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民間美術中,有一項台語稱之為「𫃎糬灰」的工藝,於今難得一見;但光聽這特別的稱呼,已讓人覺得好奇了。
𫃎糬灰,其實是泥塑的一種,通常為古裝人物造型,表面看來像交趾陶,而且與交趾陶一樣,安置在廟宇等建築上當裝飾。
所謂𫃎糬灰,只是用煮熟的糯米調石灰,便可做為類似黏土的捏塑材料了,而且等乾後又可上彩。由於捏塑時,材料黏稠有如食品_糬,故以名之;它不同於交趾陶者,在於不上釉,更不必入窯燒製,所以在製作條件上,𫃎糬灰比起交趾陶,甚至另一種台灣廟宇常見的「剪黏」裝飾,是較為簡陋的。但由於糯米與石灰的結合,既具黏性及可塑性,石灰又有防腐及乾後凝固的特點,比起一般的泥土,有其優秀的存在條件。
此外,𫃎糬灰製作方式簡單,材料取得容易,又合乎經濟原則,所以對一個窮地方的窮廟宇來說,它已提供了起碼可以滿足美術裝飾的可能了。換句話說,在沒有能力製作豪華的交趾陶時,𫃎糬灰也算差強人意了。
而今,生活富裕,物質豐厚,克難的𫃎糬灰自然走上淘汰一途,一座座新建或翻修的廟宇如雨後春筍,身上的裝飾也比以前更華麗,彷彿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貴婦;而𫃎糬灰則有如未施胭脂的村姑,羞澀地退居一旁。
當然,𫃎糬灰本有其物質條件上的缺點,諸如日久鬆脆易碎,或因廟宇翻修時慘遭毀棄,就是它無法保存下來的原因。但也因為如此,它更顯得彌足珍貴,尤其就民俗藝術文化標本保存的意義上,_價值的,它說明瞭台灣歷史發展中,曾經有過糬灰是有其的一段篳路藍縷的拓墾過程,克難的𫃎糬灰成為時代的見證,也代表了民間百姓的生活感情。
其次把𫃎糬灰跟目前還流行的「捏麵人」作一比較,也很有趣。兩者捏塑方式一模一樣,而捏麵人源起於民間拜拜的供品,接著演變成童玩;同時起初是可以食用的,後來脫離了食用目的,加以防腐的化學材料,變成僅供把玩乃至可以持久的裝飾品,其間竟有著一連串的轉型運用的發展歷程。
同樣地,𫃎糬灰也具備其他材料所無法取代的特殊質感,與由材料特性所發揮出來的造型美感,是否也能像捏麵人一樣,在它已失去建築裝飾的功能時,可以把它轉變為純供賞玩的玩偶呢?如此,也才是保存此項傳統技藝於不墜的途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