最沒有知識、資訊最匱乏的人,才是網路科技最應該照顧的。維吉尼亞州的許多城市已在政府機構所在地、社區中心或圖書館等公共場所設置「資訊站」,讓買不起資訊設備的民眾來此免費上網,公平享用科技所帶來的各種資訊及知識。
IBM派屈克也形容:未來第三世界的工廠裡,三三兩兩的藍領工人會趁休息時,逛到廠區資訊站前瀏覽最新消息,或是收發免費的電子信,「抽煙時間」將被「上網時間」取代。
懷著同樣「溝通無礙、資訊共享」的信念,易利信總裁赫斯壯表示,未來可以輕易架設的行動電信網路更普及後,落後國家可以克服電力匱乏的障礙,讓叢林、海濱的居民都能接受資訊科技的洗禮。
事實上,許多業者早已利用最新科技來減輕人類面臨天災人禍時的痛苦,例如在科索伏戰爭、土耳其大地震及越南洪災中,當地的易利信員工和紅十字人員聯袂趕往災區現場,以無線通信協助救災,而美國思科系統公司則在當地架設網路及網站,協助失散的親友團聚。
菲奧莉娜更肯定地表示,善用新科技,絕對可以帶給人類福祉。她以惠普參與的慈善聯盟為例,經由網路連線做搜尋、媒合,成千成百噸的過量食品才得以快速有效地分送到有需要的地方,解決了貧民的飢餓問題。

筒鳥 筒鳥屬於杜鵑科,又稱為「中杜鵑」,由於牠們的叫聲像是吹竹筒,因此又被稱為「筒鳥」。當台灣森林出現牠們「布布!布布!」的叫聲,夏天也就不遠了。 筒鳥是典型的夏候鳥,每年四、五月從菲律賓北上台灣避暑,並在此繁殖,但牠們不自己築巢,而把卵生在其他鳥的巢裡,讓其他鳥媽媽代為孵化,這種撿便宜的「托卵行為」,至今仍是生物界亟待解開的謎題。(郭智勇)
石中劍的魔力
最能彰顯《IT for a Better World》大會主題的,應當是最後一場貴賓演講──美國「微笑任務組織」創辦人威廉•瑪基。微笑任務組織是一個慈善醫療組織,協助全球許多國家、五萬多名裂顎唇兒童修補缺陷,讓他們得以展現笑容。
在以「資訊科技改變世界容貌」為題的演講中,瑪基醫師娓娓道來他與科技結緣的經過,靠著先進遠距醫療及顯微技術,靠著業界豐厚的財力、人脈,他發現現代科技真能讓他的人道援助更成功、更有力量。瑪基醫師希望科技人都能把人道關懷納入思考架構裡:「邏輯無法改變世界,感情才能」、「知識沒有心,光靠知識不能存活」,瑪基用圓桌武士「石中劍」的故事做比喻,希望擁有「科技」這把利器的人,能善用它為社會的正義與福祉服務。
三天的資訊大會已經落幕,巨星們早已奔向世界各地繼續宣揚他們的科技夢,然而這些美麗遠景、以及伴隨而來的陰影質疑,卻仍在許多人心中迴盪不已。新世代即將排山倒海狂捲而來,改變世界的競爭規則,改變人類的視野,也改變每個人的生活,我們必須深入瞭解、隨時反省。
「畢竟,一切科技都是為了增進人們的幸福而存在,」菲奧莉娜的話,可以做為一個結語。

猛禽則利用枯木的良好視野獵捕小動物, 圖中大冠鷲是台灣最大型的鳥類之一。(郭智勇)

5.瑞典易利信公司總裁克特.赫斯壯。

6.美國思科系統公司總裁約翰.錢伯斯。(林格立)

大冠鷲: 大冠鷲身披褐色羽毛,間雜白色斑點,像大地上飛滿雪球。牠們體長超過七十公分,雙翼展開超過四尺,飛行姿勢從容優雅,是台灣最大型的鳥類之一,但個性頗為溫和,有時竟被個性兇猛的小鳥追趕。 被列入保育名單的大冠鷲是台灣特有亞種,多出現在中低海拔山區闊葉林地帶,都市近郊偶而可以看到牠們在天空盤旋,四處搜尋蛇類的蹤影,由於最愛吃蛇,又被稱為「蛇鷹」。(郭智勇)

7.芬蘭赫爾辛基計畫發起人林都立。(林格立)

攀木蜥蜴、青蛇、盤古蟾蜍、鍬形蟲(左頁由上至下),森林裡多樣的動物是猛禽的最愛,枯木上也就常有鳳頭蒼鷹(上圖、陳之心攝)、松雀鷹(下圖)駐足流連。(郭智勇)

青蛇。(郭智勇)

8.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梭羅。

9.新加坡交通與資訊/貿易與工業部政務次長林瑞生。(林格立)

盤古蟾蜍。(郭智勇)

鍬形蟲。(郭智勇)

10.美國IBM公司網路科技副總裁約翰.派屈克。(林格立)

11.英國小型企業及電子商務次長派翠西亞.惠特。

鳳頭蒼鷹。(郭智勇)

松雀鷹。(郭智勇)

12.美國微笑任務組織創辦人威廉.瑪基(大會提供)(大會提供)

鳳頭蒼鷹 鳳頭蒼鷹為中型猛禽,體長四十多公分,除捕食鳥類與爬蟲、兩棲類動物,牠們也獵食環頸雉、赤腹松鼠等體型比牠們大的獵物。 鳳頭蒼鷹尾羽寬闊,飛行技巧高桿,在林層上穿飛時,身形靈活,可以急速轉彎,賞鳥人形容牠們像「F-16」戰鬥機。牠們的領域性極強,在空中盤旋時會將雙翅下壓成倒V字型,並抖動飛羽末端,作為護衛領域的警示。(郭智勇)

13.台北市長馬英九。(林格立)

14.本屆大會主席殷允中在開幕典禮致詞。(林格立)

松雀鷹: 松雀鷹是最小型的猛禽,只有三十公分大小,雌鳥體型比雄鳥略大,在森林中,不時可以聽到牠們「救救救……」的叫聲。牠們常安靜的站立在樹梢隱蔽處,靜候小鳥飛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捕捉,然後飽餐一頓。 除了部分定居於寶島的松雀鷹屬於台灣特有亞種;秋季時,亞洲北方也有大批松雀鷹南下,過境恆春半島。(郭智勇)

今年剛落幕的台北國際電腦展,參觀人數超過七萬人次,創下歷年新高,而世界資訊科技大會在台北風光揭幕,背後的支柱正是台灣超強的資訊產業實力。(林格立)

小啄木鳥以利嘴對著枯樹猛敲一陣,換來一頓飽食。(陳之心攝)(陳之心攝)

小啄木 身長二十公分左右的小啄木鳥活動於中低海拔森林中,牠們的飛行姿勢像波浪一般,也常螺旋式往樹幹上攀爬,發出尖銳單調的「嗶、嗶、嗶」聲。 小啄木鳥的嘴巴堅硬而銳利,除以嘴巴鑿樹洞為家,牠們也將尾巴抵住樹幹,再以尖嘴快速敲打樹皮,啄食樹中的昆蟲。(郭智勇)

拍鳥人天未亮就來守著枯木,鳥友們聚在一起,更是「鳥話」不停。(薛繼光攝)(薛繼光攝)

鮮豔的綠鳩為枯木增添色彩(上,陳之心攝);巨嘴鴉則吃相難看地大嚼盤古蟾蜍(右頁)。(郭智勇)

綠鳩 綠鳩像不像染了色的鴿子?牠們與鴿子同屬鳩鴿科?「身材」比鴿子大,有一尺長。有別於人煙所至處處可見的鴿子﹐綠鳩是台灣特有亞種,已被列入保育名單。 橙綠色的臉頰、前胸,橄欖綠的覆羽,灰綠的尾羽,綠鳩綠的頗有層次之美。在台灣中低海拔闊葉林裡,牠們「鳴-哇鳴、鳴-哇鳴」的鳴聲,與外型一樣惹人注目。(郭智勇)

巨嘴鴉則吃相難看地大嚼盤古蟾蜍。(郭智勇)

巨嘴鴉 從台灣丘陵地區到高山,都可以看到身長五十幾公分的巨嘴鴉,成群的停棲在視野廣闊的樹林地帶,發出粗嘎的「啊!啊!」巨聲。鴉科鳥類的適應力頗強,與人類關係也比較密切,如今在山區,常常可以看到雜食性的巨嘴鴉,在遊客製造的垃圾堆中「尋寶」,彷彿已成為山區垃圾污染的指標。(郭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