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初訪西雅圖的朋友,華盛頓州長駱家輝總會建議他們一定要參觀「體驗音樂中心」,因為這處名列西雅圖三大觀光熱點的所在,也是他在兩任州長任內引以為榮的政績之一。如果我們可以用「激越宏亮」這個形容聲音的辭彙,來描述一座建築物的話,微軟公司創辦人之一的保羅•艾倫所捐建的「體驗音樂中心」,無疑是最好的見證。這座建築物的鋼鐵外牆好似嚎嘯一般地奮力刺向西雅圖市的天際線,綻散出金、銀與粉紅色虹彩般迷人的吸引力。建築大師法蘭克•蓋芮的這件作品,的確可以和他在西班牙畢爾包市知名的「古根漢博物館」比美。帶著當地人所熟悉的微笑,駱家輝州長問我,「你平常玩哪一種樂器?」「一定要去那兒走一遭,保證你會愛上它!」
駱家輝的這個建議,顯示他對自己土生土長的西雅圖市信心十足。有趣的是,這位蟬聯第二任的華盛頓州州長,在很多方面卻與這座新潮的音樂中心風格大異其趣。他周身煥發著一種謙和而不拘謹的友善風采,猶如鄰家長輩般親切,一時間讓人很難將他與其所扮演的這個重要而又極富象徵意義的角色聯繫在一起: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也是迄今全美五十州中惟一的華裔州長。
自從二十二年前首度進軍華盛頓州議會以來,駱家輝已經樹立了一種凡事親力親為、不放過細節的行事風格;過去曾有人撰文形容他是一個「並非刻意從政,但是投入後就奮力向前的人」。因此,他每每能夠在全國性的政治活動中不斷地嶄露頭角,諸如代表民主黨就布希總統在國會發表的二○○三年國情咨文作出回應,乃至於在今年七月下旬以東道主的身份,主辦在西雅圖市召開的一年一度全國州長大會。
這三天的盛會,讓美國民眾有機會對這位亞裔中最有可能進軍白宮的政治人物有了更多瞭解。駱家輝不只關心涉及全國的嚴肅性事務,譬如促成「安博通報系統」的法制化,這是一套經由網路通報車輛牌照號碼,以協助緝拿綁架兒童罪犯的高科技實用系統。他也常參與一些輕鬆的活動,譬如在西雅圖市著名的大道市場裡充當捕手,準確地接住了魚販拋擲過來的鮭魚;在這次大會期間,他還安排州長們參訪好友微軟公司老闆蓋茲的豪華湖濱別墅。
談到州長大會,駱家輝認為,這是可供大家聚會及交換意見的最好機會,經由互相對話,彼此都獲益良多。不過,這也是他以民選首長身份所參與的最後一次重要活動。儘管在民調中的支持度仍居高不下,他已決定不再競選第三屆任期。育有兩個學齡子女的駱家輝與曾是電視記者的妻子李夢娜,很快就將迎接第三個孩子的到來,他們夫婦認為在這段時間裡應該要把生活重心放在孩子身上。當州長固然可以做很多事,但即令再做完第三任,依然會有許多未竟之事。
自從投身政壇以來,駱家輝締造了讓人欽羡的佳績,當然,他也有失算落空的記錄。根據「州政雜誌」的報導,在全國運用資訊科技最佳的前四名州裡,華盛頓州獨居鰲頭。雖然他促成波音公司在華盛頓州的工廠研製出舉世矚目的新一代7E7夢幻客機,但之前對該公司將總部遷往芝加哥卻又無可奈何。他削減百分之四十四的社會福利預算,把數十億美元的經費挹注於教育,但卻未能爭取到華盛頓州教育協會的支持,該會最近居然用「眼高手低」這種形容詞評論他的教育政策。
對華裔美人社區來說,駱家輝兩極化的行事風格也常招致反差頗大的評價。他所主導的減稅措施固然大受企業界歡迎,但同時也得罪了自由派。另一方面,他傾向自由派理念的政策,諸如支持墮胎及同性戀者結婚,卻又讓保守派恨得牙癢癢的。
不過,無論如何,駱家輝在華裔美人社區中具有獨一無二的象徵地位,則是無可置疑的。專以研究國會事務著稱的「亞太裔美國人協會」主席Clayton Fong指出,在美國本土大陸中,駱家輝這第一位出身於亞太裔的州長是個標竿性的開路先鋒,對有志成為下一個世代政治領袖的亞太裔美國人而言,他仍將繼續扮演後起者學習的典範。
駱家輝在評論布希總統的國情咨文時,這樣描述自己對移民的象徵性意義:「我的祖父大約在一個世紀前從中國移民來美,以為人幫佣維持生計。現在我成為華盛頓州的州長,我們倆人工作的地點剛好距離一英里;對駱氏家族來說,走完這一里路整整花了一百年,雖然漫長,但我想普天之下,也只有在美國才可能實現這樣的移民之旅。」
第二任州長任期雖然已漸趨尾聲,但駱家輝對這份職務的熱情卻毫未消退。他仍然是華盛頓州最佳的推銷員,談起華盛頓州的有關事務與統計數字,總是娓娓道來,如數家珍。但另一方面,他也開始規劃安排更多與家人相聚的時光。
駱家輝對自己的歷史定位處之淡然,但對繼續為華裔美人社區效力卻充滿樂觀,今後不論是在美國國內或國外,都將有他揮灑的舞台。以下便是專訪內容:
問:雖然令尊曾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效力於巴頓將軍麾下,但你的家族歷史中並無投身公職的紀錄。為什麼你會決定攻讀政治學科,最後又走上從政之路?
答:我上大學時並沒有想到要從政,倒是對都市計劃和相關領域比較有興趣。不過當時正逢美國歷史上爭取民權與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高潮,我跟朋友們經常討論時事,結果大家一致認為,如果要想改變一些不合理的現象,最好的途徑就是透過立法而非採用暴力。
問:這顯然不是一般華裔美人會選擇的典型生涯規劃,你家人當時的反應如何呢?
答:他們當然是希望我當醫生或是工程師囉(笑)。後來我選擇了唸法律,他們就又慫恿我去做一個能賺大錢的商務律師,而非參選投入政壇。不過,當我在華盛頓州國王縣做檢察官時,就已開始幫別人進行公職競選,同時也漸次的參與許多亞裔美人組織的活動。這些經驗確實讓我有了更開闊的視野,知道要怎麼樣才能改變社會,因此也產生了有朝一日要競選公職的念頭。
問:你曾訪問過台灣數次,你認為台灣這幾年來的變化如何?
答:台灣的確是個卓越不凡的國家,各方面都欣欣向榮。台灣寫下了一個成功的故事。
每次到台灣我都會去參訪一些不同的地方。我看到各處都在大興土木,港口的建設也很發達;我也到過好幾個國家公園和博物館,包括台灣南端的墾丁國家公園。
問:你曾在一九九七年訪問中國大陸並受到搖滾巨星般的接待,那樣的場面你之前預想到了嗎?
答:其實,早在上個世紀八○年代末及九○年代初我就訪問過中國大陸許多次,那已是我進入州議會之前的事。一九九七年的訪問的確讓人印象深刻,我們受到了難以置信的熱情接待。旅行的高潮是我們全家人返回祖籍廣東省鄉間的尋根之旅。在此之前,我父母不曾返鄉探親已有五十年之久了。我們造訪了家父出生的老屋,還與全村的父老鄉親合影留念。
問:在你離開州長的現職之後,是否計畫利用比較長的時間再到台灣或亞洲各國訪問?
答:這就要看今後我從事的工作而定了。我一直對美國與亞洲各國的關係極有興趣。中國大陸是個龐大的市場,而華盛頓州的許多企業可以供應很多他們需要的商品,包括藥品、高科技產品、環保產品、能源、公共工程、供水以及污水處理系統等。另一方面,中國大陸與台灣也可以供應許多美國所需要的商品。我一向認為,對兩方面都有利的雙向貿易,可以提升每一個人的生活品質。
問:台灣民眾最喜歡華盛頓州的五爪蘋果......
答:你不要忘了還有櫻桃(笑)。其實我們銷往台灣的櫻桃和酒類也在增加中。華盛頓州是美國第二大產酒州呢。當然,加州生產酒的數量最多,但華盛頓州酒的品質正在不斷提升之中,而且已在許多國際比賽中頻獲佳績。
問:在過去這一年裡,包括台灣、菲律賓以及印尼,這些亞洲國家的選舉活動,競爭都很激烈。你認為美國式的民主制度是否最適合亞洲國家?
答:每個國家的國情各有不同。比方說,一套適合法國或英國的制度,未必在美國行得通。但關鍵在於,民主是合乎每一個人需要的普世價值。就拿台灣來說吧,政黨輪替制度已經開始有效地運作了。我認為,觀點不同與政黨競爭是一件好事。但是,民主制度也需要因地制宜。
問:你是否會鼓勵自己的子女從事公職?
答:我認為民主制度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參與。當然,並不一定要出任公職,可以透過參與政黨活動,扮演義工的角色。
問:你如何教孩子認識中國文化?
答:他們都很瞭解自己在文化上的傳承。我自己與內人的父母,經常會跟孩子們講述華人的習俗與傳統。另一方面,我們又是個完全美國化的家庭。我們既吃中國菜,更喜愛漢堡之類的美式西餐。孩子們會說一些國語與廣東話。
問:你曾說,父母當年希望你成為一位醫師或工程師,似乎這也是絕大多數華裔父母的共同選擇。你會如何勸告他們應該讓子女多多投入公共服務的工作?
答:華人在參與美國建設的過程中流血流汗,對美國今天的繁榮做過很大的貢獻:我們參與修建美國第一條跨越大陸的鐵路,開墾了許多不毛之地,在海洋中打漁,也曾投入戰場,為保衛美國的自由而戰。而正是由於這些犧牲和奉獻,我們當然有權利也有義務參與國家政策的擬定。此外,管理政府其實與擔任一家大企業的執行長無異,同樣的有尊嚴,也同樣需要有人去做。
問:在任期結束前,如何評估自己在擔任州長職位時對亞裔美國人社區的長久貢獻?
答:我想,應該是我曾是一個好而著有績效的州長。身為一個好州長,我打破了人們對所謂「玻璃天花板」的迷思,讓有意角逐公職者更有信心。希望我也鼓舞了亞裔美國人,讓他們敢於追求更高的夢想。我讓他們對自己的文化引以為傲,因而敢於全力以赴。